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预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2015-10-24曹瑞萍王敏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7期
关键词:西洛阿司匹林缺血性

曹瑞萍 王敏丽

(1 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深圳 518020;2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河南 漯河 462000)

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预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曹瑞萍1王敏丽2

(1 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深圳 518020;2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河南 漯河 462000)

目的 探讨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方法 将筛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实验组接受阿司匹林和西洛他唑。主要观察14 d和6个月两组神经功能恶化或卒中复发和良好功能状态的病例数及NIHSS和mRS评分的比较。结果 实验组14 d NIHSS评分和6个月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实验组神经功能恶化或复发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6个月后处于良好功能状态的患者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颅内出血患者。结论 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可抑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促进功能改善,可用于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和早期联合治疗。

西洛他唑;阿司匹林;脑卒中

西洛他唑属于选择性磷酸二酯酶3拮抗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研究表明长期口服西洛他唑可显著降低脑梗死的复发,且优于阿司匹林对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1]。尽管阿司匹林被广泛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但其抑制作用不大。阿司匹林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个体差异为5%~55%,这是引起临床阿司匹林抵抗或失效的重要原因[2]。西洛他唑不仅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而且具有血管扩张、保护内皮和抗炎作用,而这些有益的效应很可能有助于防止早期神经功能恶化[3]。另外,西洛他唑口服给药后,血浆浓度1 h内上升,约3.6 h达高峰,其最大抗血小板聚集效应持续达6 h[3]。我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书面知情同意书。筛选标准:年龄18~70岁,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卒中发作48 h内。排除标准:心因性脑卒中,急性颅内出血,意识障碍,中度至重度神经系统症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8),抗凝或溶栓适应证或抗血小板药物禁忌者,近期服用抗血栓药物者。

1.2方法:将筛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300 mg/d,实验组接受阿司匹林300 mg/d和西洛他唑100 mg,2次/天。所有患者均接受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4 d后,阿司匹林的剂量减少到100 mg/d直至试验结束。神经系统症状和功能状态分别采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主要观察14 d和6个月两组神经功能恶化或卒中复发和良好功能状态的病例数及NIHSS和mRS评分的比较。

1.3评判标准。神经功能恶化:下肢运动NIHSS评分增加≥1分或入院后7 d,NIHSS总分增加≥2分。良好功能状态:mRS评分0~1分。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共有174例患者进入本研究,平均年龄(65.3±11.7)岁,男女比例129∶4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症状发作到研究开始时间、入院NIHSS评分和mRS评分无明显差异,实验组14 d NIHSS评分和6个月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治疗14 d,实验组神经功能恶化或复发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6个月后处于良好功能状态(mRS评分0~1分)的患者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见表2。实验中未发现颅内出血患者。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NIHSS评分和mRS评分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恶化及功能状态的比较[n(%)]

3 讨 论

大量的研究表明西洛他唑通过增加一氧化氮生成,改善内皮功能和血管扩张,从而产生抗血栓形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1]。另外,西洛他唑还具有抗炎和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3]。本研究结果表明,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减少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显著优于单用阿司匹林,且二者联合可能会促进卒中急性期神经功能的改善。治疗6个月后,良好的功能状态mRS 0~1的患者数明显多于单用阿司匹林组者。这提示西洛他唑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有助于改善缺血性脑损伤远期功能状态。

西洛他唑可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提供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降低复发缺血事件的风险[4]。尽管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约22%,但仍有约10%~20%的患者5年内发生复发性缺血事件[2]。为预防阿司匹林抵抗或失败,临床常采用双重或三重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金永健等人研究显示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可有效降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及动脉瘤栓塞术中血栓形成,其效果并不亚于氯吡格雷[5]。本研究中,我们未发现脑出血或死亡病例,说明短期应用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是安全的。

总之,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可抑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促进功能改善,可用于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和早期联合治疗。但西洛他唑长期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的临床实验研究。

[1]鄢琦,石正洪,杨克虎,等.西洛他唑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5):540-544.

[2]周盛年,张晓.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卒中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10):955-956.

[3]严金玲,严文华,林金海.西洛他唑的药理作用和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2,23(20):1916-1918.

[4]梁海峰,刘新华.西洛他唑对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干预作用[J].医学研究杂志,2008,37(7):44-46.

[5]金永健,孙基栋,刘海生,等.西洛他唑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神经介入治疗中的抗血栓作用[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9,14(2):63-65.

R743.3

B

1671-8194(2015)17-0171-02

猜你喜欢

西洛阿司匹林缺血性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洛他唑片的溶出度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中药内服加足浴联合西洛他唑片治疗老年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