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占中”时代香港发展的新常态及其应对*

2015-10-23徐晓迪

江汉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常态香港发展

徐晓迪

一、“新常态”概念的理解

所谓“新常态”,是指事物在新的发展阶段出现的新机遇、新条件、新失衡等正逐渐成为未来较长时期稳定存在的一种特征。“新常态”并非一个新词,2009年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曾用“新常态”来形容金融危机后欧美发达国家缓慢而痛苦的经济恢复过程,并断言“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再也回不到危机之前的状态了,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经济低增长、高失业长期持续,企业利润缩减、资本回报率降低”①。这一观念一经提出就在决策者与参与者中得到了广泛的响应。今天我们理解的“新常态”,通常指的是这样一个状态:人们经过对上一时间段的某一种事物发展过程的观察,对其未来发展的态势作一个大致的研判和预测,并且这种趋势在短时期内很难发生剧变,也不大可能被彻底改变。

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运用“新常态”一词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一个规律性的总结和研判。“新常态”不仅可以用于分析和理解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也可以用于对香港“占中”之后发展趋势的大致判断。在中国语境中理解后“占中”时代香港发展的“新常态”,其“新”意味着不同以往,说明香港在“占中”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有别于过去的阶段性新特征;其“常”则意味着相对稳定,表明后“占中”时代,这些新特征会成为香港在新的时空背景下的正常发展轨迹。常态不是动态,而是从量变到质变过程中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和状态。现阶段香港发展的“新常态”,其核心要义就是“占中”之后整个香港经济、社会、政治出现的新开始、新迹象,包括经济地位加速下滑、社会泛政治化趋势日益严重、违法抗争时有发生、社团运动纷争不断、敌我意识形态角力愈演愈烈等。

只有理解当前香港发展出现的新特征、新规律,才能洞察与知晓未来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运行的“新常态”。而深刻理解香港“占中”之后出现的“新常态”,既有助于我们把握香港发展的新形势,也有助于中国在未来国家发展战略上的顶层设计,并且通过探寻其背后的规律性动因,从政策供给、制度设计、机制优化等方面提出符合未来香港和谐稳定发展的策略与路径,为中国和平崛起创造更加稳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二、“占中”之后香港发展的新常态

目前香港政局乱象丛生,从2012年香港第4届行政长官竞选开始有愈演愈烈之势。2017年的香港普选,不仅关乎香港宪制架构的稳定,更关乎香港的长治久安与繁荣昌盛。种种迹象表明:“占中”之后香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复杂多变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新的变化和新的常态。

1.经济综合实力加速下滑

2001年香港GDP总量领先内地31个省市,一城独大。到2012年,香港若参与内地31个省市GDP总量排序,已经下降至第17位。上海、北京已逐渐拉开了与香港的经济差距,预计广州、深圳经济将在2015年赶上香港,未来内地还将有更多的城市在GDP总量上超越香港。从趋势看,到2020年香港很可能只是中国的一个二流城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及内地自贸区的兴起,香港被边缘化的风险正逐步增大。

究其原因:其一,香港经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本地高度依赖金融和房地产等产业,其实体经济已呈现虚拟化和泡沫化现象。其二,特区政府采取积极不干预的经济政策,以致产业发展失衡、结构调整失灵、经济转型缓慢等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其三,内地各城市锐意发展经济,实力悄然崛起,在各个发展指标上正逐步赶超香港。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实力相对下降,核心竞争力不断下滑,发展前景定位不清,未来香港与内地在综合实力上的此消彼长已经不可避免。这势必会对香港的经济生态产生较大的影响与冲击,也是今后香港发展的一种新常态。

2.社会泛政治化倾向日趋严重

基于香港基本法赋予的权利和“一国两制”的特殊性,将社会民生内容用政治的方式反映出来已经成为港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这一方面充分显示了香港社会本身的多元化和诉求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清楚地表明,回归后香港社会仍然“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但近年来,由于香港经济增长乏力、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日益分化,各种诉求也日渐急迫,各种类型的泛政治化运动越来越偏离正轨②,甚至有越来越极端的倾向。如“占中”之后陆续出现了针对内地自由行旅客和水货客的抗议活动,香港沙田发起的反水货客行动还一度出现混乱,以至需要警方出面才能制止。这种趋势不仅压制了香港社会多元的活力要素,而且还扰乱了香港社会的正常秩序,更容易造成港人对社会问题不能作出理性的理解与处理,长远来看也会让内地的公民与游客对香港产生一种不友好的情绪,这会对本来就受“占中”事件影响的香港经济产生连锁的负面影响。

