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是一场有关爱与失去的无声告白

2015-10-22

意林·作文素材 2015年17期
关键词:莉迪亚玛丽詹姆斯

编者按:《无声告白》可以说是一本光芒万丈的小说。80后华裔女作家伍绮诗历时六年写成,一经出版便获得了令所有人艳羡的成就:击败斯蒂文·金、大卫·米切尔、村上春树等99位大牌作家,横扫欧美各大榜单,成为2014年度最具实力且众望所归的黑马,不仅跃升为《纽约时报》畅销书,还获得包括美国亚马逊网站在内的无数媒体评选出的2014年度最佳图书殊荣,面世至今,仍然在排行榜上占据傲人的排名。有评论家认为这本书是“引起共鸣的人性故事”,但最重要的是,《无声告白》讲出了我们每个人现实中都要面对的命题:“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获得奖项

2014 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 第1名

2014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年度最佳图书

2014 Buzzfeed最佳虚构类图书

2014《学校图书馆期刊》年度最佳图书

2014《赫芬顿邮报》年度最佳图书

2014《纽约时报书评》年度百佳图书

2014《TIME OUT纽约》年度十佳图书

2014《奥普拉》15本年度必读文学&虚构类图书

2014《纽约时报》超级畅销书

2014《书目》编辑年度之选

媒体评价

即使我们熟知身边有这类故事,也从来没在美国小说中见过,起码,在伍绮诗之前,没有谁处理过这类故事。这部小说写的是成为“异类”的那种负担与压力,这种负担与压力,通常会摧毁一个人,而不是塑造一个人。——《纽约时报书评》

情节展开极为机智,处处撩动你的情绪……伍绮诗用扣人心弦、精彩得让人拍手叫好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性别与种族的严肃主题。这样严肃的主题竟然可以被剖析得如此透彻,而且故事的节奏,竟然还可以越来越快,越来越惊心动魄,直到最后真相大白,好像有阳光铺满房间。——《奥普拉》

爆发力惊人的处女作,笔触闪烁着散文的美感与精准,观察与洞见则像社会学家一样深刻。伍绮诗的小说从第一页开始就吸引住了读者,我们迫不及待要了解莉迪亚之死背后的故事……而小说最终揭示的真相,振聋发聩。——《赫芬顿邮报》

这部情感真挚、充沛的处女作小说,是以一个年轻女孩的死亡开始的。莉迪亚,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一个混血家庭,被寄予无限厚望和父母的憧憬,她不幸的少女生活没有任何一盎司的陈词滥调。伍绮诗的行文,是如此准确和敏锐,她刻画的人物入木三分。——《出版人周刊》

★作者简介★

就是她!征服欧美文坛的80后华裔女作家。

伍绮诗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长大,毕业于哈佛大学,父母均为科学家的她,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在出版《无声告白》前,她已写作多年,小说及散文作品多见于各类文学期刊。伍绮诗一度觉得自己是个中国文化的局外者:“我出生在美国,也不会说广东话。”同时,她又十分清楚自己属于“异类”:“人们会根据我的行为假定我的整个族群是怎样的。因此,父母就会想‘你需要在学校好好表现,否则别人可能对中国人有不好的看法。” 伍绮诗如今与家人一起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生活。

链接·其他著名华裔作家

陈舜臣 日籍华裔作家,出生于日本神户市,祖籍中国。主要写作中国历史推理小说。被称为“最懂中国的日本人”,为日本取得最高文学成就的外族作家,是日本的中国历史小说创作的先行者、日本推理小说三冠王,在他之后田中芳树、宫城谷昌光等众多日本籍“中国历史小说作家”陆续出现。代表作:《中国历史》《小说十八史略》《鸦片战争》等。

张纯如 美籍华裔作家。为了还原历史,还受害者以公道,张纯如一面收集大量第三方资料,一面前往南京、上海等地与屠杀幸存者进行面对面的取证交谈,前后历经三年时间,终于在1997年南京大屠杀60周年之际推出《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使这段“被遗忘了的大屠杀”的历史为世人所知。

韩素音 著名英籍华裔女作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比利时混血,客家人。1952年,韩素音用英文创作的自传小说《瑰宝》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奠定了她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她的主要作品取材于20世纪中国生活和历史,体裁有小说和自传。20世纪80年代以来,她的作品陆续被翻译介绍成中文等17国文字。

作品简介

故事的主人公莉迪亚有一个华人移民父亲詹姆斯,他是中国移民的第二代,从小生长在美国,却处处备受排挤,因为当时处在美国20世纪的四五十年代,种族歧视还未消解,黄皮肤的华人在人群中总是显得与众不同,十分醒目。她的母亲玛丽琳是个漂亮自然又平凡的白人女孩,但充满梦想和野心,从小就在物理和化学等男性主导的学科上表现优秀,她渴望成为一名女医生。当如此不同的两个人,在哈佛大学的课堂上相遇时,他们在彼此身上看到了自己真正想要却又不可得的东西,一个想要融入人群,一个想要与众不同,于是爱情的火花如燎原大火般燃烧起来。

然而,出生在这样一个“打了鸡血”的家庭,纵然莉迪亚上有哥哥,下有妹妹,但只有她继承了母亲的蓝眼睛,也因此收获了父母最多的爱和期待,但这些逐渐转化为莉迪亚承受不住的重担,莉迪亚沉溺于湖底,当尸体被打捞上来时,这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她的父母、她的哥哥和妹妹都陷落到崩溃的边缘。她的死,谁能负责呢?是自杀,还是他杀?

