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听力测试中的语用预设
2015-10-24那明
那明
摘 要 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只重视学生的读与写,忽视听与说;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特殊的环境,学生听英语的机会非常的少,这就导致学生的听力普遍较差,听力成绩也不理想。语用预设是英语对话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分析预设可以大大改善学生的听力水平。
关键词 英语;听力测试;语用预设
中图分类号:H31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102-02
英语是一门语言,要想掌握这门语言,首先就要听懂语言。听力在英语学习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直接关系学生英语学习的整体质量。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听力教学的目标也有了改变。在以往,听力教学只要求学生听懂文章大意即可;当下,听力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记忆能力、知识背景以及语言水平推测出说话者的意思。其实就是学生以自己现有的知识通过分析预设信息,从而推测与判断出说话者所说话语的前提与出发点。在英语听力测试中分析语用预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1 语用预设的基本概述
语用预设的基本认识 预设是一种语用概念,是说话者没有通过直接表述,但却真实传递了的一种信息。所谓预设,其实是说话者在说出某句话时所构建的一个前提与假设。说话者为了确保自己所说的话语(utterance)与语句具有完整性与适宜性,一般都会先做一个假设,让受听者了解说话者所说句子或话语的背景,从而让受话者理解说话者所说之话的含义与目的。根据预设的含义,预设还可以称为前设、先设以及前提。
弗雷格认为预设与句子的语境有联系,还与说话者存在一定的关系。他认为预设不是命题与句子的关系,而是语段与说话者的关系。语用预设是推理语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说话者与受听者根据语境都可以推理出来的一种信息或是两方都明了的一个常识。人际交往的关键就是理解说话者所说语句的预设关系。英语听力与理解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交往过程,通过理解听力中所存在的预设关系,学生可以有效理解听力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语用预设的基本特点 语用预设直接决定语言的有效性,如果没有语用预设,语言就失去了交际功能,是保证说话者与受听者成功交际的先决条件。语用预设主要具有三个特点,即适宜性、非客观性以及暗示性。
首先,适宜性。适宜性具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说话者利用语用预设保证了其话语的适应性;另一层含义是听话者可以准确理解说话者的话语与句子。语用预设的适宜性与话语的语境息息相关,这是因为不同的语境下,同样的语言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听话者要想准确理解说话者的意思,则需将话语中的语用预设与话语的语境联系起来。
其次,非客观性。所谓非客观性是指说话者所做的假设都是由说话者主观决定的,并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客观性。说话者做假设时,自己已经在主观上认为听话者可以理解自己的假设,并认为自己的假设是真实的。这个过程完全是说话者自己主观想象的,因此是非客观性的。
最后,暗示性。所谓暗示性是指说话者所做的语用预设都是间接的、隐蔽的,听话者如果不能准确找到说话者话语里的语用预设,则很容易误解其意思。
2 语用预设在英语测试中的应用
在日常交际中,说话者的句子与话语都是由断言信息与预设信息组成的。其中预设信息属于已知信息,也就是说话者已经暗示过或是受听者已经了解的信息。断言信息是指说话者所说的新信息,是受听者不知道也不能预测的信息。在日常交际中,说话者一般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将一些信息作为预设信息来应用。预设信息对受听者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受听者如果分析与理解了预设信息,则可以很容易明白说话者的意思;但如果受听者没有理解说话者话语中的预设信息,则很可能会误解说话者的意思。英语听力测试属于一种交际性的测试,目的是检验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语言推断能力。英语听力测试的题目都非常简洁,学生要想理解听力内容,答对问题,则需从听力材料中找到话语的语用预设。
根据文化背景判定答案 预设一般是说话者与受听者都知道的知识与文化背景,在说话者与受听者交际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是交际有效进行的基本保证。说话者一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判定哪些知识是受话者所知道的知识,然后将这些知识作为预设信息隐藏在说话者的话语间,当成新信息传递的前提与背景。如果受听者不了解相应的背景知识,那么就不能理解说话者所说的新信息,不能明确说话者的想法。预设是受听者与说话者双方都知道的常识。而常识则是指由文化知识与百科知识所构成的认知结构与认知背景。因此,学生在了解听力内容时,不仅要考虑语言的背景因素,还要考虑文化因素。英语与汉语之间的文化背景是不一样的,很多学生由于不了解这种差异,在英语测试时经常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误解听力材料的大意。
根据语境推测答案 所谓语境就是说话者所说语言的环境,对受听者理解说话者的话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语境不仅限制着语言分析,还是组成语言的重要部分。语境可以分为文化语境与情境语境,文化语境是语言性语境,情境语境是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是说话者为表达自己某个观点的上下文。语言性语境即指口语中所说的前言与后语,也指书面语言中的上文与下文。非语言性语境是说话者表达自己观点时所依赖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比如说话者的身份地位、交际目的、文件背景、心理活动、话题、地点以及时间等。语用预设作为受听者推测说话者的依据,作为说话者说话的前提,同样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之中。不同语境下的话语预设也不一样,因此,学生要想根据预设准确理解听力,推测出问题的答案,需要结合问题语境来进行。
根据选项分析答案 事实上听力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主动认知。听力测试中,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答完所有的听力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快速分析出听力材料中存在的预设关系。听力测试中所给出的选项与听力对话之间存在一定的预设关系。选型都是结合问题所设立的,选型中存在正确的答案,而听力对话则是答案的预设。因此,分析选项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听力对话中的预设关系,缩小答案范围,提高正确率。
3 结语
语用预设与英语听力测试存在很大的关系,通过语用预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提高学生英语测试的成绩。学生在结合语用预设回答问题时,可以根据文化背景来推测问题的答案,根据语境推测答案,根据选项分析答案。
参考文献
[1]陆军,方文礼.英语听力测试中的语用预设[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
[2]肖青芝.听力测试中的语用预设分析[J].科技信息,
2009(20).
[3]王钟锐,刘云霞.语用预设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
[4]龚蕴华.语用预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J].考试周刊,2009(37).
[5]袁金秋.大学英语听力测试中的语用预设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