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世界大学城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空间课程教学实践

2015-10-24刘久红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5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革命浪潮下,基于云平台的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在湖南省高职院校全面启动,空间教学给湖南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带来的巨大变革。针对该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探讨以世界大学城为平台,利用网络空间教学优势,有效整合网络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5-0136-03

Base on the World University City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Space Course Teaching Practice

LIU Jiu-hong

(Changsha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410217,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revolution wave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Based on the cloud platform of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spac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unan is full swing, space teaching brings the huge change for education teaching of huna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text specific to my college cours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teaching status quo, discuss in world university city as a platform, take advantage of network teaching space,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network education resources, improve students' study enthusiasm, cooperation spirit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cultivat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consciousness,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and vocational ability.

Key words: computer application; the world university city; space teaching

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各行业信息化办公水平普遍很高。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无疑成为各行业用人单位录用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培养的高职学生不仅要具备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更应该能运用网络环境自主探讨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各高职院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面向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了一门《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基础课程,希望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结合本课程所学知识,解决工作岗位上与计算机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自主探索学习,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从我院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现状出发,探索在基于云平台的世界大学城搭建《计算机应用基础》空间课程,组织教学,以期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与质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职业能力。

1 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院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Windows 操作系统、常用工具软件、中文Word 文字处理软件、中文Excel 电子表格软件、中文Powerpoint 演示文稿和网络基础及Internet 应用等[1]。周课时2节,开设一年,第二学期要求参加湖南省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或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近年来,我院校对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课时从周4课时缩减至周2课时,取消期末考试、采用以证代考,探索对接专业的教学等,但本门课程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1)老师教学模式单一,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多数老师还在沿用讲解——演示——学生模仿操作的教学模式,很多学生课堂操作完成很好,但遇到实际问题就不会了,缺乏学习迁移能力和创新思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只能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差,久而久之恶性循环,使得高职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甚至反感心理,处于浑浑噩噩度日的状态。

2)学生学习态度浮躁,影响教学效果

高职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普遍存在这样的特点:简单问题不屑学习,复杂问题不愿学习。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知识,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一些,所以课堂上老师讲授课程时一知半解,认为简单,自己已经会了,对老师的讲解不以为是,而真正需要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手忙脚乱,毫无办法,影响了课堂授课效果。

3)学生生源多样化,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

信息技术教育在各地区的发展不相同,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少数自职业中专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第二少数来自市区高中的学生,在入学前仅限于文档的简单编辑,但仍未达到计算机教学的目标;第三还有大多数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由于教学条件较差,计算机教育落后,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非常有限,甚至接近于零。而我院计算机应用课程是按专业分班授课,同一个班有以上三类学生,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差异较大,老师在授课时一人讲,全体学生一起听,师生进度相同,难以保证每位同学学有所获,授课效果一般,甚至打击的一部分掌握得较好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还有一部分同学跟不上老师的讲解步骤,也放弃了,慢慢地学习氛围越来越淡,甚至出现逃课现象。

4)重视等级考试,忽视应用技能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学院对等级考试通过率要求较高,为了保证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大部分老师教学中主要强调对等级考试涉及的知识点的掌握,做大量的等级考试模拟试题,而忽视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和将来工作上的应用,忽视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目标也主要是拿等级证。这样学生拿到了计算机等级证,但却不能熟练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就业、再就业和职场升迁所必备的职业核心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

5)考核评价方式不能体现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真实水平

现在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采取以证代考的终结性考核方式,而等级考试成绩主要检测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了并不表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就很强,甚至可以说没有很大的关联,所以以证代考的考核方式并不能体现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真实水平。

2 基于云计算的世界大学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空间教学实践

2.1 云计算的世界大学城空间课程简介

云计算是由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发展来的,它构建于互联网的基础之上,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数以万计的电脑和服务器连接起来形成云,用户通过互联网连入云,使用云提供的各种服务[2]。它是网络资源共享、交换和使用的一种模式,通过互联网使用户可以按需获取所需要的软、硬件和各种应用以及平台服务。

世界大学城是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校园卡标准研究所、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办公室及北京禾田雨橡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开发。在“世界大学城”云平台为每个机构用户提供一个云端账户——云平台,为每个个人用户提供一个账号——学习空间,通过云平台和学习空间开展教学活动。湖南省职业教育系统依托“世界大学城”建立了“职教新干线”网站,搭建了一个全省的职业教育学习平台网站,“职教新干线”为师生在互联网上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展示交流的空间,教师通过空间课程组织教学,将课程知识进行积累、重构、提升,整合教学资源,学生通过空间课程自主学习。

在世界大学城建立空间课程,运用空间课程组织教学,将课堂从有限的课堂45分钟和教室延伸到课外,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

2.2 《计算机应用基础》空间课程介绍

笔者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空间课程结合实际工作中计算机的应用,组织了分模块项目化的教学资源,共分为六个模块27个项目,图一为笔者建立的空间课程部分导航界面,学生要学习本门课程,先登录此界面,点击“学习注册”,注册完毕就可以进入学习。每个项目分为“签到”、“听课”、“学案”、“实践”、“讨论”、“作业”六个环节。

1)签到:学生登录自己的账号后,每个项目开始学习前先签到,类似课堂教学的考勤,有效防止学生逃课。

2)听课:听课环节是本堂课主要内容的微课视频,学生可自主按需点击学习,反复观看。

3)学案:是本项目的学习指导,包括主要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难点重点、及项目操作要点描述等。

