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EGP的高职轨道交通专业群ESP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5-10-22侯德文

科技视界 2015年30期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公共英语融合

侯德文

【摘 要】高职院校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其专门英语(ESP)的教学要与公共英语(EGP)相融合,从课程定位、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入手,形成五位一体的模式,以提升专门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输;公共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融合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依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变化。随着各行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专门用途英语(ESP)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作用日益凸显。为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各高职院校适时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专门用途英语,并不断探索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方案和手段的改革。

1 EGP和ESP关系简析

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指一般用途英语或通用英语,即通常所说的公共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指专门用途英语或专门英语。一般认为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一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如会计英语、旅游英语、秘书英语等。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角度而言,融通EGP和ESP的英语教学是适应社会分工的必然要求。语言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职业需求,这是ESP教学的逻辑起点和动力源泉。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衔接、相互统一、协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同一人才培养目标的两个不同层次。EGP侧重传授一般语言知识和技能,ESP注重培养学生在某一特定行业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用英语教学主要围绕语言教学、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而展开,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基本功。专门用途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需求而开设的一门融入行业专业知识的英语课。专门用途英语强调的是“专门”性,有别于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不是为了学习语言目的,而是要通过语言这一工具去学习某个特定专业课程,侧重于提升学生在特定的行业背景中以英语为工具解决行业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并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EGP和ESP之间相互补充,EGP是学好ESP的基础,ESP的学习反过来会巩固EGP所学基本知识,两者的融通遵从的是先基础后专业的教学规律,EGP是基础,ESP是EGP的延续。

作为高职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群的英语教学既要考虑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习得,也要考虑学生将来从事轨道交通运输工作时的实际需求,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着手,提升英语教学的效果。

2 高职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群专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专门英语的定位和必要性缺乏清晰认识

专门英语是相对公共英语而言,其本质并不仅是为了学习英语,更是要通过语言学习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交际能力。然而不少专门英语教师对所授课程定位较为模糊,简单的认为专门英语课程仍然是英语课程范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移植了普通英语的教学思路:注重词汇、句型、阅读、写作、翻译等方面的教学,忽视了语言背后的专业知识,忽视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教师对课程定位的模糊导致教师对专门英语课程的必要性缺乏清晰认识,对学生的职业面向缺乏考虑,不能结合学生的岗位实际需求展开教学,而是机械性地开展英语教学,这样所教也就失去了目标,难以实现课程开设的目标。

2.2 教材方面的问题

教材是开展教学的重要载体之一。开展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群专门英语教学必须要依托一套专业性强、难度适中、实用性强的教材。然而目前职业院校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群专门英语教材建设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教材多是选取一些专业领域的文章或者编写一些对话,以篇章和对话为载体学习一些专业词汇和表达方法,进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目前市场上所提供的教材虽然也从岗位需求的角度入手进行编写,但对岗位缺乏更深入和全面的解构,与工作过程的结合不够紧密,教材针对性有待加强。

2.3 教师方面的问题

专业知识的传授离不开教师。当前高职院校在开展专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典型问题是师资力量的欠缺。一部分教师是轨道交通运输类专业出身,懂专业知识,但英语基础不牢固,英语应用能力不足;另一部分教师是英语专业出身,虽然英语能力较强,但不太懂轨道交通运输专业技术知识;实践中往往出现英语教师自学专业知识后充当专门英语课程教师,更多的是英语教师短期突击一下专业知识后承担专门英语课程教师,部分教师甚至连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的术语都弄不懂,只能是从语法结构上进行分析。以笔者所在学校轨道交通运输专业为例,部分专门英语课程由公共英语教师承担,这些教师不仅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知识比较匮乏,而且也不十分清楚学生毕业后将会从事哪些岗位的工作,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沿袭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注重单词、语法等知识的讲授和练习。这种教学不仅无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语言交际能力,而且也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茫然,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

此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也影响到教学效果。部分教师仍然采用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没有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自觉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或者是“翻译式”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2.4 学生英语基础问题

专门英语的学习毕竟是要通过英语的学习来完成,因此对英语基础的要求比较高。职业院校学生英语高考成绩相对本科院校学生而言一般都比较差,进入学校后学习的积极性又不高,特别是在当前轨道交通运输专业就业形势较好的背景下学生学习的动力更是不足,导致其英语基础得不到巩固和提高,很多学生的英语基础反而出现了退化。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一般仅要求其达到英语三级水平即可,能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较少,学生的英语基础不扎实直接影响到专门英语的学习效果。此外,随着近年来职业院校单独招生工作的逐步铺开,铁路类院校通过单招的途径招收了部分学生,从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来看,这部分单招生的英语基础比普通高考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要差。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和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到轨道交通运输专门英语的教学工作。