尽管是哥哥内斯将莉迪亚推入湖中,但事实的真相却是来自父母的期待,这种期待杀死了这个少女。父母对她寄予厚望,将自身无法实现或者无力做到的事情强加在她身上。爸爸希望她能够融入人群,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和喜欢的人,总是关注她在学校里的交友情况,给她买一些交友指南;妈妈则希望她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而不是像自己一样因为大四时怀孕中断了医生梦,成为家庭主妇,于是每天紧盯着女儿的功课,逼着她学这学那。小说以一种沉重的方式阐释了“真正的爱,就是给一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

【悦读·名著剪辑】

精彩书摘1:妈妈少女时期遭到的性别歧视

去化学实验室报到的时候,玛丽琳发现屋里有十五个男的,只有自己是女的。有时,讲师会轻蔑地咂着嘴说:“沃克尔小姐,请把你金色的头发扎好。”还有人会问她:“我来帮你点酒精灯吧?”“我帮你打开那个罐子?”如果哪天她打碎了烧杯,第二天上课时,会有三个男生冲过来对她说:“小心,最好让我们帮忙。”她很快意识到,不管说什么,他们都喜欢用“最好”这两个字起头:“最好让我帮你倒掉这些酸液。”“最好靠后站——它会爆掉的。”第三天上课,她决定表明自己的态度。当他们试图把试管递过来时,她说:“不用,谢谢。”然后忍住笑意,在他们的注视下,用本生灯烧软玻璃试管,抻长管壁,像玩太妃糖那样把它们改造成锥形的滴瓶。当她的同学们偶尔把酸液溅到实验服上,甚至在里层的西装上烧出小洞时,她却能稳稳地拿着器具量酸液。她配出的永远不会像小苏打火山爆发那样冒着泡泡流到实验台上,她的实验结果是最精确的,实验报告是最完备的。到了期中考试的时候,她已经在每次测验中取得了第一名,讲师也早就收起了嘲弄的笑容。

……每个高二女生都要上家政课,玛丽琳的母亲多丽丝·沃克尔还是帕特里克·亨利高中唯一的家政课教师。玛丽琳希望和高二男生一起上手工课,她指出,家政和手工课的学时是一样的,所以,她的课程计划不会被打乱。校长托利弗先生非常了解她,自六年级开始,她一直是班级尖子生——比其他男孩女孩都要优秀——而且,她母亲在这所学校任教多年。所以,当玛丽琳提出申请时,校长先生微笑着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

……“每一位年轻女士,都需要管理住宅。”母亲向学生们保证道。这时的玛丽琳正在玩手指头,她心想:说得好像如果你不看着家里的房子,它就会跑掉一样。……管理住宅,她想。每天她都会看到同学们戴着顶针,动作笨拙地咂湿线头,眯着眼睛把它穿进针眼里去。她想起她母亲每次吃饭之前都要换衣服,尽管她无须用光鲜的皮肤和整洁的家居服取悦丈夫——她的母亲是在丈夫离开之后才开始教家政课的。

名著解读: 玛丽琳优秀、漂亮而又平凡,她的梦想是当医生,然而,赤裸裸的性别歧视让她在学校里倍感孤独。她希望与众不同,也用努力保持着自己的与众不同,但每个人,甚至包括她的母亲都认为,女人就应该安分地管理家庭。这种不甘心支撑着玛丽琳不断寻求不同,而这,也是她所有痛苦的根源。

【悦读·名著剪辑】

精彩书摘2:爸爸上学时期遭遇的阶级与种族歧视

詹姆斯虽然出生在美国本土,也没有去过别的国家,但他从不觉得自己属于这里。他父亲是顶着假名来到加州的,假装是多年前移民过来的一位邻居的儿子。美国虽被称为“大熔炉”,但是国会却害怕熔炉里的东西变得太黄,所以禁止中国人移民美国,只允许那些已经来到美国的华人的子女入境。因此,詹姆斯的父亲用了他邻居儿子的名字,到旧金山与“父亲”团聚。

……詹姆斯的父母带他到劳埃德学院参加入学考试。考官是个大块头的男人,留着棉花一样的白胡子,他把詹姆斯领进一间教室,给他一本小册子和一支黄色铅笔。看到册子上的考题,詹姆斯立刻意识到校方的狡猾之处:什么样的六岁孩子能够读懂(更不用说通过)这样的题目?也许只有教师的孩子可以——如果她一直辅导孩子功课的话。但对于锅炉工、餐厅女工或者看门人的孩子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工人的小孩答不出来,校长会说:很抱歉,你的孩子没通过考试,没有达到劳埃德学院的要求,所以,不能免费入学。

