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癥汤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虚水停证) 62例临床观察

2015-10-24杨友明云梦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湖北云梦432500

新中医 2015年8期
关键词:主要症状腹水体征

杨友明云梦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湖北 云梦 432500

化癥汤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虚水停证) 62例临床观察

杨友明
云梦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湖北 云梦 432500

目的:观察化癥汤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虚水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1例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减少钠盐摄入,限制患者液体输入量,纠正电解质紊乱,并给予抗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或新鲜血浆等对症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化癥汤,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用。2组均治疗4周观察疗效。进行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采用Child-Pugh分级评价肝功能,检测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采用B超检查腹水程度,测量治疗前后体重、腹围等情况。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3.5%,对照组78.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b较治疗前上升,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和Child-Pug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化癥汤能保护肝功能,促进肝功能恢复正常,减轻临床症状、体征,其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肝硬化腹水;脾虚水停证;中医疗法;化癥汤

病毒、饮酒、药物均可导致肝硬化,在我国主要是乙型肝炎感染,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导致患者住院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本病属中医学“臌胀”,中医学认为,本病本虚标实之证,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气化是形成臌胀的关键病机,气滞、血瘀、水停是形成臌胀的基本病理因素[1]。治疗上当权衡虚实,补虚不忘实,泻实不忘虚,方能收效。化癥方是笔者临床治疗臌胀的经验方,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利水之功,本研究笔者观察了化癥方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虚水停证)的临床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2]制定,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B超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②脾虚水停证参照《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1]: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脘腹痞胀,得热则舒,食少便溏,舌白滑或白腻,面色萎黄,困倦懒动,颜面、下肢浮肿,尿少,脉缓。

1.2 纳入标准 ①有明确的原发性肝脏疾病,经CT或MRI肝硬化诊断明确;②符合肝硬化腹水的诊断标准,以B超确定腹水量;③符合脾虚水停证辨证;④年龄40~70岁,男女不限;⑤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①肝癌性、心源性、结核性以及肾源性腹水,顽固性腹水;②有出血倾向者;③合并严重其它系统性疾病患者,肿瘤病患者,精神病患者;④过敏体质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⑤合并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者。

1.4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2013年10月—2014年9月孝感市云梦县人民医院肝病科患者,共12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男34例,女25例;年龄44~70岁,平均(55.3±12.7)岁;肝硬化病程3~6年,平均(3.3±2.7)年;轻度腹水19例,中度腹水25例,重度腹水15例。观察组男36例,女26例;年龄41~70岁,平均(54.9±11.5)岁;肝硬化病程3~8年,平均(3.5± 2.8)年;轻度腹水18例,中度腹水28例,重度腹水16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减少钠盐摄入,限制患者液体输入量,纠正电解质紊乱,并给予抗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或新鲜血浆等对症治疗。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癥方,处方: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20 g。赤小豆、泽兰、半枝莲、车前子、大腹皮、陈皮各15 g,醋鳖甲(先煎)、金钱草各30 g,当归、郁金各10 g,每天1剂,水煮2次,取药液400m L,分早、晚2次服用。

2组疗程均为4周。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①症状、体征评分[3]:分为无、轻、中、重四级,主症分别记0、2、4、6分,次症记0、1、2、3分,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②肝功能评价:在治疗前后采用Child-Pugh分级评分[1]各评价1次;③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白蛋白(Alb),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④采用B超检查腹水程度,测量治疗前后休重、腹围等。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综合疗效评价标准[1]:临床缓解:腹水及肢体水肿完全消退,B超检查阴性;主要症状消失,每天尿量1200 m L以上,体重、腹围恢复至腹水出现前水平,并能稳定3月及以上。显效:腹水及肢体水肿大部分消退,B超检查腹水减少超过50%;症状明显改善,腹胀明显减轻,每天尿量1000m L以上,体重减轻2000 g以上,或腹围缩小>5 cm。有效:腹水及肢体水肿有所消退,B超检查腹水减少<50%;症状略有改善,腹胀略减轻,24 h尿量不足1000m L,体重有所减轻但<2 kg,或腹围缩小>3 cm,但<5 cm。无效:腹水、体重、腹围、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

