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10-24郭翠红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7期
关键词:问题音乐对策

郭翠红

【摘 要】本文主要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音乐;教学;问题;对策

音乐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的音乐课,它主要是以自身特有的手段——通过高低抑扬有度,缓急轻重有节的音响(即旋律美、节奏美、音色美、和声美),传到学生的耳朵,使之唤起美的感受,引起心灵上的共鸣,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根据小学生,求知欲旺盛,活动性大,模仿力强,但持久性和耐力差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就应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但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却这样的预期效果却难以达到,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现就这些问题做一归纳,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教材钻研不够,对情感把握不准。在对教材的钻研和音乐情感内涵的挖掘还不够,不善于利用音乐作品的内涵升华学生的思想精神境界;对艺术体验与实践要求方面缺乏足够的关注;在音乐基本技能、音乐人文与音乐创作活动的开展方面,还不够紧密;音乐知识拓展方面尚嫌不足,有时缺乏音乐性和艺术性;在对音乐情景、欣赏材料的分析过程中,教师还缺乏深入、全面的归纳与提炼。

(二)教师音乐教学基本功缺乏。教师不能充分地利用自身的伴奏,范唱,形体表演启发学生审美,以至于有的音乐课音乐性不强,学生没有在教师示范下的活动,因此学生的情绪体验十分苍白。

(三)学生活动留于形式,缺乏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现。在欣赏音乐的同时缺乏引导学生聆听、体验、品味、模仿、表现、创造音乐的方法。例如,有些音乐、艺术作品,需要反复的聆听、观察,通过教师引导,促使学生发现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蕴涵的审美意蕴、体验艺术的表现形式,并逐步获得艺术的感受,以提高鉴赏力和创造力。

(四)教师在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在教学资源与知识点的结合上把握不够,没有深入地、多角度地挖掘教学资源的教育内涵,在联系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比较牵强生硬,有的在利用学生资源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状态顾及不够。因此教师在利用资源的适切性和有效性方面需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缺乏审美感。尽管教师在课前做了精心的设计,运用多媒体,但在实施过程中教学节奏平缓,缺乏起伏变化,有的过多的使用多媒体,使音乐教学缺少了生动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六)抛开音乐讲人文,是教师常犯的问题。其中主要原因是教师还并不真正理解音乐人文的价值、学习的目的。殊不知,音乐、艺术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审美,对音乐人文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不同人群(音乐人)的生活、学习、思考、创造、奋斗、追求的心理路程,体验作品蕴含的人文思想,感悟作者生活的时代、创作的背景,探寻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的价值与贡献,学会在音乐欣赏中思索、联想,让学生透过心理去审美,才是音乐教学追求的境界。

(七)教师取代学生思考和发言,也是常有的现象。尽管教师们一致认为,传统的一言堂不可取,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脱离不了传统的羁绊。当代教育实践的研究认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发言次数比例应大于5:1,教师的发言着重发挥引导和梳理的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而不要让学生对着教师讲。如果教师的发言过多,学生就会有选择地说出某些观点去迎合老师,这样就会大大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

二、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

如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改革来实现。通过实践,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活动教学策略、实施全面关注策略,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合作、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根据课堂目标制定环节目标。抓住课堂目标的总体走向之后,细化每个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在每堂音乐课中,课堂是靠环节目标去实现,环节目标靠课堂目标去统一,这是目标有效教学的原则。它们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没有总体课堂目标,课堂教学组织就不明了,会显得乱。那光有课堂目标,没有环节目标,教学会显得空洞。所以有了课堂目标后,制定环节目标必须注意,环节目标有若干,都为实现课堂目标而服务,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坡度,让学生的思维经过“爬坡”的过程,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

(二)训练要突出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重点讲解、示范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应心中有数。如果教师主次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想全面开花而不能,教学重点突不破,教学难点攻不下,那么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们不能一遍一遍的机械的教唱。这样做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是导致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上音乐课的主要原因。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包括谈话式、讲授式、实践活动式等。如教唱简单的歌曲时,可以采用模唱法,即让学生听了范唱后,直接跟着音乐演唱;教有难度的歌曲时,则可采用分句教唱法,对比演唱法。总之实践证明,只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学方法贴切,才能让学生有趣、有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采取有效的评价方法。任何的评价都不是随意的,从课改之前的吝啬赞美到课改之后到处泛滥的“你真棒!”教师们对课堂评价产生了许多误区,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发现课堂的评价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了,教师对如何使用好课堂评价也有了自己的妙招。但其中都遵循着几点原则:

1.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心理成长进行评价。如低年级的学生的自律性不太好,好奇心比较重,上课时容易做小动作或没跟上教师的课堂节奏,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奖励其他表现好的同学来引导表现不好的同学,并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课堂评价有教师评价、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而在以往的课堂中运用最多的是教师评价,压抑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体现,所以在还课堂给学生的同时也应该还评价权给学生,他们更了解课堂评价与学生之间的重要关系。通过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课堂,参与课堂,更好的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

[2]范顺民.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中小学音乐教育》[J].2000.3

[3]陈飞.用心聆听感悟鉴赏音乐 以情演唱传达个人共鸣——小学音乐教学浅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第15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音乐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