3 融EGP的高职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群ESP英语教学模式

融EGP的高职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群的ESP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需要构建课程、教材、教师、教法及评价五位一体的模式。五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3.1 课程设置策略

高职轨道交通运输类专业在开设专门英语教学之前要广泛开展调研,通过对企业、行业的调研和专家论证以及小组讨论等形式充分论证其开设的必要性,避免盲目开课。在确定课程开设的过程中要组织教师深入开展学习和讨论,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定位,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明晰课程培养目标和授课重点、难点所在。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一般开设在一年级,而部分高职轨道交通运输类英语专业课程多作为拓展课开设在二年级下学期或三年级上学期,造成课程开设的脱节。这种课程脱节不符合英语学习的规律,不利于专门英语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因此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公共英语与专门英语的衔接问题,在结束公共英语课后即安排专门英语课程的学习。

3.2 教材建设策略

实用性强的教材有利于学生在获得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语言能力的同时学习到相关的专业知识。教材建设要依轨道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而展开,要细分工作领域工作岗位,细分工作岗位上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任务所需的专业技能,并据此编写教材内容。教材编写人员要吸纳企业专家,要由公共英语课程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教材的编写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实用够用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最好能依据社会需求和本校本专业学情的实际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并对其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使教材真正实现支撑教学的目的。

3.3 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师资队伍建设要将教师的英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融通。这种融通可通过三种途径实现:一是,专业培养,即选派英语教师以校内外进修及企业顶岗学习等形式学习轨道交通专业知识或选派专业教师进修学习英语。二是,合作培养,可以效仿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双导师制而试行双教师制合作教学。双教师的搭配可以是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之间的搭配,也可以是校内教师和一线专家之间的搭配。这种方式由于没有先例可循,因此操作上难度也有些大。三是,教师自学,专业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利用不同途径自学英语,或者英语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专业知识。此外,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教师教学能力,实现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根据学情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3.4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轨道交通运输专门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离不开学生这一主体的参与。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专门英语教师要摈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微课教学和信息化教学,探索以岗位模拟的形式或游戏的形式来开展教学,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升学生主体的参与性,从而增强课程学习的效果。

3.5 建立和完善专门英语教学考评机制

轨道交通运输专门英语教学效果如何,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存在哪些不足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有一套科学的考评机制。失去了机制的保障教学将变得松散,从而失去意义。课程教学要建立多角度考评机制:一是,学院教学主管单位或专、兼职督导员要有对课程教学进行督导的机制;二是,教学团队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考评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实施考核,考评标准应尽可能细化到所学的专业知识点,以确保监测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是,可以尝试引入学生评价机制,通过学生的反馈来掌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4 我校轨道交通运输专门英语教学实践及启示

近年来,我校轨道交通运输专业不断依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开发轨道交通运输专门英语课程。在课程建设中重点从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进行创新。教材建设方面,组织公共英语教研室承担专门英语课教学的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就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教材编写的形式及内容等问题开展讨论,结合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公共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编写校内教材,并对校内教材进行动态补充和完善。为加强专门英语师资力量,引进一名英语教师利用各种校内外培训和顶岗机会进行专业转型,使该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英语应用能力,而且熟练掌握轨道交通运输专业基本知识。在课程教授方面,任课教师大胆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学生通过在课堂上情景模拟的方式展现所学知识,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同时在英语比较好的班级中引入外教+中国教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门英语教学。每周课程中外籍教师承担2小节,中国教师承担2小节,由中国教师跟外籍教师充分沟通,分工合作来完成课程的教授。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基础,公共英语教研室进行了分层教学改革和教考分离改革。将入校新生按照英语基础的不同打破原行政班级后重新组班,依据学生英语层次的不同而开展公共英语教学,同时试点教考分离制度,督促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些措施的推行为专门英语课程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廖荭.高职院校开展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探索性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3).

[2]马建桂.EGP与ESP相衔接的教学模式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

[3]杨琳,李广伟,王丽群.整合EGP+ESP课程模式,优化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体系[J].卫生软科学,2012(7).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专门用途英语公共英语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护理英语课程需求分析与研究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高职公共英语泛在学习资源整合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