4.2 2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93.5%,对照组78.0%,经χ2检验,χ2=6.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表1 2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例

4.3 2组治疗前后ALT、AST、TBil和Alb水平比较 见表2。治疗后2组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b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ALT、AST、TBil和Alb水平比较(±s)

表2 2组治疗前后ALT、AST、TBil和Alb水平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对照组n 59观察组6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ALT(U/L)97.3±22.8 55.4±15.6①100.6±27.3 47.6±12.4①②AST(U/L)101.2±30.5 51.6±12.7①99.3±28.9 44.5±10.3①②TBil(μmol/L)35.2±11.4 23.4±8.3①37.1±12.7 18.5±7.7①②Alb(g/L)29.8±4.5 32.4±3.7①29.5±4.1 33.5±3.5①

4.4 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和Child-Pugh评分比较见表3。治疗后2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和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和Child-Pug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3 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和Child-Pugh评分比较(±s) 分

表3 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和Child-Pugh评分比较(±s) 分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1

组别对照组n 59观察组6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25.7±5.3 11.8±4.1①26.1±4.9 7.0±2.8①②Child-Pugh评分9.19±1.12 7.53±0.85①9.26±1.05 6.74±0.76①②

5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内分泌因素、感染、水钠潴留是引起腹水的原因,其治疗措施包括服用利尿剂,补充白蛋白;穿刺放腹水和超滤、浓缩腹水回输,但临床上均有其局限性[4],如限钠、利尿导致血容量不足是诱发肝肾综合征(HRS)的重要原因,非因血管活性物质紊乱。由于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复杂,国外肝硬化腹水诊治指南部分条款相互间出现矛盾,科学的治疗方案仍需要进一步研究[5]。

中医学认为,臌胀的病因主要包括疫虫毒感染、酒食不节、情志不调、黄疸、胁痛、积聚失治、劳欲过度等所致,“脾虚不运”是其主要病机[6],如《兰室秘藏·中满腹胀论》所载:“皆由脾胃之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而制水谷,聚而不散而成胀满。”而脾失健运,水气不得下行,导致水液停蓄于中而腹部胀大,气为血之帅,气滞日久则血阻,终致气血水互结于腹中成臌胀[7]。因此,临床注重益气健脾以行水,活血调气以利水。

化癥汤以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化湿,焦三仙健脾消积,丹参、当归及泽兰活血化瘀行水,赤小豆、半枝莲、金钱草及车前子清热利水消肿以治标,大腹皮、陈皮行气除满,郁金、鳖甲活血软坚散结,全方标本兼顾,共奏益气健脾、活血利水之功。

本研究显示,在常规西医综合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化癥汤内服后患者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和Child-Pug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其综合疗效总有率93.5%,优于对照组78.0%,提示了化癥汤能保护肝功能,促进肝功能恢复正常,减轻临床症状、体征,其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1]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J].北京中医药,2012,31(11):868-872.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7-88.

[3]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74-375.

[4]刘浩.中医复方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中LDH、GLU、SAAG的改变和临床疗效[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35):5521-5525.

[5]刘建军,李楠,智红,等.对肝硬化腹水诊治中若干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28(9):701-703.

[6]郑保平,姚乃礼,陶夏平,等.先贤对肝硬化腹水病因病机的认识[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177-179.

[7]潘洋,王炎杰,张琪.张琪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J].中医杂志,2011,52(5):380-381.

(责任编辑:刘淑婷)

R575.2

A

0256-7415(2015)08-0084-03

10.13457/j.cnki.jncm.2015.08.039

2015-03-10

杨友明 (1966-),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肝病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主要症状腹水体征
肉鸡腹水咋防治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中国劲酒缓解肾阳虚证患者主要症状的临床观察
了解“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浅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
泽芪汤联合腹水超滤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