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5-10-24邓昌盛
邓昌盛
【摘 要】初中化学利用多媒体能够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在初中化学课中适当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模拟微粒世界、模拟化学实验等有利于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运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利用多媒体能够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多媒体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途径,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将传统课堂的单一教学转变为现代课堂的多样展示。在初中化学课中适当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模拟微粒世界、模拟化学实验等有利于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兴趣成正比例关系。兴趣依赖于成功带来的愉快,持久的兴趣又反过来促进学习活动而获得更大的成功。多媒体正是引发这一兴趣的最好工具。例如,在初中化学的“走进化学世界”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单纯采用口授的方法来讲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学生会感到枯燥,如果能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中外化学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尤其是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科学发现及化学发展的前沿成就,如“纳米科技、材料化学”等,会很容易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渴望,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一些为化学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和事,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爱科学、献身科学、探索真理的热情,也使整个课堂显得生动活泼。传统教学依赖于老师的语言和板书,而多媒体的引入增强了课堂真实感和表现力,它让学生亲临其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又如,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通过播放“死狗洞”,激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人进入洞中安然无恙而狗却倒地的现象,从而引出要学习的内容二氧化碳的性质,学完后再回过去回答死狗洞的问题。对初中学生来说,一个小动画可以让大家情绪高涨,很显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大量而合乎实际的直观的感性材料,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促进学生从生动的直观开始自己的认识过程。化学概念中关于微观概念如分子、原子等微粒,肉眼看不到,感性材料也很少,学生没有感性认识,理解起来很抽象,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一定困难。如果我们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录像、投影、动画等把这些粒子变成形象的“实体”,使学生在和谐、自然、轻松的环境下充分感知教材,为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提供了有效的素材,促进了大脑皮层各种联系的形成。如,在《物质的微观构成》这一章中,氯化钠形成的微观解释,我们用计算机先模拟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内部结构,引导学生书画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结构示意图,并将学生书写的结果投影出来,加以讨论更正,给学生一种真实的体验,成功的突破了难点、抓住了重点,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接受,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可以使图片、文字、声音、音乐等各种呈现教学信息的手段同时进步使学生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接受教学信息,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形成互助合作的优良素质。多媒体还能加快教学速度。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步练习、思考和检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思考和检查,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增加教学信息和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比如:播放图片时,利用网络中的超链接,可以随心所欲的展出图片,使教学活动结构紧凑,生动形象的连续演示,也可以节省由老师费力的解说而占有的时间,并且直观易懂,节省了老师板书时间。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让教师获取更多教学信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更丰富的最新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有效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优化化学实验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既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又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如模拟错误实验造成的后果:在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加热后生成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启谱发生器被堵塞引起的爆炸;氢气点燃爆炸等等。通过演示模拟实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需要注意的是模拟实验是绝对不能代替实验操作的,还是应该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整个反应过程速度很快,由于反应的容器——试管不是很大,反应物——金属也只不过是片状固体,若只采用演示实验,只有坐在前几排的学生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其他学生就无法对其描述。若采用实物投影仪直接投影在荧屏上, 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实验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实验效率
利用CAI可以事先进行模拟、分析、处理,让学生自己找出实验的最佳方案,再予实施。CIA课件的发展,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应,创造不同的实验条件,让学生在计算机中的“实验室”里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进行设计、探索、实验。人机交换可以显示不同的实验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而为学生创造了更为广阔、更具自主性的探索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典型的软件资料,对操作易错误的后果进行模拟。这样,让学生在计算机前先进行模拟操作,以掌握正确的操作和对不正确的操作的理解,再进行实验,将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例如,在多媒体“实验室”中做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移去酒精灯的操作,一旦失误,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软件,对这一操作做了一些特别的处理,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反复模拟实验,一旦操作正确,计算机给予奖励提示,鼓励学生,而一旦学生操作错误,计算机则对水倒流试管底部,试管破裂的危险场面进行模拟。在学习了《燃烧与灭火》的原理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泡沫灭火器、粉尘灭火器、CO2灭火器的原理及各自的优点之后,给学生创新空间,小组成员出谋划策设计简易的灭火器。学生兴趣高涨,积极利用已有的材料,运用自己的智慧,自制简易灭火器。他们用空矿泉水瓶代替钢瓶,用已用过的粗圆珠笔铅筒在瓶颈处钻一个小洞并安好,在瓶中放一个用细线记住的装满浓盐酸的小试管,瓶中装一小烧杯自配的浓碳酸钠溶液,盖紧瓶盖,将瓶子倒立过来,就能看到瓶中喷出泡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