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薛欣然:让世界了解中国女人

2015-10-22林迪

时代报告 2015年10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英国

林迪

薛欣然,旅英华裔作家、电台节目主持人,毕业后曾在河南广播电台工作, 1997年起旅居英国,后成为英国《卫报》的专栏作家。出版过《中国的好女人们》等多部中国题材的英文作品

中国的好女人们

1989年,在部队院校工作十二年的薛欣然,来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主持午夜谈话类节目“轻风夜话”,与六七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讲述民间百姓真实的故事,公开讨论情感问题,出人意料地受欢迎。每天都有近百份听众来信涌到她手中,其中大多数是女性。一天,一对老夫妇跑到电台,大骂薛欣然是害死他们女儿的凶手:他们的女儿给欣然写信说,一个男孩子一时情绪激动突然亲吻了她,被邻居看到,流言蜚语乍起使她感到非常困惑,希望薛欣然能在两星期内给她回信,不然她就自杀。可惜薛欣然没能及时收到这封迟到的来信。这件事令她极其震惊地发现当时的社会舆论下女性的弱势地位,她开始认真对待、思考各种各样女听众的来信。

1992年,一位女听众来信说:“你以为你在办公室、直播室就能了解中国女性,可是你知道吗?百分之八十农村、山区的女性没有受过教育,没有电话,你敢说你了解她们吗?”这封信深深地触动了薛欣然,她开始用各种形式和机会走进农村,了解那些“从未出过门”的女性世界。她渐渐发现,在中国妇女坚韧不拔的外表下面,隐藏着深深的悲怨,虽然时间把她们带到了男女平等的今天,但是她们在几千年的“传统”中只学会了顺从、忍耐和承受,保持着长期的沉默。

后来,薛欣然调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主持类似的节目。八年的电台工作既让她看到急速变化中的中国社会和那些挣扎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性、情感、家庭、社会等诸多的女性困境与问题,也让她心中的问号越来越多,她开始想到国门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1997年,薛欣然告别家人,只身奔赴英国。

在英国,她依然难以放弃对中国女性问题的探索和对国外中国女性的观察。她在伦敦大学做兼职教师时,很多国家学生都问过她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女人和我们这么不一样?”一个意大利男学生拿着一个中国男学者写的教纲来问她,为什么教纲上说“中国女人缺少感情细胞”。薛欣然当时差点哭出来,她激动地说:“这些说法是来自于人们在西方看到的中国女人。她们许多舍弃国内的儿女,独身苦学苦干,舍不得吃穿,为家人‘闯天下挣未来’,在西方‘枯燥’地生活,人们没有看到中国女人之所以这样‘无情无欲无色无味’是为了做好母亲、好妻子、好女儿、好女人!我会写一本书,写她们丰盛的深情与无私无悔的爱,让全世界为中国女人的情感流泪。”

1998年,薛欣然开始动笔写《中国的好女人们》。她说:“我有一种报恩感,迫切地想写出中国女性的可爱。”从过去积累的采访素材中,她以第一人称口述实录的形式,甄选了十五个真实的故事,展现出过去时代里中国女性的甜酸苦辣:为爱情放弃财富的商业女强人;从苍蝇中寻求温存的小姑娘;痴情等待自己的大学恋人四十五年的军工干部;在唐山大地震中亲眼看着自己的儿女在残垣断壁死去的母亲们,用亲人的抚恤金供养着其他的孤儿们;新一代女大学生们剖析人生的新潮观念……“过去是我们今天的根,不了解根,你就无法正确地判断今天,你也很难真正地尊重你那‘过时’了的上一代们。我们需要一个被尊重的历史。”薛欣然说。

“她在努力了解中国发生的一切”

“一个孤独的时代造就了一代孤独的人,他们在拥有的海洋中孤独地守着自我。在大陆和海洋的孤岛之间构筑隧道和桥梁,正是今天中国的独生子女们在做的事情。”这是薛欣然的新作《给我买片天》(Buy Methe Sky)首页的题诗。

1997年,39岁的薛欣然来到英国后,向英国父母学习,给了儿子盼盼很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和他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和交流。如今,盼盼已是一名专教数学和科学的私人教师,开心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跟儿子的互动,让她开始思索写作《给我买片天》。

书中的10位主人公,既有不会收拾行李的富商儿子,也有勤奋学习从贫苦的穷山沟来到海外留学的博士生。每个人物的故事都动人心弦,令人无奈而又感伤。这本书引发英国媒体对中国独生子女生存状态的探讨,英国《独立报》评价薛欣然“她是耐心而积极的听众,她在努力了解中国发生的一切”。

今年5月出版的《给我买片天》关注的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我根本不敢写这本书,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写年轻人,当我和很多年轻人接触后才开始有冲动写书。很多人在他们头上指指点点,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们。在独生子女政策下,他们形成的“社会”是独一无二的,面对这样的独一无二他们如何适应?他们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她把这本书看成是一个邀请函,邀请读者走进这些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心灵。

普通中国人的故事最打动人

电台主持人和记者出身的薛欣然,好奇心强,特别爱与人“闲聊”。假如她去趟中国超市,就能知道在超市工作的大妈来自哪儿,她的女儿在哪里上学……不久前,薛欣然跑去旁听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论文交流会。她不带任何目的地与别人交流,想知道大家在研究什么,在关注什么。跟她创作处女作时一样,这些聊天谈资很可能成为她未来创作的素材。

她的作品中总是充满让人难忘的细节,当被问到她是如何积累这些细节时,她回答说:“最主要的是真诚对待别人。我现在会做鞋、棉袄、衣服,都是跟农村人学的。开始,他们觉得我很笨,但是很愿意教我,他们在教我的过程中讲了很多他们的故事,这些故事是我平常拿着话筒听不到的。”

她每次从英国回北京都会去拜访王府井附近的西堂子胡同。这条胡同里有一位修锁的老人,她常常拿一些丢了钥匙的锁给他修,老人也很开心。其实,这锁对她来说用处并不大,但对于老人来说就会有特别大的成就感。在与老人的交流中,她看到这条街的变化,看到中国的变化。

她喜欢迷路,期待看到在计划中永远看不到的东西,而且这些经历会让她很快乐,很感动。有一年冬天她曾去山西采访,那个地方全是山石,远远看到一个女人走过来,走近时发现女人的衣服上满是补丁,味道特别大,她的头上戴着一朵小黄花,薛欣然就问她是从哪儿采的花,女人带着她走到一块大石头的背后,只见石头缝中长着一些小小的黄花。女人说:“看见了吗,这些花就是从这里来的,这不就是咱的命嘛。石头怕什么,石头缝里咱都能长!”薛欣然当时就觉得,自己有那么多学历,却从来没说出这么深刻的话!中国有太多这样的故事了,如果不给这些普通人话语权,太不公平。

关注普通人,让读者从普通人的身上感受时代的气息,这是薛欣然的写作秘诀。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英国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When is the festival?
二胎家庭中“老大”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拔牙有“树”
注意独生子女的“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