生物反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的疗效观察
2015-10-25熊国芳新疆三甲医院康复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熊国芳(新疆三甲医院康复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生物反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的疗效观察
熊国芳
(新疆三甲医院康复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目的 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药物及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实验组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及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Bathel指数评分对比,采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DS及各指标评分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患者NDS、FMA及Bathel指数评分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结合康复训练疗法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肌电生物反馈;康复训练;脑卒中;上肢功能
脑卒中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以上肢的损伤程度较为严重,并且很难完全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针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已不再局限于运动疗法,有报道显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本文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结合康复训练疗法对脑卒中后引起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初次发病,生命体征平稳,伴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排除有严重心、肺、肝、肾等器质性疾病及其它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其中男61例、女56例;年龄39~81岁,平均年龄(54.9±4.2)岁;病程11~56天,平均病程(24.9±4.2)天;脑梗死患者89例、脑出血2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并接受综合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完成基础上行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前对患者解释仪器作用及训练方法,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将电极置于患者上肢前臂伸肌群的肌腹上,使患者通过视觉反馈直观感受来自仪器显示的肌电信号,当患者的肌电信号强度达到设定的阈值时,就会获得一次电刺激,引发一次关节运动,随着肌电信号增强,触发阈值随之提高,患者肌肉收缩加强。保证患者维持治疗1次/d,20~30 min/次,每周5次,持续4周。
1.3 评定指标
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进行评定;采用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0~66分),得分越高表明肢体运动功能越好;采用改良Ba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S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DS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NDS得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S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S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DS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6.5±2.9 22.8±1.8实验组 26.9±3.1 19.3±2.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FMA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FMA Barthel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0.3±5.1 29.2±3.7 33.2±4.7 49.7±8.5实验组 11.4±4.8 38.7±5.6* 31.8±3.5 66.2±6.9*
3 讨 论
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而且恢复较为困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治疗技术和方法被应用到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领域[2-3]。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通过肌电生物反馈仪将肌肉组织生物电活动放大,转换为可被患者感觉到的视听讯号,使机体能够依据这些讯号进行自主训练,增强机体内部的自我感知能力,继而达到调节机体和治疗疾病的目的,通过肌电生物反馈结合康复训练的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肌力水平,大大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4-5]。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将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常规康复训练结合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中,疗效值得肯定[6-7],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1] 李 晗,李 明,孙 阳,等.肌电生物反馈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1):4107-4110.
[2] 田野 ,熊高华,张 逸,等.气动式手康复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腕背伸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1):52-54.
[3] 何 雯,王 凯.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4):334-339.
[4] 王 琳.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9):47-48.
[5] 胡可慧,李阳安,熊高华,等.康复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3,(1):37-38.
[6] Bogaardt H C A,Grolman W,Fokkens W J.The use of biofeedback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dysphagia in stroke patients[J].Folia Phoniatrica et Logopaedica,2009,61(4):200-205.
[7] 雷靖安.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障碍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3): 78-79.
本文编辑:吴玲丽
R743.3
B
ISSN.2095-6681.2015.29.096.02
熊国芳(1966-),女,湖北鄂州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