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让学生学会读书的实践思考

2015-10-23陆静亚

文理导航 2015年28期
关键词:实践思考语文教学

陆静亚

【摘 要】学会读书是当今所有人的需求,语文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说,首先必须努力促进学生去读书,尤其必须促进学生学会读书。作为语文老师都应在这个方面多做思考,多做实践。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会读书;实践思考

语文教学需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定的主题向学生提出相关学习方面的要求。如9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就向学生提出学会读书的要求,说来似乎让人感到奇怪,9年级学生不会读书?还要学会读书?从平时学生的学习看,让学生去学会读书,有其必要。

一、让学生学会读书需让学生去充分地读

初中学生学习语文一般意义上是不过分重视自主阅读的,接触了课文扫除了字词方面的障碍,课堂上和老师一起分析分析,一切皆成万事大吉。所以,在一篇课文两三个课时下来,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这样的学生,这样去学习语文,完全可以说根本就谈不上会读书。会读书首先必须建立在读上,没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何谈其悟?从相关意义上说,学生不能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责任也不完全就在学生身上,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好端端的一篇文章,不让学生去整体介入文本,而是肢解了再肢解,学生感到读到最后,还不就是去抓住那重点的章节。本来可以让学生去读读悟悟,只要读就能够悟的,偏偏要让学生去做这样那样的分析。学生又哪有时间去读呢!所以,就是初中学生,也还应当紧紧抓住读这个贯穿于语文学习的纲领性的东西,让学生的“读”充分地举起来,其他学习活动的“目”,都可以张起来。对于学生的阅读,我们也不完全局限于学生的朗读,可以让学生去默读的。一般性的长文章,学生能够保证每分钟读到500字左右,对感悟也是有着促进作用的。更可以去做出如此的尝试,让学生去比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这样的读,虽然不是朗读,但学生也已经做了点滴一目十行的事情,一目十行也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读,对于初中学生,一度应用一目十行,也是能够获取感悟效果的。

二、让学生学会读书需让学生去踏实地赏

初中语文教材,文学作品的篇目比较多。学生学会阅读文学作品,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作为初中学生而言,只要去踏踏实实地欣赏,那完全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当学生踏踏实实地去欣赏了,就可以去领悟出作品所蕴含着的丰富内涵。譬如让学生去欣赏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剧本歌颂的是仁爱、友谊和爱情,也表现出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课文是全剧的节选,也是全剧的高潮部分。在学习中,笔者注意让学生踏踏实实地欣赏作品中的主人翁夏洛克的形象,学生则能够在阅读剧本的基础上,抓住典型人物的形象特征进行欣赏。如抓住第一部分中公爵等人与夏洛克的对话,尤其是夏洛克所辩解的那些话语,学生便看到夏洛克的那种铁石之心肠。夏洛克的台词是表现其典型形象的精华所在,他的台词是那样的聪明、巧妙,又是那样的在理而不在情,他的台词是那样的大段大段的,一连串的比喻,一定的类比手法的应用,将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读毕,欣赏至此,学生便发现夏洛克之所以这样,是其对安东尼奥基督徒的仇恨,和长期受到歧视的一种怨愤。如果没有学生欣赏的踏实,就感悟不出夏洛克形象的典型。学生去踏踏实实地欣赏,还应当坚持让学生在自己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形象都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虽然受着某种社会形态的限制,但有价值的东西是普遍存在着的,所以,踏踏实实地欣赏文学作品,需要学生极力挖掘文学作品中充满光亮色彩的东西来,即使有些不受欢迎或肯定的形象,也需要对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思考,不必求全责备。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于勒,有没有给人以启迪的一面?应当说还是有的,不必一味地就认为他是个十足的败家子。

三、让学生学会读书需让学生去比较辨微

文学作品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入选于苏教版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是浩如烟海的一个个缩影。每一部作品都是作家个性风格的独特体现,因此,可以说一个个作家在人们的眼帘里灿若繁星。但作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不一样,就是一个作家,由于人生道路的坎坎坷坷,不同时代的际遇也不完全相同。所以,所出炉的作品也会有着一定的区别。那么阅读文学作品则不能以一副眼光去看待那作品,作为学生需要有一双慧眼,作为老师需要为学生去提供一双慧眼。也许这样的说法显得比较荒唐,教师怎么就能够给学生以慧眼呢?其实,并不荒唐,而且具有实实在在的可能。譬如,让学生阅读感悟时,多让学生去同中求异,倘若学生能够去同中求异了,不就等于给学生以慧眼了吗?给学生以慧眼其实质性的意义是,让学生能够去进行比较和辨微。比较什么?比较不同作家的作品,比较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比较作家不同题材的作品。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要不厌其烦地为学生搭建比较和辨微的舞台,如同一词牌,不同作家可以创作出其意境迥异的词来,让学生去比较,可以促使一些词的意境更为凸显。譬如陆游曾作《卜算子·咏梅》词,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读陆游咏梅词后,也反其意而作《卜算子·咏梅》,教学毛泽东的词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比较陆游的词,两首词放在一起,学生便不辨自明,毛泽东的词高度表达出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平时教学中,语文教学让学生学会读书的实践也许是不成熟的,其思考也许是比较肤浅的,但坚持则必有一得。教学可以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对语文教学让学生学会读书的实践思考“吾将上下而求索”,肯定会有更为深刻的多得。笔者坚信,有先进而又科学的理念的引领,像学生那样去踏踏实实地思考和实践吧!

【参考文献】

[1]曹津源.曹津源文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岳麓书社,2007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常熟市任阳中学)

猜你喜欢

实践思考语文教学
对高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油田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统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思考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国有企业落实中纪委“三转”要求的实践与思考
微课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