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2例颌颈部肿块的诊断分析

2015-10-24孙学芹薛俊海刘小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
关键词:涎腺多普勒彩色

孙学芹 薛俊海 刘小莉

(1 新疆阿图什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新疆 阿图什 845350;2 阿克淘县人民医院超声科,新疆 阿图什 845350;3 新疆克州人民医院超声科,新疆 克州 845350)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2例颌颈部肿块的诊断分析

孙学芹1薛俊海2刘小莉3

(1 新疆阿图什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新疆 阿图什 845350;2 阿克淘县人民医院超声科,新疆 阿图什 845350;3 新疆克州人民医院超声科,新疆 克州 845350)

目的 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颈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颌颈部肿块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本组实验完全知情同意,首先应用常规二维超声检查颌颈部肿块形态、结构、回声、血管以及累及范围,后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根据二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影像进行诊断,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为涎腺囊肿27例(27/28),涎腺混合瘤23例(23/25),涎腺慢性炎症12例(12/14),恶性肿瘤4例(4/5),确诊率为91.67%,与手术证实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但确诊率明显高于常规二维超声(P<0.05)。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著提高颌颈部肿块的临床确诊率,检查简单、快速、无创,与常规二维超声比较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颌颈部肿块;诊断

颌颈部肿块临床发病率较高,并且颌颈部肿块组织来源较为复杂且多样,因此其生物学特异性差异显著,颌颈部肿块若不及时诊断并基于干预,具有较高的癌变率与转移率,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颌颈部肿块治疗方案存在较大差异[1]。因此提高颌颈部肿块的早期诊断能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2]。本文旨在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颈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颌颈部肿块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本组实验完全知情同意,已通过我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在10~72岁,平均年龄(46.3±2.5)岁,病程时间2个月~10年,平均病程时间(3.5±0.9)年,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实涎腺囊肿28例,涎腺混合瘤25例,涎腺慢性炎症14例,恶性肿瘤5例。

1.2实验方法:患者首先进行常规二维超声,采用我院KX-668-B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凸阵探头频率为3~8 MHz,患者取仰卧位,下颌微抬并使头部偏向健侧,充分暴露肿块区域,B超观察颌颈部肿块的形态、边界、体积、深度、内部回声、累及情况以及周围血管关系;后采用我院GE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在B超检查方向的基础上观察肿块内部血流及周围血流变化情况。两种检查方案根据影像结果进行确诊,由我院两名超声科医师进行“双盲法”诊断,诊断结果与患者的手术证实结果以及病理活检结果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处理:采用IBM SPSS 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为涎腺囊肿27例(27/28),涎腺混合瘤23例(23/25),涎腺慢性炎症12例(12/14),恶性肿瘤4例(4/5),确诊率为91.67%,与手术证实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但确诊率明显高于常规二维超声(P<0.05)。见表1。

3 讨 论

表1 两种检查方案确诊结果与临床证实结果比较[n(%)]

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快速、经济的检查方案,在临床上各科室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对超声设备的研究、完善以及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不断加大,多种超声设备在临床上被推广应用[3]。超声检查一般作为体表腺体、组织、器官的首选检查方案,尤其是对于颌颈部疾病诊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但常规二维超声已不能满足目前临床辅助诊断要求,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诊断颌颈部肿块确诊率达91.67%,与临床证实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无统计学意义,并且其确诊率明显高于常规二维超声。

而通过对颌颈部肿块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异性征象分析可知:本组病例研究中良性肿块为67例,恶性5例,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良恶性肿块的鉴别主要依据肿块的血流信号丰富程度进行鉴别,并且良性肿块一般形态规则且界限清晰,内部回声单一,而恶性肿块一般界限不清且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复杂,最主要的特点是恶性肿块的血流信号相当丰富,并且血流速度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良性肿块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以此可作为颌颈部肿块良恶性质的初步鉴别诊断依据。但对于部分形态较大的良性肿块仍可出现丰富的血流信号,临床应注意鉴别诊断。本组研究中恶性肿瘤病例较少,缺乏足够的临床实验结果依据,对于二维多普勒超声具体的良恶性肿块鉴别能力的评估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实验证实。

综上所述,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著提高颌颈部肿块的临床确诊率,检查简单、快速、无创,与常规二维超声比较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4]。

[1]岳治琴,刘晓莹.高频超声诊断颈部肿块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2):1815-1816.

[2]王翔,李树春,陈钢.彩超引导下颌面颈部肿块粗针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4):707-709.

[3]杨海云,高传江,欧冰.高频彩超在引导颈部包块活检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0):77.

[4]高祀琴,张永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颌颈部肿块的诊断价值[J].黑龙江医药,2010,23(2):289-290.

R445.1

B

1671-8194(2015)19-0172-01

猜你喜欢

涎腺多普勒彩色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涎腺超声评分联合血清学指标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
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及涎腺功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多普勒效应》的教学设计
人β—防御素—2在涎腺肿瘤及涎腺炎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