究其原因:其一,回归以来,香港发展的主要成果被少数资本精英所占有③,而广大民众特别是中产阶层的民众不仅没有分享到应有的红利,反而自身的经济社会地位还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利益的分化导致香港社会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大。其二,目前中央政府由于对香港没有有效的落地行政与执法权,政策工具与制度设计难以真正惠及香港的普通民众,而仅仅通过政策“利好”与“输血”并不能真正缓解香港目前贫富分化的现状,争取中下层人心的效果有限。其三,香港社会的结构性矛盾难以有效化解。现阶段这种坚持自由市场和有限政府的原则,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今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无论以什么方式产生,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流动性财富分配的体系,也很难期待香港能短时期内产生一个具有强大的政治统领力、资源支配力、要素整合力和政策执行力的“强政府”来。这意味着由社会民生问题衍生出来的泛政治恶斗仍将继续,在2017年香港普选到来之前,整个香港社会的泛政治化倾向还会有一个持续的过程,以“斗争腔调、零和思维、森林博弈”为主要特征的泛政治化将成为香港社会生活中的新常态。

3.从“理性抗争”走向“违法抗争”④

由于此次“占中”事件并未达到西方势力要挟中央政府的目的,预计未来包括美国驻港总领馆、英国驻港总领馆、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美国国际民主研究院、香港美国中心等西方势力会加大筹码深度介入。它们已经不再习惯在背后指使与安排,而会更多地参与香港反对势力的日常管理与领导,以图实现对香港“软性再殖民”的布局,借此操控香港未来局势的发展。

从这次“占中”过程来看,香港各反对派在境内外敌对势力的策动下,对抗中央与特区政府的策略也开始出现新的趋势:一方面,由原来相对理性、在合法框架下借助媒体进攻为主,加上规模较小的街头游行与之配合,逐步发展到以更加激进的建制内对抗和持续的大规模街头违法抗争相结合的方式逼迫政府就范。今后一段时间里,“反对派在挑战中央政府权威,破坏香港《基本法》,阻挠特区政府有效施政,干扰立法机关正常运作”⑤等方面还会有更多的冒险行为与大胆动作,如不加以遏止,甚至还会有“擦枪走火”的危险。另一方面,在境内外敌对势力的不断催化下,香港政治生态未来将会围绕着特首普选、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民生改善、内地自由行等互为依存的深层次问题逐一展开,并逐渐进入“摊牌”阶段。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今后香港政治发展的新常态。

4.学生社团运动将会纷争不断

2015年年初香港大学学生通过公投的方式以微弱的优势通过了退出香港专上学生联会 (“学联”)的议案,这次公投主要是由香港本土化运动不断高涨而引发的。

究其原因:其一,这场本土化运动的发起是因为他们认为目前“学联”所要求的建设一个“民主的中国”的核心任务并不能代表他们的主要利益。此次“港大退联”事件严重地削弱了“学联”的代表性及其在学界的龙头地位,将令未来的香港学运进一步“勇武化”、“本土化”,甚至“港独化”。新当选的港大学生会会长甚至表示,若将来在抗争运动中遇上暴力对待,港大学生定会“带盾穿甲”,“以武制暴”。其二,此次“港大退联”事件进一步反映出目前香港学运在“占中”之后正面临进一步分裂的趋势。除了港大,其余香港7所大专院校也会效仿港大,酝酿退联公投。按目前的趋势分析,后“占中”时代的香港青年学生社团将会出现“骨牌效应”,未来势必会进一步分化与重组,纷争不断将不可避免。其三,这些所谓退联的学生大都有其政治背景,他们嫌“学联”在“占中”行动中拖泥带水,将8所院校学生会捆绑在一起,彼此牵制且不能整体发声,不利于今后政治运动的有效展开,而分离之后的港大学生会将更加不受羁绊。可以预计,未来社团运动一旦由这些更加激进的学生主导,局面将更加难以控制,而更加政治化与激进化的参与政治运动的方式将成为今后香港政治发展的另一种新常态。