然而,詹姆斯却知道所有的答案。他通过自己能搜集到的所有报纸,和自己读的父亲从图书馆大减价中买来的全部书籍——五美分一本。

……开学第一周的每堂课上,都会有同学研究他:这个男孩是从哪儿来的?他有一个书包、一套劳埃德的校服,但他从不和其他同学一样住在学校宿舍,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他父亲时常被学校叫来修窗户、换灯泡、擦地板。……他在劳埃德待了12年,从来没觉得这里是自己的家。劳埃德的学生似乎都是清教徒、参议院或者石油大亨的子女,班上搞家谱调查的时候,他会假装忘记这项作业,不愿画出自己的复杂家谱。他自己起草了一份“美国文化学习计划”——听广播,看漫画,省下零花钱看两部连映的电影,了解新棋牌游戏的规则——以防人家问他“昨天听雷德·斯科尔顿的节目了没”或者“想玩‘大富翁游戏吗”。不过,从没有人这么问过他。长大一点之后,他从来不去跳舞,不参加动员大会,或者低年级、高年级的舞会。运气好的话,女孩们会在走廊里朝他微笑;运气不好,她们会在他经过时盯着他看,还会在他转弯的时候朝他窃笑。詹姆斯的毕业年鉴上印了一张他和大人物的“合影”:当时他站在学生队伍中欢迎杜鲁门总统,他的头出现在生活委员和一个女孩的肩膀之间。他的嘴巴微微张着,一副擅闯禁地被人逮住的样子。上大学后,他希望情况能有所改善,然而,在哈佛读了七年书——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情况丝毫没有改变。

名著解读: 黄皮肤黑头发的詹姆斯一心想融入这个社会,作为学校杂工的儿子的他也总幻想着与其他大人物的儿女们一同游戏。然而,种族的藩篱、阶级的不平等,这些现实的问题横亘在詹姆斯与同学之间,他把自卑隐藏起来,沉默着、忍受着,但他只想自由地生活,自由地表达,而这,也是他对莉迪亚抱有的全部希冀。

【悦读·名著剪辑】

精彩书摘3:没有人问女儿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詹姆斯每天从大学开车回家——他年复一年地教着美国牛仔课,讲义上的每个词都烂熟于心——顺便会想一天中的琐事:两个小女孩在街角跳房子,看到他的车在红灯前停下来,就朝车扔鹅卵石;斯坦利·休伊特问他春卷和蛋卷的区别;他经过艾伦夫人家门口,她冲他露出假笑。只有回到家看到莉迪亚的时候,他心头的那点苦涩才能消散。因为有了她,他想,一切才变得不同。换做莉迪亚,她会对朋友说:“别傻了,斯坦,我又怎么知道?”她既沉着又自信。她会说:“下午好,薇薇安。”然后用她大大的蓝眼睛直视着她的邻居。这些幻想越来越让他难以自拔。

每天,当玛丽琳打开速冻派的包装或者给索尔斯伯利牛排解冻——她拒绝做饭,全家人默默地接受了这一点,这是换来她重新出现所付出的代价——的时候,她都会暗自筹划,再给莉迪亚买些什么书,科学展览,暑假辅导班。“只要你感兴趣,”她每次都这样告诉莉迪亚,“只要你愿意。”她每次都真心征求女儿的意见,但是她没有意识到,自己再开口的时候紧张地屏住了呼吸。而莉迪亚注意到了。“是的。”她说,而且,她每一次都会说“是的,是的”。听到这两个字,她母亲的呼吸才会恢复正常。洗衣服的间隙,玛丽琳会把当天的报纸从头到尾读一遍,一栏接着一栏——她看到了希望之光:耶鲁大学收女生了,然后,哈佛大学也收了。美国人逐渐学到了几个新词:反歧视行动;平权修正案;女士。玛丽琳在心中用金线为莉迪亚编织了一个华丽的未来,她相信女儿也希望拥有这样的未来:莉迪亚穿着高跟鞋和白大褂,脖子上挂着听诊器;莉迪亚站在手术台前,周围的一圈男人敬畏地观摩她娴熟的技术。对玛丽琳而言,每过一天,这个未来仿佛都变得更加真实了一些。

名著解读: 当父母将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时,孩子会怎样?父亲渴望融入人群,成为受欢迎的人;母亲渴望与众不同,成为独立优秀女性,这些都是他们自己无力实现的梦想,却强加在莉迪亚身上,她假装一切都好,但生活如同酷刑一样鞭打着她渴望自由和真实的灵魂,让她喘不过气来。但是詹姆斯和玛丽琳都没有意识到,真正的爱,应当是给一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因为自由的爱才是灵魂需要的爱。

猜你喜欢

莉迪亚玛丽詹姆斯
种子向阳微笑成长
——《园丁》阅读推荐
《无声告白》中主人公莉迪亚的成长历程
詹姆斯12年来的2K能力值
谁是最好的詹姆斯终结者?
勒布朗·詹姆斯 LEBRON JAMES扣将无双
摆脱假面,活出自我
玛丽的怪兽美容店
也用泥土造人的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