4)实践:是重点设计版块,老师根据学生的专业及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实践操作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及兴趣自主选择实践项目练习,操作完成后上传操作结果,老师给出相应的评价反馈。

5)讨论:讨论区由老师或学生自己提出讨论的问题,问题主要与本项目相关的问题或学习、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方面的问题,老师和学生都可自由发言、交流,是一个很好的交流计算机知识的平台,通过此平台,师生间共同探讨,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分享网络学习经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6)作业:本环节是该项目的实践检测环节,课余完成。主要检测学生对本项目覆盖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生完成后提交给老师登记与检查,老师及时给予点评,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个性需求。

每个模块完成后还有综合实训与拓展资源共享,提供给掌握较好又有兴趣的同学的学习,体现分层教学的需求。以上六个环节中“签到”、“实践”、“作业”为必须完成的环节,其他三个环节学生可以按需自主选择学习。

2.3 空间教学实施过程举例

前面介绍了《计算机应用》空间课程的模块与结构,下面以模块三《word的应用》中“word高级应用”项目中邮件合并知识的空间教学过程。

第一步:登录个人空间账号,进入老师的空间课程导向界面,并点击“签到”。

第二步:空间课程中对该项目创设工作情景,将要学习的知识蕴含到情境中,导入学习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

学院准备举办举行2015年元旦文艺汇演,现要邀请6位上级领导、6位院级领导、22位中层正职共34位领导参晚会。假设你是学工处负责该项工作的小王,你能否快速打印出“邀请函”,完成任务?已提供“出席领导的名单.doc”(展示)。你打算怎么做?一张一张的制作吗?还是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引出今天的学习主题:邮件合并。

第三步:学生4-6人小组(老师分配)为单位,通过空间课程中的“听课”或“学案”讨论学习邮件合并的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查阅学习邮件合并的功能与操作步骤,教师通过空间教学资源与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与处理等职业能力。

第四步:学生在“实践”环节下载实践操作素材,实践练习,掌握邮件合并的操作步骤,如有问题可向小组成员或老师请教,完成操作后上传操作结果至自己空间,并将链接地址发给老师,老师通过链接地址下载学生的操作结果,组织同学自评、互评和老师评价,评比的内容包括:邀请函模板的设计(文档页面的布局、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版面的美化),邮件合并的结果等,评出优秀作品,给予加分。

第五步:“讨论”环节老师提出讨论问题:一、邮件合并的基本概念和功能,适用范围,基本的合并过程。二、带照片的邮件合操作并如何实现?供学生讨论,回答优秀的同学老师给予表扬、加分等鼓励。

第六步:“作业”环节老师提供练习素材或问题供学生课余完成,作业布置体现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例如掌握较好的同学要求完成批量“带照片的证件制作”,掌握一般的同学只要完成与实践环节同等难度的练习即可。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参与知识点的总结,进一步明确邮件合并的应用范围和操作步骤。“邮件合并”在现代办公自动化方面用处很大,公司企业、学校、政府办公,经常要发大量通知,商品邮寄广告,录取通知书,成绩单,会议邀请函等,使用Word中“邮件合并”功能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从学生学习过程来看,学生能够分小组学习、讨论问题,操作熟练的同学也能够去指导有问题的同学,培养了学生的组内协作精神,而评选优秀活动小组又使得组与组之间产生了竞争,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也得到培养。绝大多数同学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兴致勃勃地完成任务,觉得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自我探究的能力。

2.4 空间教学的优点

1)学习时空外延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生大都不满足于“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被动接受,而且课堂45分钟的学习时间有限,老师很难顾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导致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空间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在课堂没掌握或没完成的任务可以在课余、在有网络的地方反复练习掌握,还能根据老师空间课程的微课视频、学案、精心设计的实训项目、补充的教学资源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制订相应的激励方式:团队排行榜、优秀作品展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与成就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2)学习过程自主化,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而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新的行业不断涌现,岗位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为了能使高职学生适应未来不同的岗位需要,就必须得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随时学习新知识,学会自己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笔者的《计算机应用》空间课程设计美观、个性化的界面,搭建便捷的交流互动学习平台,提供微课视频、设计基于典型职业岗位的实训案例,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空间教学使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成为了知识的创造者,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3]。

3)团队协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计算机应用基础》空间课程采分模块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创设工作情境,每个模块设计一些与学生专业或生活实际相关的实际项目,以项目为主导,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学习方式,选一名表现良好的学生任小组长,负责项目合作学习中的任务分配等协调工作。小组学生通过分工协作、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完成项目。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项目协作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信息处理等职业核心能力。

4)考核评价过程化,有效地评价了学生的真实水平

空间教学过程中学生将完成的实践项目及作业实时上传到个人空间,将链接地址发给老师或直接将作业传给老师,作业将永久保存在云平台,云平台完整记录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老师通过空间课程的记录,对每位学生学习的学习效果给予评价,这种基于学习过程的学习评价与等级考试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真实有效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业水平。

3 结语

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空间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指导学生运用空间自主学习,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精神与协作、探索和实践创新、信息检索与处理等职业能力。学生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终身受益,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胜任将来的工作岗位,为社会、为用人单位服务。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下,我们应积极探索、改进空间课程的教学模式、充实教学空间资源,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久红.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效率[J].教师,2013(9):112-113

[2] Lakshmi J, Vadhiyar S S. Cloud Computing: A Birds Eye View[J].

[3] 刘晓.从“传统教学”到“空间教学”:回归教育原点的自然选择[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2-4.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背景下计算机应用研讨
诠释CFC精髓的大数据时代医学案例
关于应用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有关问题研究
掌握学情,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