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期乳前牙龋病综合预防措施的临床探索

2015-10-24张淑媛宋佳颖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龋病口腔卫生龋齿

张淑媛 宋佳颖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修复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幼儿期乳前牙龋病综合预防措施的临床探索

张淑媛 宋佳颖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修复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目的 探索适合幼儿期乳前牙龋病的综合预防措施,并分析其必要性、有效性,为幼儿期乳前牙龋病的综合预防提供相关的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家长医从性较好的幼儿70例、家长医从性较差不愿配合患儿35例(18~30个月,其中男童59例,女童46例,选取未患龋乳前牙75颗,患可疑龋乳前牙75颗)参加临床研究。分为研究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中空白对照组35例患儿家长主观上不愿意接受任何干预措施,仅同意临床观察)。研究组幼儿接受乳前牙综合预防措施,阳性对照组仅对幼儿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空白对照组因家长主观原因不接受任何口腔预防措施。18个月后观察口腔卫生指标和龋病发生指标的变化,从而分析幼儿期乳前牙龋病综合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果 ①研究组幼儿家长和阳性对照组幼儿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的持有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研究组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持有率达97.1%,明显高于研究前。这说明口腔健康教育对于广泛地提高幼儿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与意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②研究组幼儿不良喂养习惯的矫正率(91.4%)优于对照组儿童(分别为57.1%和34.3%)。③研究组幼儿龋齿发病率降低(4.6%),龋均和龋面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④研究组幼儿乳前牙新发龋齿发病率0.02%,远低于对照组幼儿。结论 幼儿期乳前牙龋病综合预防对于培养家长正确喂养习惯、幼儿口腔健康行为的建立、患龋高危幼儿龋病的预防、控制及治疗都有良好的效果,是有效的、必要的。

幼儿期;乳前牙龋病;综合预防措施;患龋率

龋病是世界上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口腔疾病。乳牙早期龋因其高发生率和低治疗率一直是预防的重点。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在饮食结构上表现为食物的精细化和含糖量的大幅提高,这些变化导致儿童龋齿发病率大幅提高[1-2]。幼儿常因年龄小、出牙少(大多数幼儿仅有乳前牙),幼儿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的匮乏而延误对幼儿乳前牙龋病的早期预防及治疗,往往会导致乳前牙根尖周炎、间隙感染、乳前牙早失,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恒前牙迟萌、恒前牙牙胚倾斜、倒置,从而影响美观。因此解决幼儿乳前牙龋病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本研究旨在探索适合幼儿期乳牙龋病综合预防措施,并分析其有效性、可行性和可推广性,为幼儿期乳前牙龋病预防提供相关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层的抽样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家长医从性较好的幼儿70例、家长医从性较差不愿配合患儿35例(18~30个月,其中男童59例,女童46例,选取未患龋乳前牙75颗,患可疑龋乳前牙75颗)参加临床研究。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30个月;②仅有乳前牙,乳磨牙未萌出或萌出不足1/3;③无釉质发育不全;④无严重全身疾病;⑤能够继续在本地区生活至少18个月以上。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按不同性别、口腔卫生状况和患龋状况将参加研究幼儿分为3组,每组35例:①研究组:综合口腔保健组,按照乳前牙综合口腔保健计划,给予综合口腔预防措施。②阳性对照组:口腔健康教育组,仅做定期口腔健康教育及口腔检查,不给予其他干预措施。③空白对照组:无干预措施(患儿家长主观上不愿意接受任何干预,仅同意临床观察)。见表1、2。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月)及人数组成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选取乳前牙情况

1.2.2 操作步骤:在自然光下,对三组幼儿进行口腔检查,记录口腔卫生状况及患龋情况,并了解每位幼儿的口腔卫生习惯,做好病例记录。在研究周期内,研究组幼儿接受乳前牙综合口腔预防措施,阳性对照组幼儿接受与实验组幼儿相同的口腔健康教育及定期的口腔检查,空白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措施。幼儿期乳前牙龋病综合预防措施内容包括:①幼儿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卫生习惯:向家长了解幼儿的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如何刷牙、刷牙频率等问题,并详细记录于病例中,为个性化预防方案提供依据。②定期口腔健康教育:教育对象是研究组和阳性对照组的幼儿家长,教育内容包括健康喂养习惯、口腔保健基本知识等。教育方式为讲述、模型演示等,并反复强化。③综合预防措施:研究期间,每3个月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在模型上进行刷牙指导;涂布氟凝胶、氟保护漆;同时及时治疗已有龋齿,防止其进一步发展[3-5]。

1.3 评价标准

1.3.1 效果评价:18个月后研究结束,对研究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儿童进行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卫生习惯和龋齿的检查。将三组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差异。

1.3.2 数据评价:①龋齿状况:龋均及新发龋均、龋面均及新发龋面均、患龋率、龋齿发病率。②口腔卫生习惯:有效刷牙率、患儿家长对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不良喂养习惯矫正率。

2 结 果

2.1 患者患者数据对比:见表3、4。

2.2 数据分析:①表3中研究组幼儿家长和阳性对照组幼儿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的持有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研究组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持有率达97.1%,明显高于研究前。②表4中研究组幼儿不良喂养习惯的矫正率(91.4%)优于对照组儿童(分别为57.1%和34.3%)。③柱状图1、表5中研究组幼儿龋齿发病率降低(4.6%),龋均和龋面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④表5中研究组幼儿乳前牙新发龋齿发病率0.02%,远低于对照组幼儿(分别为18%和30%)。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比较(n表示正确人数)

