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改背景下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2015-10-24李保东
李保东
【摘 要】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建立满足21世纪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体系,新课改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新的改变,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生物这门学科在新课改的开展下,它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生物;教学效率;途径
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教育模式与教育背景不断发生着变化,新课改的实施使得传统教育的重心向素质教育发生偏转,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到重视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生物这一门涉及到动物、植物、微生物、遗传基因等等板块的学科就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诞生与发展。生物的教学内容与现实之间息息相关,它讲述的是自然界及人类本身的科学知识。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生物的兴趣以及生物科学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
在传统的教育中,生物课堂教学并未得到大家的重视,很多学生和老师认为生物作为一门“副科”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用不大,所以老师就很少对于他们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和改良,学生们也就缺乏了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这导致了生物这门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都很低。而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它提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生物教学时提高教学生动性。灵活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
一、新课改对于生物教学效率的影响
在进行生物课堂教学时,学生在一节课后对于所学知识能够有所了解并能将其初步应用,我们称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如果老师教学只是传输呆板的课本知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下学生只能够靠死记硬背来学习生物知识,无法真正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生物知识,这就导致了生物教学的效率低。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生物这门科目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管理等方面都作出了转变,它使学生不在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生物知识,而在课堂学习中占据了主导位置,由自己主动进行探讨来学习生物。这种角色的转变让生物课堂变的灵活多动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而在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上的改变也使得生物变的更加容易学习,方便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这些新课改所带来的种种变化对于生物教学效率很有益处,它大大的提高了生物教学的效率,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二、新课改背景下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堂
在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扮演着知识的传播者的角色,他们将生物中的动植物,基因遗传,克隆杂交等等知识通过口头讲课的方式教授给学生。他们是教学的主导者,由老师选择学生该学习什么知识,学生只能坐在椅子上面被动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单一并且枯燥的,因为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发表自己的真正见解,这对于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也是一种打击。而新课改提出了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导者,教师仅仅扮演引领者的角色。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兴趣、爱好、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达到大家共同进步的目的。而且同学们在学习生物时也不再是传统的被动学习,而变成了主动的学习,学生们分组后就课堂上要学习的生物知识展开讨论,通过集体的力量让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疑难点则可以由老师进行讲解,这种新式方法让学生能够亲身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也将胜过以往的教学模式。
(2)建设培养学生兴趣,尊重学生差异的新课堂
学生学习知识,不仅仅是为了成绩更多的则是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感兴趣。强制性的学习并不能带来好的结果,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只有激发出学生对于生物的兴趣才可以让他们更好的学习知识。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生物有了兴趣之后便会不由自主的想要了解生物及其相关的知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如何调动学生兴趣方面,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如在学习植物与自然界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带出课堂走向室外,亲身接触所学知识,也可以带学生去自然博物馆进行参观,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不同类型植物之间的差异;在学习人体时,老师可以带领大家走进医院,根据模型等了解人体的机构和系统,通过药物知识来更加形象的说明蛋白质,维生素等所代表的意义。学生们在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之后,便会觉得原来生物知识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他们就会对生物的兴趣也会变得浓厚起来,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变的高起来。
(3)引进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时,往往是通过一张嘴、一根粉笔、一块黑板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在生物这门需要立体形象的展示各种动植物,人体的系统构造时便显得力不从心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引进新的技术手段来帮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了。通过多媒体的技术手段,可以使学生看见立体直观的各种生物及生物现象,对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且学生对于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会充满兴趣。多媒体工具在课堂上的使用也会节约教学的时间,因为它可以在很快的时间内呈现出所需要的生物模型,这样便会有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去讨论和学习,对于生物的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4)建立将理论与实验联合起来的高效课堂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物知识可以在实验室发现相应的载体,要培养将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结合的讲授理念。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生物知识,在实验室面对具体的事物时能有相应的了解,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通过实验学生也可以更好的检验自己所学知识,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且教师也要挑选出一些比较经典的实验来阐释一些生物知识,如:在证明酶是蛋白质的时候,可以通过化学原理来验证,使学生充分的理解所学知识的正确性。在实验时学生也会学会实验室器材的操作,掌握理解所学生物知识,撰写实验报告等等,通过这些做法也可以让学生可以学到许多新的知识。
总结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生物这门学科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通过种种教学途径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生物学习中去。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联系于实践加深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对于提高生物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牛贺林.生物新课改的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2]次仁玉珍.浅谈新课改下怎样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J].西藏科技,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