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基础检验》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2015-10-22张淑莉黄凤霞

科技视界 2015年30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张淑莉 黄凤霞

【摘 要】《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中的重点主干课程之一,为了提高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对《临床检验基础》实验课进行教学改革,开设临床检验基础综合性实验,优化实验教学过程,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综合性实验教学;临床检验基础;教学改革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主干课程,临床基础检验主要包括血液一般检验、尿液检验、粪便检验、体液检验、血型与血库相关检验等。它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任何一种检验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该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的比例为1:1,它所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且与多学科交叉,因此该门课程的理论和实验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实习期间和毕业后从事临床检验工作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教学团队在《临床检验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不断优化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实验比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强化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1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必要性

1.1 传统临床基础检验实验教学的不足

目前我国本科生教育,在教学方法上还存在“灌输式”教学方法,强调“三基”教育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能力[1],这种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在许多学校仍然占据主要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导致学生做实验缺乏积极性,只是机械性地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限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严重地影响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1.2 开设综合性实验的意义

检验医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检验专业实验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为目的,虽然目前临床检验教学中讲授的大多数是基础的、经典的方法,实验内容也主要以是传统的手工操作为主,而医院临床检验工作多以自动化检测仪器为主,学校实验教学明显落后于临床应用[2],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提出“强化检验技能训练,提高临床应用能力”在重视传统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教研室对部分实验项目进行更新、优化及整合,引进一些临床常用的检测项目,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通过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这些实验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设计性实验的内容上,由学生自己来选定不同的实验方案,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理论课所学知识有更为理性和客观的认识,同时还可使学生对检验各种方法学的优缺点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有意识地去开发寻找更为实用和完美的检验方法,从而激励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综合性实验的实施过程

2.1 实施对象

2010级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56名学生,完成了两年半的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将学生进行分组,2人为1个小组。

2.2 选定实验项目

在血液学实验教学部分结束时,我们选定血液常规10个检验项目组合为一个综合实验,内容如下:①红细胞计数;②血红蛋白测定;③白细胞计数;④白细胞分类计数;⑤红细胞比积;⑥血小板计数;⑦血沉;⑧ABO血型鉴定;⑨交叉配血;⑩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预定学时为10学时,分四次组织实施。

2.3 编写综合实验《手册》

为了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验,重新修订、编写一套科学性、实用性的综合实验手册,内容主要包括实验计划学时、设计方案、操作流程、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内容、课程小结几大部分组成,主要起引导作用,具体的实验内容由学生自行填写,将《手册》内容补充完整。

2.4 综合实验的实施

2.4.1 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是第一次课的主要内容,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明确手工法检测血液常规包括的内容,然后学生根据《手册》上规定的项目和要求,为整个实验做出完整计划,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且要求学生选择正确的实验方法、规划实验顺序、实验步骤、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的配制等。指导老师与学生讨论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并加以修改,最终确定实验方案[3](要求2学时内完成)。

2.4.2 实验准备

实验准备是第二次课的实验内容,根据制定的实验计划,学生自主准备实验中所能用到的各种实验器材和试剂的配制等(要求2学时内完成)。

2.4.3 实验实施

实验实施是第三次课的实验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前期的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过程,应用手工计数法进行血常规的分析,这个实验涉及到了静脉采血、牛鲍计数板的使用、显微镜的使用、刻度吸管、微量吸管的使用、血涂片的制备、染色、实验项目流程顺序的选择、结果报告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学生进行思考,避免了以往那种机械性的操作,同时把多个实验联合在一起进行,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增强了学生对检验过程的整体认识,加强了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还能引导学生怎样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将手工检测和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相结合,使学生更加熟悉临床检验的工作流程,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及技能,思考检测程序和注意事项,通过科学的统筹安排实验中不同项目间的先后顺序,实验课结束时将实验结果和原始实验数据填写在《手册》上,上交给老师。带教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对学生不规范的操作给予指出和纠正(要求4学时内完成)。

2.4.4 实验总结

实验总结是第四次课的实验内容,在整个综合实验结束后,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写出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出实验结果,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实验总结,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4]。教师起引导作用,实验一方面可以验证设计方案是否正确;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教师发现问题时,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要求2学时内完成)。

3 开展综合实验的体会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既是专业课又是各专业课的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本门课程理论课与实验课并举,强调对实验课的高标准、严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我们通过对实验内容进行精心的选择和调整,开设综合性实验,学生通过制定计划、实验准备、实验操作、汇总实验结果和讨论分析实验过程进行等步骤完成该综合实验,此综合实验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强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的综合应用水平。综合性实验开设对于将来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学生而言,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得到了提升。

总之,为了适应临床检验基础的学科发展需要,紧跟临床新进展的步伐,我们应不断地深化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积极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努力培养出与临床密切结合的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6]。

【参考文献】

[1]张晓丽,潘静,司维柯,等.对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创新教育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3,19(29):3005-3006.

[2]姚春艳,王丹妮,府伟灵.检验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10,9(2):195-197.

[3]潘志强,方肇勤,张煜,等.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学综合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6):57.

[4]王奎英.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5):49-50.

[5]屈林,郑兰香,李卫红,等.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临床检验教学改革尝试的实践与体会[J].实用预防医,2011,18(10):2011-2013.

[6]丛玉隆,朱士俊.检验医学面临的挑战于学科建设和管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3:25.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