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
2015-10-24王霞
王霞
【摘 要】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首先,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用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1)会预习(2)会提问(3)会讨论。(4)会评价。课堂教学是一种群体活动,它离不开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的全员参与,尤其在反馈评价环节上的参与。
【关键词】高效课堂;改变观念;精心备课;驾驭课堂;反馈评价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而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脑、动口、动手,乐于合作、乐于探究。把“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抓手,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构建小学语文优质高效课堂推进有效教学。我市2014年开始尝试以“杜郎口教学模式”为突破口,打造本土化新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就是为了体现“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统一,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
自古以来,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应该成为学生发挥自己潜能的地方。然而,许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我们的教师热衷于扮演权威的角色。不少家长和教师的心目中,孩子爱提怪问题、爱钻牛角尖就是故意捣乱,不听话。然而爱因斯坦却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刨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这难道不让我们感到深思吗?
一、改变观念
要打破我们传统教育的固定模式。首先,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2014年6月,在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和同事们走进了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在那里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和操作模式,树立了“生进师退”的教学观,领会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以明确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为贯穿教学过程的四个要素,掌握了导学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把茫然不知所措,变为安然积极应对。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用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在用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努力做到“四会”:(1)会预习。具体包括:会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会借助教材、工具书以及联系实际自学生字词,会将感觉精彩或有疑问的词句标注在书上,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2)会提问。一是质疑,对不理解、不了解的词句质疑,对老师、同学的观点质疑;二是以提出问题的形式,可以围绕课题、围绕课文内容、围绕中心、围绕课后作业等展开提问,以疑促思促学。(3)会讨论。从自主学习的策略来看,这是指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具体包括:会积极主动地发言,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观点,会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教师以尽量多的鼓励和激励,有效地使每个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4)会评价。合作学习时,由于缺少教师的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较易“走过场”,流于形式,此时,教会学生评价同伴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包括:讨论时的评价(学会赞同、反对、补充);作业时的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交换批改)。
二、精心备课
备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上好课,为上好课服务。教师除积极倡导和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之外,还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自己有独到见解的教案,精心备课:注意强化意识、深化改革、依托标准、质量为本、实事求是、便利教学,教案学案相结合,详案简案相结合,各类形式相结合,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相结合,传统型备课与创新型备课相结合。各任课教师认真抓好教学质量关,团结整个年级的力量,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建立学困生、优秀生档案。围绕“三看”,一看教学理念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二看教学设计是否依托师生探究、合作学习,三看教后反思是否具有针对性、指导性。
三、驾驭课堂
强调教师在课堂中驾驭能力的提升,在课堂上,教师已经由传授者变成了策划者,把单纯知识型变为知识能力情感型,把唯一答案标准答案变为多种解答;把整齐划一变为灵活多变;精英式变为大众化;把死记硬背变成体验感悟;把听说读写深化为演、唱、画、作;把接受式变为探究式;把安分守己变为超市自选。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当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配合授课内容,并且要把学生的情绪也引入教师的激情当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艺,才能构建小学语文优质高效课堂,推进有效教学。
四、反馈评价
课堂教学是一种群体活动,它离不开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的全员参与,尤其在反馈评价环节上的参与。教师不再是教学反馈的终点裁判,学生才是学习反馈的主人。学生之间具有相近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心理特征,引导他们参与反馈全程,既能有效地实施学习的互补与合作,更让学生在“当家作主”的全身心投入中,大大地激发其智慧与热情。课堂上有教师的引导,能更吸引学生评价参与。同学们对伙伴的学习成果,大胆反馈,不断补充、不断修正,表现出强烈的主人意识,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张力。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是主动发展的内因。课堂上可以借助群体学习的特点,组织相互反馈,同时更应鼓励学生个体对自己的学习发表意见,提倡自我反馈,提高他们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能力。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尽量多的鼓励和激励,采取的措施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以上就是我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些浅见,目前高效课堂正在轰轰烈烈的推行中,通过我们师生共同不断的探索尝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高效课堂之花定会灿烂绽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