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什么都能“任性”的中国车市

2015-10-23顾行成

车迷 2015年1期
关键词:车市买车好事

一句‘有钱,就任性!’近来悄然且迅速地成为网络热语。站在年末的车市回头看2014年,忽然发现,好像今年这个车市,也是蛮任性的。

顾行成

随着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涉足汽车媒体圈,混迹十多年,一直很庆幸自己能身处这个大时代中。个人喜欢分析时事和市场变迁,总觉得中国的汽车人很幸福,同时也很不易。也喜欢给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做购车指导,说过最多的话就是,你要买车,什么用,怎么用?

一句“有钱,任性!”近来悄然且迅速地成为网络热语,或许是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可以营造出一种暂时摆脱工作和生活压力的语境,以致“任性”快速在微博和朋友圈蔓延,不仅只是“有钱”,“有什么”都可以“任性”了。站在年末的车市回头看2014年,忽然发现,好像今年这个车市,也是蛮任性的。

有限购,买车才最任性。什么时候消费者买车想也不想,直接甩钱提车走人,不给买还跟你急?答案很简单,哪里晚上新闻说明天限购了,哪的消费者就开始任性买车了。继天津之后,今年上半年,杭州也加入限购城市行列,然后,杭州车市一夜之间就火了。据说有比较夸张的案例是有的消费者付完钱,已经忘了自己买的是什么型号的车了。这两年间,随着限购的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性,中国的汽车消费量却也得到不断地攀升,任性买车,想想那一瞬间的任性,也的确是蛮醉人的。

垄断了,怎么能不任性。垄断和反垄断,在2014年也算是在国内车界一件大事。无论是跨国车企垂直向下的纵向垄断,还是经销商彼此抱团的横向垄断,都在这一年里被扯开了重重面纱,以至于不少消费者瞬间就恍然大悟,怪不得他们对着我们就能这么任性。当然,任性过头,就要吃点苦头了,几份大额罚单虽然不足以扭转局面,但也总算是开了一个缺口。同时,不管是授权经销商备案停止、平行进口还是品牌管理办法的修订,各种动摇垄断的政策纷纷出台或酝酿出台,经销商们也开始集体“反抗”了,估摸这样再过上几年,就该轮到消费者任性了。

大牌,任性不需要理由。不只是汽车行业,这几年我们已经见多了各行各业的国际大品牌,在面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纠纷时,各种任性的表现。汽车行业当然也不缺这样的大牌。速腾断轴前后,各个阶段企业对外的各种公告和表态,活脱一场现实版的罗生门。而消费者在广州车展雷诺展台前的维权,结果却以当事人被请去“喝茶”告终。回顾过去种种纠纷以及后继处理,车企耍大牌已然成为一种常态和习惯。哪怕有了召回,有了三包,这种不该出现的任性,还是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给车市添上一层堵。

有SUV,这一年自然尽兴又任性。从这一年的细分市场表现来看,每一个成功的车企背后,都离不开一款甚至多款SUV。不少车企,尤其是自主品牌车企要谋求一个好表现,就得靠SUV的表现。比如哈弗H6单月销量达到恐怖的4.5万辆,让人觉得,似乎长城是没什么必要造轿车了。长安两款SUV,CS75和CS35,双双站上月销万辆平台,也为长安占据销量十强榜立下汗马功劳。奇瑞早已在坑底多年,今年也依仗一款新瑞虎3,竟然提前完成了销量目标。SUV在手,日子怎能不任性着过。从今年广州车展的架势来看,SUV显然已是预订好了明年的火热行情,哪怕轿车撑不住了,SUV还能继续扛着车市继续微增长下去。

新能源车也有新的任性。近来,比亚迪秦到底是充电跑还是加油跑,究竟是真新能源还是钻空子的伪新能源引发了一大波争论。没办法,谁叫上海的新能源车鼓励政策这么友好,谁又叫比亚迪秦的电池充满只能跑50公里,却有着一个50升的大油箱呢。对于这场争论,笔者认为,不管怎么说,至少消费者愿意去接受新能源车这一新事物了,这首先值得肯定,是一件好事。至于加油还是充电,相信如果条件成熟的话,大家也都不会排斥去充电。新能源车今年的产量10倍于去年,插电混动车的产量更是去年的25倍,这对于新能源车发展全局来说肯定是值得鼓励的好事。但是,为了防止好事变成坏事,或者说是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出现,相关部门还是要好好把关,万一有些车企过于任性,将插电混动车直接变成加油混动车,那就真心无趣了。

猜你喜欢

车市买车好事
成绩稳定
新能源将成车市新拐点?
车市复苏保质期能有多久?
为什么好事不好办?
今年车市还拉得出小阳线吗
做“好事”
买车
“央视春晚停办一年”未尝不是好事
买车前后
《买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