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存在弊端与优化、改革建议分析
2015-10-24雎力芬
雎力芬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人们生活和工作等的各个领域都广泛运用到计算机技术,各企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高校课程教学中,计算机公共课作为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入门课程,在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基于此,该文首先对传统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然后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评价体系这三个方面提出一些优化与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公共课;传统教学;教学弊端;优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5-0130-02
计算机公共课作为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必修课程,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为此,为培养计算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不断增加的需求,对传统计算机教学进行优化与改革势在必行。
1 传统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主要存在的弊端
1.1 不重视计算机公共课教学
在我国多数的高校中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但是对非专业课程的学习就觉得可有可无,完全没有学习兴趣。而计算机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很多高校在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都加大了资金与硬件的投入,加强了师资力量,但是却不重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不但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较低,而且相关投入也较少,因此使得许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对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带动下,计算机硬件、软件等设施的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高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应该将前沿的技术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对新的技术进行熟练地掌握,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但是在当前实际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学所选用的教材还是几年前的,教材内容陈旧,陈旧的计算机教材中也没有当前计算机发展中的一些新技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能有效的被调动起来,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于死板,毫无学习兴趣。
1.3 教学缺少实践教学
通常计算机公共课在高校课程中开展的时间都不长,一般情况下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开展的时间为一年,有的专业的公共计算机课甚至只有一个学期;而且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从而导致学生一味地以接受知识为主,被动学习知识,必要的课堂实践相当缺乏。除此之外,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过少的互动与交流,教师就不能真正且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进度,也不够重视教学的热点、难点及重点。从而影响到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甚至有些非专业的学生还认为计算机学习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2 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优化与改革建议
2.1 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改革
2.1.1 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更新是非常快的,因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不断更新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不断挖掘最新的计算机知识。例如机计算机基础课程中Office办公软件与Windows系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更新,界面与功能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而教师要对其课件与教案进行及时的更新,并注意采用理论为辅、应用为主的教学原则来安排授课,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加强,并对授课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
2.1.2 设置教学内容要与专业相符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大学程度文化知识教育时,也要根据具体岗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职业知识教育,在设置教学内容时主要以职业技能的应用为主,同样计算机公共课也应如此。所以在设置高校计算机内容时,要以专业特点为主要依据,比如在应用数学专业,公式计算是经常要使用的,所以教师就可以重点讲解公式编辑器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专业中真正融入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的实用性能够真切的被学生体会到,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有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2.2 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改革
2.2.1 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模式
在高校中,各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别不同,因而也存在不同的接受能力,在入学前学生之间的计算机基础能力与水平也存在差别,所以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与学习兴趣等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让不同计算机水平学生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2.2.2 合理运用小班实践授课模式
现在,各高校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都是运用多媒体教室进行大班型集体授课形式,虽然这种教学模式让教室方便通过大屏幕给学生展示教学内容,通过演示与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将知识直观且形象的传授给学生,但是这种大班型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教室人数多,学生都不可能都被老师关注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也很少,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然后就是教授的知识量比较大,学生不可能完全掌握。因此,如果学校条件允许,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最好选择在机房进行小班教学,这样对学生实践学习能力的增强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都非常有利,而且小班教学人数比较少,在进行课堂实践教学时,教师能够做到随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然后对其进行引导,同时对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进行及时调整,使因材施教真正有效实现,从而促进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
2.2.3 合理运用网络辅助教学模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普及的不断深入,学生不但能够使用个人电脑浏览网页,还可以随时利用手机等终端设备浏览网页,所以合理运用网络辅助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课堂教学的不足进行弥补。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而教师可以将教学案例、教学素材以及教学课件等放到网上,方便学生随时查阅,教师也能及时对学生在课下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不仅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了复习,同时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3 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与改革
传统的教学评价就是通过考试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且考试就基本是以理论考试为主,所以教师不能完全掌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学生也为了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而忽视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性,这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必须要不断完善与更新教学评价手段,在考核学生时,不但要对其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更要考核学生的平时表现与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例如,实施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在平时的学习中也融入考试,将考试分为平时成绩考察与期末成绩考察,合理分配其分值,其中学生的出勤、实践成绩以及课堂表现等都应该包含在平时成绩中,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地了解,对后面的教学内容及时作出调整,同时学生在平时考察中也能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充分了解,有效查漏补缺,并更加认真学习后面的内容。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优化与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还要不断总结与积累经验,根据学生专业与社会的需求对教学不断进行完善与改进,保证计算机公共课真正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文燕. 传统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弊端与改革建议[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14): 41.
[2] 邓小亚, 刘笃晋, 廖小平. 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探索[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2(16): 139-141.
[3] 杨春蓉, 赵小勇, 易菊兰. 适应“卓越计划”的计算机公共课改革探索[J]. 电脑与电信, 2012(12): 65-66.
[4] 方世林, 陈专红, 邓胜岳. 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实验室科学, 2014(2): 70- 72,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