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评价“四忌”“四宜”
2015-10-24文彬
文彬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主要体现在引领和评价上。引领或许可以预设,面对课堂生成中的评价,则需要教师点滴的经验积累和临场的教学机智。评价是肯定、表扬和激励,更是点拨和引领。因此,课堂评价我们应该避免满堂的“你真棒!”“非常好”“棒极了”等乏味的模式评价,更多的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堂活动,用教学机智,把评价作为连接预设和生成的桥梁,为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巧妙的点拨和引领。
【关键词】课堂评价;四忌;四宜
课程改革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主要体现在引领和评价上。引领或许可以预设,面对课堂生成中的评价,则需要教师点滴的经验积累和临场的教学机智。评价是肯定、表扬和激励,更是点拨和引领。因此,课堂评价我们应该避免满堂的“你真棒!”“非常好”“棒极了”等乏味的模式评价,更多的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堂活动,用教学机智,把评价作为连接预设和生成的桥梁,为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巧妙的点拨和引领。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本人认为应该做到“四忌”“四宜”:
一、评价忌模糊,宜具体准确,把握引力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满足需要程度所做出的判断。课堂上的直接表现就是教师用语言、动作、物质等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结果等进行判断,进行肯定、表扬和激励。课堂教学,教师是主导,是方向,是决策。在课堂上学生虽然是主体,但是真正驾驭课堂的却是教师。具体准确的即时性评价语能把握学生脉膊,掌控教学动态,把握引力,让课堂不偏离教学,让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让教与学相得益彰,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具体、准确。具体就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存在的缺点,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评价,也不能一味的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对的,哪是错的,错在何处。准确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灵魂,需我们关注课堂中生成的细节,及时提醒学生,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给予学生正确、具体的引导,确保教师主导的牵引力。
二、评价忌虚伪,宜真诚实在,激发动力
著名的教育评价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教师评价时不只是简单的判断或褒奖,而应注重具体引导,应更多的从内容、方法等方面去点拨和启发,不断激发动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给以鼓励。成功,哪怕只是一点点,对一个学生树立自信意识也是极为有益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赏识与赞许,要及时送上充满激励的评价,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折射出智慧的光芒,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如,在教学中遇到帮助同学解决了同学需要而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给予帮助人的学生这样的评价语“我想他此时此刻心里一定非常高兴,因为你帮助了别人”。这句评价语言既是表扬,激励,又真诚,实在,更是对学生进行导向性的思想教育,要学会帮助别人。
三、评价忌讽刺,宜尊重激励,激发潜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需要教师的激励,激励能激发人的潜能,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教师的评价要做到因人而异,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教师要了解他们的基础,关注他们的发展状况和努力程度,尊重差异,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并给予具体指点和引导,耐心期待学生一点点成长、进步。
委婉的评价语言可引导学生走入正确行道,而过于直白的断言也会造成对学生的进步产生消极的影响。言重了,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会导致学生“望师生畏”,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言轻了,错误之处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面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课堂评价最忌讳的方式是对学生讽刺、挖苦,我们在评价时,要努力做到保护学生自尊心,激发上进心。比如用“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成功!”“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感到非常高兴”等,这样的激励语言,对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针对别的同学的回答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时,我们可以给予提出不同看法的学生这样的评价语“你能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这样既尊重了别人,也有利于自己的学习”,这句评语既对组织学生集中精神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又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听讲习惯。
四、评价忌单调,宜机智幽默,催生活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进行课堂评价时,机智幽默、生动优美的语言更是不可或缺的。幽默的和风细雨、诙谐轻松,可以使它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达到匡正纠谬、明辨是非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机智幽默、生动的评价语言,更是可以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以愉悦的心情去主动、生动地学习,从而使课堂生花,为教学增色。
教学过程充满着各种变化、发展,始料不及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将预设性语言和随机性语言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突发情况,临时调整预设的流程,快速反应,巧妙应对,就能化险为夷。因此,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应因境、因事和因人而随机应变,用自己内在的魅力,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育,是一种温暖的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时,心中要有“爱”,要做到“每句话背后都是一颗心”,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不管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评价一定是发自内心,真心实意,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才会接受老师的评价。教师情真意切的评价,定会让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春雨。
总之,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它植根于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学理念。我们相信,在课堂上关注和体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会认真倾听,在反思中增强研究意识,培育教学机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一定能步入这座有效评价的艺术殿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