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律失常的护理及效果分析
2015-10-25徐海英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劲松镇卫生院黑龙江大兴安岭165015
徐海英(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劲松镇卫生院,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015)
小儿心律失常的护理及效果分析
徐海英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劲松镇卫生院,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015)
目的探讨小儿心律失常的护理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心律失常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给予心律失常患儿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对其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有效预防,控制患儿的病情,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小儿心律失常;护理;效果
心律失常主要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及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可突然发作猝死,也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衰竭,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1]。为此,本文特探讨小儿心律失常的护理及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进行研究,以供临床参考,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5:25,年龄5个月~10岁,平均年龄为(5.24±0.26)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6:24,年龄4个月~9岁,平均年龄为(5.15±0.25)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对患儿进行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给予患儿用药指导。
观察组给予患儿优质护理干预措施。①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心脏是对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一种器官,在患儿哭闹、躁动等影响下,会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加重患儿的病情。所以,护理人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安抚患儿,给予患儿最大的心理支持;同时,要加强与患儿家属的交流沟通,并让患儿家属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及预防感染的方法,缓解其紧张、不安情绪,提高患儿的护理依从性。②饮食护理:进食过饱会诱发心律失常,因此,患儿在饮食过程中,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便秘会引起腹内压增高,增加心脏的负担,引起心律失常。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可在患儿家属的监视下进行适当运动,症状较重患儿,护理人员应为其进行腹部按摩,加强肠道的蠕动,促进排便,并指导患儿家属正确喂药、饮食的方法。③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护理,加强对患儿的皮肤、口腔及肺部护理等,根据患儿的病情,给予患儿雾化及吸痰护理;护理人员应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对病房内的温度及湿度进行严格控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④预后护理:患儿在经过有效的治疗后,病情得到稳定,此时,患儿仍需要坚持服药,注意患儿的营养均衡,定期对患儿进行复查,嘱咐患儿家属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好患儿正确作息时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心律失常患儿的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对比(±s)
表1 两组患儿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组别 n 心率(次/m 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观察组 50 79.25±13.86* 122.46±15.89* 75.65±12.54*对照组 50 159.45±18.86 117.24±13.48 68.25±10.45
3 讨 论
心律失常是儿科急诊中常见的疾病,主要是指心脏搏动节律、频率、冲动传导出现异常[2]。小儿心律失常的种类较多,感染是其主要的发病原因,临床上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后,大部分患儿的预后都较好,临床研究表明,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儿有效的护理措施,能让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让患儿的预后更加良好[3]。
护理干预主要是按事先预定的干预方法而从事的一系列护理活动,是现代护理模式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逐渐被运用到护理工作中,其能够较好的维持患儿病情的稳定,改善患儿的预后[4]。在本次研究中,通过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对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通过给予患儿家属心理护理措施,能够使护理人员得到患儿家属的信任,提高患儿的护理依从性,使患儿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儿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治疗,促进患儿的康复;通过给予患儿饮食护理,能够减少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防止进一步加重患儿的病情,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基础护理措施,能够为患儿创造良好及舒适的病房环境,给予患儿雾化吸入,有效降低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预后;预后护理是对患儿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持续护理,进一步提高疗效,使患儿的健康得到保障[5]。
综上情况可知,观察组患儿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
总而言之,给予心律失常患儿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对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有效预防,控制患儿的病情,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1] 王金煌.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14-15.
[2] 胡 静,胡晓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3):148-149,152.
[3] 吕仲兰.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监护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10-11.
[4] 李秀萍.1例心律失常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4):65-66.
[5] 周 艳.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11-12.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72
B
ISSN.2095-6681.2015.27.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