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

2015-10-24李洪珂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
关键词:伤椎迟发性椎弓

李洪珂

(中国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脊柱骨病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

李洪珂

(中国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脊柱骨病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目的 观察并探讨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实施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并认真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手术后,所有患者的后凸角角度、伤椎前后缘椎体高度和平均椎管截面积分别为(5.16±1.23)°、(93.0~96.0)和93.4%,明显优于手术前的(19.24±2.41)°、(42.0~68.0)%和42.5%,数据差异显著,P<0.05;5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术后均康复出院,且无神经损伤、切口感染或合并其他脏器功能障碍。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能够维持脊柱正常序列,防止迟发性神经损伤,值得推广实施。

切开复位内固定;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临床治疗效果

胸腰椎骨折是我国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通常情况下,该疾病患者往往会伴有肌肉和韧带等软组织损伤、神经损伤以及椎管狭窄等,病情严重的情况,甚至可能导致脊髓损伤和截瘫,给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1]。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手术已经逐渐成为了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主要方式。本文认真观察并探讨分析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这段时间内,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5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经CT检查和X线摄片均被确诊为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表现。本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患者有15例,年龄分布区间为20~67岁,平均年龄为(43.56±2.15)岁。外伤原因:8例为重物砸伤,13例为高处坠落伤,29例为交通事故伤。50例患者均属于单节脊椎骨折,损伤节段:11例为L1,12例为L2,10例为L3,6例为T11,11例为T12。伤后距离手术时间为2~9 d,平均5 d。

1.2方法:影像学测量:所有患者均以伤椎为中心,术前、术后以及随访期间行脊柱正侧位X线摄片,并对患者伤椎后凸角和前后缘的压缩率进行测量,并且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行CT扫描,对患者的椎管截面积进行测量。手术方法:经充分术前准备,待所有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实施手术治疗。术前给予患者肌内注射1000 mg苯巴比妥和0.5 mg阿托品,然后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嘱咐患者保持俯卧位,对患处进行常规消毒后,以骨折脊椎为中心经后路行正中切口,将皮肤和皮下组织依次切开,并将腰背筋膜暴露出来,紧接着在棘突两侧行纵向切口将棘上韧带切开,用骨膜剥离器沿着棘突和椎板将骨膜剥离至横突,将伤椎和相邻椎体的椎板、上下关节突以及横突暴露出来,运用纱块和电凝进行止血处理。对椎弓根螺丝钉的进针点进行定位,用探测器凭手感钻入胸椎的进针点。经椎弓根将螺钉植入伤椎的相邻椎体,植入方向与矢状面成15°,经C臂X线机下确定螺钉位置无误后,在螺钉上用RF杆将螺帽锁紧,并将右杆适当延长以充分固定,将左杆延长相同长度,对椎体和侧弯的压缩高度进行矫正,待上下椎间隙成功复位之后充分固定螺帽。手术结束后,用0.9%氯化钠溶液将手术切口冲洗干净,并留置密闭式引流管,将手术切口逐层缝合起来。术后,对所有患者实施抗炎治疗,卧床2周之后将缝线拆除,4周之后配带腰背支具下床活动。

1.3统计学分析: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9.O软件实现,两组间的疗效比较用χ2检验,两组间的构成比较用t检验,以均数()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各指标比较:手术后,所有患者的后凸角角度、伤椎前后缘椎体高度和平均椎管截面积明显优于手术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各指标比较

2.2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5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术后经过营养支持和抗炎治疗后均康复出院,且无神经损伤、切口感染或合并其他脏器功能障碍。术后1年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生活均能自理,没有迟发性神经压迫症状和脊椎后凸畸形,均可参加一定程度劳动。

3 讨 论

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旨在恢复和维持及脊柱的正常序列,使脊椎的稳定性得到重新建立,防止迟发性神经损伤[2]。目前,针对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我国临床采取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前者短期疗效好,但中长期容易发生后凸畸形和迟发瘫。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旨在恢复和维持脊椎稳定性,减轻继发损害和解除脊髓和神经根压迫[3]。新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具有手术安全、固定节段短和操作简单等优点,治疗效果明显由于传统分非手术治疗[4]。

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后,所有患者的后凸角角度、伤椎前后缘椎体高度和平均椎管截面积分别为(5.16±1.23)°、(93.0~96.0)和93.4%,明显优于手术前的(19.24±2.41)°、(42.0~68.0)%和42.5%,数据差异显著,P<0.05。同时,5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术后经过营养支持和抗炎治疗后均康复出院,且无神经损伤、切口感染或合并其他脏器功能障碍。术后1年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生活均能自理,没有迟发性神经压迫症状和脊椎后凸畸形,均可参加一定程度劳动。这表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可以使患者的压缩椎体高度和后凸角度得到有效恢复,改善患者的椎管狭窄,维持脊柱正常序列,防止迟发性神经损伤。相关研究证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具有恢复和维持脊柱正常序列和防止迟发性神经损伤等优点,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5]。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相关文献报道的数据一致[6]。

综上所述,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无神经胸腰椎骨折可以使患者的压缩椎体高度和后凸角度得到恢复,改善患者的椎管狭窄,能够维持脊柱正常序列,防止迟发性神经损伤,且操作比较简单,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实施。

[1]鲍亚星,曹雷,符广敏,等.椎弓根螺钉固定辅以骨折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J].徐州医院学报,2011,33(6):528-529.

[2]林冬铭,宋舟锋.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的治疗进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3(6):1033-1035.

[3]江建明,瞿东滨,杨德鸿,等.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71(3):489-490.

[4]顾勇杰,马维虎,徐荣明.后路短节段结合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国骨伤,2010,33(4):1023-1025.

[5]许天明,张志辉,李勇.GSS与AF系统在腰椎骨折并完全脱位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52(4):761-762.

[6]梁时和,刘昌生,廖永发.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多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并严重脱位[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71(6): 166-168.

R687.3

B

1671-8194(2015)19-0149-02

猜你喜欢

伤椎迟发性椎弓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