表4 研究组与对照组家长给幼儿的有效刷牙率、不良喂养习惯矫正率比较(n表示正确人数)

表5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龋率、龋齿发病率比较

图1 研究组与对照组龋均及新发龋均、龋面均及新发龋面均比较

3 讨 论

幼儿口腔保健随着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得到家长的重视。通过对我国幼儿龋齿流行病学研究,大部分结果都反映了我国幼儿患龋状况具有高发病率和低治疗率的特点[6-7]。在临床观察中,绝大多数的幼儿口内都有未治疗的龋坏牙齿,而且有继发感染的危险。结果会导致导致乳前牙根尖周炎、间隙感染、乳前牙早失,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恒前牙迟萌、恒前牙牙胚倾斜、倒置,影响美观。而感染导致的疼痛、肿胀往往是家长带幼儿就诊的首要原因,很少有家长能主动带幼儿到专业的口腔科进行预防性咨询或治疗[8-9]。从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儿在接受乳前牙综合预防措施前的口腔健康状况一般,与口腔健康相关的生活习惯也不是很好,家长的口腔健康意识还很匮乏。经过18个月的幼儿期乳前牙龋病综合预防,研究组幼儿家长和阳性对照组幼儿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的持有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研究组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持有率达97.1%,明显高于研究前。研究组幼儿不良喂养习惯的矫正率(91.4%)优于对照组儿童(分别为57.1%和34.3%)。研究组幼儿龋齿发病率降低(4.6%),龋均和龋面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幼儿乳前牙新发龋齿发病率0.02%,远低于对照组幼儿。这说明口腔健康教育对于广泛地提高幼儿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与意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期乳前牙龋病综合预防措施不仅可以纠正家长对幼儿不良喂养习惯,为幼儿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奠定基础,还可以有效降低幼儿期乳前牙龋病的发生,是有效的、必要的。

幼儿期乳前牙龋病早期预防和控制是乳牙龋病研究方面的重点之一。本研究选取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家长医从性较好的幼儿70例、家长医从性较差不愿配合患儿35例(18~30个月,其中男童59例,女童46例,选取未患龋乳前牙75颗,患可疑龋乳前牙75颗)参加临床研究。通过18个月的纵向干预研究,有以下几方面的结论:①口腔健康教育对于广泛地提高幼儿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与健康意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奠定基础[10]。②对于幼儿期儿童家长,单纯对父母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对于幼儿不良喂养习惯的转化方面作用有限。③幼儿期乳前牙龋病综合预防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预防幼儿期乳前牙龋病的发生和进一步发展。对幼儿乳前牙的预防重点应使用保护性、并且创伤小的方法;采用亲切的交流方式,避免造成幼儿心理阴影,恐惧看“牙医”。④开展幼儿期乳前牙龋病综合预防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使用乳前牙综合预防措施可以早期预防乳前牙的龋病,亦可以早期阻断和治疗正在龋坏的乳前牙,降低乳前牙的早期脱落率。保证继承恒前牙健康正常的萌出和儿童期的颌面美观。

18个月的临床研究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家长的不理解、因心疼患儿产生放弃参加研究的想法,患儿的极不配合、树脂修复体脱落率较高等。经过18个月的研究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反思与展望:①临床上,我们遇到许多幼儿家长因为幼儿年龄小,不能配合,家长认为乳牙特别是乳前牙龋齿脱落早,不需要治疗,因此家长主观上不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在今后临床工作中作为一名专业的儿童口腔科大夫工作重点应首先放在与幼儿家长沟通上,只有先取得家长的信任才能更好的开展临床工作。②在研究中,仅仅对患儿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有时候不能达到显著的效果。应该将幼儿长期看护人和幼儿口腔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对父母口腔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辅以对幼儿长期看护人的口腔卫生指导,在不良喂养习惯的矫正方面效果可能更佳。③研究中发现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乳前牙解剖形态,龋坏部位、面积等因素影响了树脂的固位,临床上修复体脱落率较高。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会更倾向于寻找或创造适用于幼儿乳前牙的修复材料或修复体。

综上所述幼儿期乳前牙龋病综合预防措施对幼儿期儿童不良喂养习惯的纠正及幼儿期乳前牙龋病的预防是有效的、必要的。当然我们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值得反思和未解决的问题,未来我们会继续深入研究争取为更多的幼儿解除因乳前牙龋病带来的痛苦。

[1] Bian JY,Wang WH,Wang WJ,et al.Effect of fluoridated milk on caries in Primary teeth:21-month results[J].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2003,31:241-245.

[2] 邹静,李少敏,王魏新.成都市学龄前儿童龋病与出生状况的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1,19(5):328-329.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Oral health surveys:Basie Methods Ed3.Geneva,WHO,1987.

[4] 颜虹,徐勇勇,赵耐青.医学统计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30.

[5] 胡德渝.口腔预防医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6] 葛立宏.儿童口腔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6-198.

[7] 葛立宏.儿童口腔医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8] 李柳茵,梁少林,韦雪香,等.3~4岁儿童龋病调查及其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0):231-232.

[9] 范红,苗红霞,杨兰英.太原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状况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7(3):41-42.

[10] (美)Moursi AM,葛立宏.儿童牙病临床病例解析[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R781.1

B

1671-8194(2015)14-0128-02

猜你喜欢

龋病口腔卫生龋齿
口腔卫生师的职业与职责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学龄前儿童口腔内致龋菌的活性与其龋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口腔卫生师
沈阳市和平区5岁儿童乳牙龋病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预防龋齿
968名老年人可摘局部义齿戴用及口腔卫生情况调查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对居民口腔卫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