5.意识形态角力激化升级

现在来看,此次“占中”运动确实具备了以意识形态为内核的“颜色革命”的特征要素:其一,整个“占中”过程中,西方敌对势力与港内反对派已经形成了既有的默契,这与西方势力在非西方国家推行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颜色革命”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如受美国政府部门控制的“香港美国中心”就肆无忌惮地在香港各个大学传播西方价值观念、培育亲西方力量,间接或直接地帮助反对派通过街头运动逼迫中央政府作出让步,甚至期待以此为契机推动内地发生更大规模的连锁性游行示威,帮助其完成“和平演变”的阴谋。其二,整个“占中”过程中,西方势力和反对派成功地将心智不成熟的青年学生推向了前台,这是西方“颜色革命”的必修课。但凡在“颜色革命”成功的国家,西方势力都是充分利用了其青年对本国的国家认同、政治忠诚感较为淡薄这个因素,将一些激进的民主思想、民粹主义、无政府主义乃至宗教恐怖主义等政治理念通过精心的包装和软性的植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形成快速推翻政府的“颜色”势力。其三,整个“占中”过程中,反对派通过各种途径故意混淆视听、设置话题、制造国家认同危机,刻意将“中国认同”与“本土意识”割裂开来,激化香港青年人与内地民众之间的矛盾,引发港人在国家发展道路上的敌对情绪。其四,整个“占中”过程中,反对派不断借助媒体的传播功能放大其政治能量。“占中”伊始,反对派声音与政治主张就基本上占据了香港的主流媒体,严重误导了社会舆论的走向。他们通过自己掌握的媒体不断抹黑特区政府及其领导人形象,到处散布谣言,煽风点火,意图先入为主地形成一个对“占中”合法性同情与支持的舆论环境。

总的说来,随着“占中”事件的进一步发酵,未来在香港,敌我双方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角力还会进一步激化与升级。当前,西方势力正如影随形地聚集香港,香港成为他们搜集大陆情报,渗透中国的“桥头堡”,制造“反中”事端的“前哨基地”。他们希望将香港塑造成为改变中国的“民主灯塔”,此次“占中”事件已经被西方主流媒体定性为街头政治,是“颜色革命”在香港的翻版。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更是将香港“占中”称之为“雨伞革命”,登上了杂志封面。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警惕和防范香港政治运动向“颜色革命”转化,既是中央和特区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一种非常值得关注的新常态。

三、积极应对后“占中”时代香港发展面临的挑战,保障“一国两制”有效实施

1.保持香港经济健康可持续是基础

“一国两制”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与制度安排,不仅关系到香港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能否长期维持,而且还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核心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更关系到整个中国最终走向完全统一的时代命题能否实现。实际上,香港回归以来,中央政府一直是香港发展的最大依靠。我们从数据中可以发现:在2003年、2004年、2008年分别有32.5%、31.6%、34.4%的港人认同自己就是中国人 (见图1),而这几年又恰好是香港遭遇SARS和世界金融危机时内地及时伸出援手的几年。从发展趋势来看,港人对祖国和自己身份的认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香港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因此有效解决困扰香港经济发展的难题是保持后“占中”时代香港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图 1 港人自我认同趋势表

香港发展到今天,棘手的问题大都集中在香港市民的民生问题上,特别是中低阶层收入群体的生存以及青年人的就业问题,2014年“十一”参加“占中”游行的人群大多来自这些群体。所以中央政府在制定对港经济政策上,一方面要继续发酵CEPA的政策效应,适当放宽香港居民准入的条件,灵活、客观地定义香港公司,充分照顾香港服务行业中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行业特点,降低进入门槛,推动香港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帮助香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强力支持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 (沪港通),推动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提高香港本地市场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强化香港成为内地投资者重要的境外投资市场地位,巩固和提升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唯有如此,才能将政策与制度释放出来的红利普惠到这些充满诉求的群体当中,通过加强与特区政府的沟通与配合,让所有港人群体都能够分享到祖国发展的成果。

2.保障香港社会稳定可预期是关键

保持香港社会稳定发展是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基石,是中央政府对港政策的优先考量。从法律层面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是中国最高的权力机关,其关于香港普选问题的决定是依据基本法的规定,在充分听取香港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作出的,具有不可挑战的法律地位,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制定行政长官普选方案的宪制基础,是保障香港长治久安的制度安排。未来香港的政治发展必须以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为准绳,这是底线,不容置疑。“古今中外无数的历史和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因为有些人威胁发动激进违法活动,就屈服,那只会换来更多、更大的违法活动,如果这样,香港将永无宁日,国家将永无宁日”⑥。

