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位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患者的护理

2015-10-24陈小雨韩玉芳谢海英谢莉萍郭登方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
关键词:肝移植原位福州

陈小雨 韩玉芳 谢海英* 谢莉萍 冯 燕 郭登方

(1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肝胆外科,福建 福州 350000;2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第二住院部高压氧科,福建 福州 350000)

原位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患者的护理

陈小雨[1]韩玉芳[2]谢海英[1]*谢莉萍[1]冯 燕[1]郭登方[1]

(1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肝胆外科,福建 福州 350000;2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第二住院部高压氧科,福建 福州 350000)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行原位肝移植术且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护理实验组,统计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好转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88%(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原位肝移植术;医院感染;护理

肝移植是治疗多种严重肝脏疾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肝移植技术有所提高,临床上接受肝移植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多,有研究数据统计[1],80%的肝移植患者术后可发生至少1种类型的感染,感染可影响患者康复进程,增加患者病死率,做好原位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患者的护理工作,可提高其生存质量,改善预后。本文将观察优质护理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接受肝移植手术的患者50例,入选病例术后均发生医院感染,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男女比例11∶14,年龄25~56岁,平均(31.3±2.5)岁。感染部位:10例为腹腔,8例为肺部,5例为血液,2例为其他;对照组:男女比例13∶12,年龄26~56岁,平均(31.8±2.7)岁。感染部位:9例为腹腔,8例为肺部,5例为血液,3例为其他。排除意识障碍、精神障碍以及沟通障碍病例,比较两组入选病例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1.2一般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应用术后治疗及护理措施。

表1 两组肝移植术后患者护理满意度统计[n(%)]

1.2.2实验组:从六方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如下:①隔离护理:为患者安排独立病室,患者床上用物经高压消毒处理后方可使用,进入隔离病室的医护人员佩戴口罩、帽子、消毒手套并更换室内隔离衣,出室时,应用健之素液(浓度为0.05%)浸泡双手,定时用紫外线照射房间,6小时/次,30分钟/次,照射期间用床单遮盖患者皮肤,帮患者戴上护眼镜,用0.1%健之素液拖地板,擦拭病床及仪器,2次/天,在隔离病室门口放置浸有0.1%健之素的脚垫,每6 h更换1次,每周为病室进行1次空气培养;分类处理病室内污染物,若为污染的隔离衣、帽子、口罩、敷料等一次性医疗用物和医疗垃圾,置于有传染物的黄色垃圾袋内,若为患者用过的被服,置于标有传染物标志的红色袋内,若为手术刀片、缝针、一次性针头等医疗锐器,将其置入医疗垃圾箱内,密封后贴上负责人姓名、时间、科室,并将其送入医院传染物品处理站;为痰培养实验为阳性者实施呼吸道隔离,为呼吸机治疗者提供一次性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每天更换痰液储存罐,每天进行2~3次的口腔护理。②心理护理:因接受隔离治疗,患者家属只能通过玻璃窗与患者短暂交流,护理人员应有效安排健康教育,用亲切的语言与患者交流,消除其恐惧、对抗心理;③排痰护理:肝移植患者术前不宜应用糖原,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术后气管插管、伤口疼痛等因素可使患者痰液黏稠、咳嗽无力,引起排痰困难,应经常为患者翻身拍背,痰液黏稠者给予雾化吸入(将15 mg沐舒坦加到5 mL生理盐水中,氧化吸入,2~3次/天),后应用扣背机进行背部叩击,2次/天,10分钟/次。④血管置管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用0.9%、10 mL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漂浮导管、有创血压监测管,每天更换连接的输液管、三通开关以及延长管,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管口;⑤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连接引流管,每2 h挤捏1次,保证引流管畅通,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若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感染严重者;⑥科学应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注意药物配伍禁忌,用药后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及时向医师提供换药或停药依据。

1.3疗效评定:统计两组实验组好转率及护理满意度,做好相关记录。

1.4数据处理:借助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数据,χ2检验,以[n(%)]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肝移植术后患者好转率统计:经临床统计,实验组23例患者病情好转,好转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88%(22/2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临床可比性(P>0.05,χ2值<2.554)。

2.2两组肝移植术后患者护理满意度统计: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10例十分满意,14例比较满意,1例不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例十分满意,11例比较满意,7例不满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肝移植手术创伤大,术后大剂量免疫抑制剂、侵入性操作等均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感染为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早期诊疗可改善预后。

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兴护理模式,旨在为患者提供“放心、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服务,优质护理服务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大量研究证实[2],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可收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较高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似于相关报道[3]。

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①免疫力低下:受原发病、术前情况、手术打击、激素、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患者术后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为肝移植患者常见病原菌;②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肝移植患者最常见的感染,多发生于术后1个月之内,多与手术操作、引流管留置、导尿管留置以及其他医源性接触相关,细菌感染中以腹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③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是患者肝移植术后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80%的真菌感染为曲霉菌感染和念珠菌感染,曲霉素可侵犯患者肺部,减少患者白细胞,口腔黏膜时念珠菌感染的常见部位,多与广谱抗生素及静脉内插管的应用相关;④病毒感染: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病毒感染。

医院感染预防措施:①为防止发生呼吸道感染,术后应定时翻身、拍背、咳痰,尽早拔除气管插管,保持氧供充足,加强对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检测,术后定时拍胸片,了解其呼吸道的病理生理情况;②本组病例中,多为腹腔感染和肺部感染,为预防腹腔感染,应做好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应用碘伏对伤口、引流口以及周围皮肤仔细消毒,了解伤口有无渗液、红肿,每天更换各种引流袋,术后每日对各引流管进行细菌培养,及时发现感染源并对症处理;③为防止继发感染,术后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2次/天,借助2%碘伏洗尿道口,若病情允许,及时将尿管拔除。④为防止出现真菌感染,应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为防止病毒感染,应严禁感冒者与患者接触,并定时为患者做血常规检查。此外,还应做好环境监控、医疗器械监控、患者排泄物监控工作。

医院感染是衡量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术前应做好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气味,固定好引流液,避免其阻塞或挤压,发生感染后应做好隔离、心理、排痰、血管置管、引流管、科学应用抗生素等优质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蒋莹.原位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患者的护理[J].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14,6(1):47-49.

[2]刘建明,杨永洁,刘大钺,等.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5(19):4022-4024.

[3]谢慧蓉,卢烨芬.一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肌阵挛性癫痫患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9(5):440-441.

R473.6

B

1671-8194(2015)19-0232-02

E-mail:fzzyxhy@163.com

猜你喜欢

肝移植原位福州
手指复合组织块原位再植20例疗效分析
水热法原位合成β-AgVO3/BiVO4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中国探空火箭首获电离层顶原位探测数据
BAMO-THF共聚醚原位结晶包覆H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