在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要“依法保障 ‘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要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依法行使中央权力,依法保障高度自治,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保障内地与香港经贸关系发展和各领域交流合作,防范和反对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⑦从趋势来看,要使得香港摆脱“殖民地后遗症”的影响,就应该加快启动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⑧,从制度设计和法律条款上防范与禁止外国敌对的政治组织或团体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政治活动,禁止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与外国的敌对势力建立联系。今天香港政治生态中出现的乱象,与以“四人帮” (黎智英、陈日君、陈方安生、李柱铭)、“占中三丑” (戴耀廷、陈健民、朱耀明)为首的香港激进派长期接受英美资助、为英美战略政策服务密不可分。⑨自从美国“重返亚洲”之后,激进派们亮旗号、闯军营,在“港独”的道路上愈走愈远;台湾学运领袖林飞帆、陈为廷等人也不断为香港“占中”打气,后来更是与“疆独”分子热比娅相互呼应,“港独”、“台独”、“疆独”沆瀣一气并与西方驻港领事馆、各反华势力共同联手干预中国内政,严重影响了香港未来的发展与稳定。⑩加快基本法第23条立法既可以从根本上对上述敌对势力进行反制,而且也将保障香港作为一个法治社会的长治久安。当然在立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将“政治对抗的风险、宪制危机的风险、民粹主义的风险”⑪降至最低。

3.形成两地价值与命运共同体是根本

一般来讲,“从人类社会空间行为的角度看,边界的产生、领土的划分常常是与情感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空间活动带有明显的情感指向,而情感的空间界限就是边界”⑫。人类因集体意识而衍生出对其领土空间上的情感联结是一个民族意识不断凝聚与内化的过程,边界的空间界限与一个民族的情感属性密不可分。港人从心理层面对祖国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产生共鸣,是后“占中”时代香港继续向前发展的关键性要素。这需要从国家顶层设计的角度进行通盘考量,通过NGO、传媒、家庭、学校等各种机制设置,以各类潜移默化的形式,让港人感受到由传统的民族节日、共有的文化传统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情感,从而达到重塑港人价值认同的目的。青少年应该是今后着力的重点所在,要促进两地青少年的交流,拓展与当代青少年的沟通方式,为香港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从根本上维护两地民众在价值观念上相互包容与认同叠加,不断消解彼此在价值观念方面的制约因子,共同塑造兼容双方的价值体系,形成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

回归前两地各自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轨迹,在社会制度、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同,但随着内地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与完善,双方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香港民众对中央政府的认同与信心将会逐步提升。在可预见的未来,双方在价值观念上的融合是大势所趋,香港社会所提倡的“自由民主、人权法治、公平公义、和平仁爱、诚信透明、多元包容、尊重个人和恪守专业”⑬等核心价值与新时期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⑭在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上是相通的,也是相融的。对于双方来讲,未来需要加大力度促进两地通过文化与教育的方式,多面向、多维度地进行交流与碰撞。

综上所述,在后“占中”时代,解决新常态下香港的发展问题,说到底就是要“处理好在一个中国政治架构内两个不同治理地区之间的相互兼容问题,在人类史上,这是前无古人的制度创新与政治实践,因此它注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时间累积并有所反复的过程”⑮。所以必须“坚定不移贯彻 ‘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坚定不移支持香港依法推进民主发展,坚定不移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⑯,认清香港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所在,对香港今后一段时间发展的新常态保持一个清醒和前瞻性的判断。只要我们正确认识香港发展的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敏锐把握新常态,未雨绸缪,从容应对,香港未来的发展必会在新的历史阶段实现新的跨越。

注释:

① 李建波:《把握“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年第10期。

②③⑨⑩ 张宗艺:《适应香港的“新常态”》,香港《经略·战略动态简报》2014年8月下 (总第75期)。

④⑤ 周八骏:《认识香港政治新常态》,香港《大公报》2014年10月16日,第A9版。

⑥《廿三条未立法 搞公提不符国安》,香港《东方日报》2014年8月24日,第A23版。

⑦《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第1版。

⑧ 香港基本法第23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禁止外国的政治组织或团体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政治活动,禁止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与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建立联系”。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始终未能启动基本法第23条立法。

⑪ 李飞:《维护社会稳定 依法落实普选——在香港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香港《文汇报》2014年8月23日,第A13版。

⑫ 王鹏:《穗港澳跨行政区域的特殊性研究》,《珠江经济》2008年第9期。

⑬《300人联署倡保卫“核心价值”》,香港《成报》2004年6月7日,第A7版。

⑭ 2013年1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分成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⑮ 徐晓迪:《“一国两制”框架下推进香港的人心回归》,《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⑯ 习近平在会见香港工商界专业界访京团时的谈话,参见《人民日报》2014年9月23日,第1版。

猜你喜欢

常态香港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香港之旅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香港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