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遗产资源的城市休闲功能区建设研究
2015-10-22陈莎莉
[摘 要]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及休闲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每个城市都必须提供足够的休闲空间。基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丰富的遗产资源,以景德镇昌江风光带为例,深入分析其发展休闲经济的优势,并针对目前昌江风光带建设中存在的昌江与景德镇城区的空间关系割裂、老城区保护与更新矛盾重重、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缺少公共服务功能等问题,提出加强昌江风光带统一规划、开发昌江特色文化休闲旅游和加强营销宣传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遗产资源;休闲功能区;昌江风光带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09-0090-04
[作者简介]陈莎莉(1977-),女,湖北随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陶瓷文化与集群创新。
“休闲”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命题,与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相伴相随。农耕活动较狩猎、采集活动而言,大大提高了生活资料的产出水平,农田在一定时间内不事耕作、借以休养地力的阶段被称之为“农闲”,耕作者创造了一系列节庆、集会活动,这就是休闲与游憩活动最初的起源。随着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动时间不断缩短,相应地闲暇时间不断增加。到了工业社会,休闲就成为紧张工作之余,恢复劳动者体力的休息、消遣、娱乐或游憩活动,符合伦理学意义上对人体的放松与调适,“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归自己”。休闲学作为一门学问,是以1899 年美国学者索尔斯坦·凡勃伦发表《有闲阶级论》一书作为标志。虽然该学科诞生的时间不长,国内外学者对它关注的热度始终不减,除了从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加以思考外,还将研究视阈扩展至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美学、建筑学,以及城市设计与规划等。中国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基于丰厚的陶瓷文化遗产资源,本文选择以景德镇昌江风光带为例,探讨基于文化遗产资源的城市休闲经济与休闲功能区建设。
一、休闲需求与城市“第三空间”
在现代社会中,广义休闲是指个人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自由选择从事某些个人偏好的活动,并从这些活动中享受到惯常生活所不能给予的身心愉悦、精神满足,乃至自我实现。它源于人类对自身的人文关怀,用于释放来自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的双重压力,以本能感受生命存在的价值,既是一种生存状态,也是一种“去生存”意义上的人生体验与享受,这一层面上的休闲行为已不仅仅是寻找快乐,更在于探寻生命的意义。
由于休闲的定义有时间、空间、生活状态、精神状态、哲学内涵等不同层面上的区分,那么满足人们休闲需求的空间(即休闲空间)也有现实空间与抽象空间的区别。现实空间是提供休闲活动场所的物质空间,抽象空间是满足精神层面休闲需求的文化空间和体验空间,使人们可以不受外力所迫,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以欣然姿态做心爱之事。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相互耦合,形成了所谓的休闲空间体系,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城市生活空间。日本学者矶村英一(1969)提出了第三空间理论,将现代都市划分为提供居民居住的第一空间、满足产业活动的第二空间,以及满足户外休闲需求的第三空间。文明或文化的发展,已将空间上的向外扩展作为时间上向前推进的一种方式,发展“前景”不仅仅是一个时空概念,也是一个被观念投射的“发展”与“剥夺”的未来。例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逐渐侵蚀了自由思想的空间、不断被污染的环境剥夺了自由呼吸的空间。所以,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及休闲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每一个城市都必须拥有足够的第三空间,充足的物质活动空间与必要的精神互动空间,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将城市休闲空间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是否具有盈利性来划分,可分为公益性休闲空间、盈利性休闲空间、半公益半盈利性休闲空间;以空间距离来划分,可分为社区休闲空间、市内休闲空间、城市近郊休闲空间和城市远郊休闲空间;以服务对象来划分,可分为服务本地居民的休闲空间、服务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休闲空间;以休闲空间形态来划分,可分为点状休闲空间、带状休闲空间和面状休闲区。一块绿地、一个广场可视为点状休闲空间;水体沿岸、休闲街、休闲走廊可视为带状休闲空间;休闲小镇、风景名胜区、大型主题公园则属于面状休闲区。本文所选择的个案——景德镇昌江风光带,属于市内带状休闲空间,同时服务于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具有半公益半盈利的性质。景德镇素有 “四大名镇”“江南雄镇”之称,汇集了传承千载的中华陶瓷文明,正是这条富有传奇色彩的昌江,大小河网交错,为景德镇瓷器独步天下创造了“水土宜陶”的优良环境。
二、景德镇昌江风光带发展休闲经济的优势
景德镇位于鄱阳湖水域的昌江之滨。昌江自兴田而下,流经景德镇市的峙滩、福港、新平、旧城、竟城、吕蒙、鲇鱼山等诸多乡镇,市内干流长约110公里;五十多条支流呈网状分布,使主城区在碧波涟漪的昌江两岸形成四水环绕之势,宛若一颗明珠镶嵌其中。主城区由于人口过于密集,休闲功能区的发展受到各种制约,绿地开放空间、精品休闲街区与传统文化集中展示区都十分稀缺,而昌江风光带富集了各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憾。
1.昌江八景,别有意趣。景德镇富有江南丘陵地带山水城市的特色,据《道光浮梁县志》二十一卷中记载,在昌江沿岸有著名的“八景”,分别为市桥春水、城南柳色、北沼荷香、山路晴岚、西塔夕照、双溪夜月、青峰脚圆和金鳌背稳。这八景交相辉映,别有意趣,为历代文人咏唱。如青峰脚圆,景址位于青峰寺山麓,相传古时有一仙翁观此山后留有谶言:“峰脚圆,出状元”,此语应在了宋代邑人程禹身上。后来有诗云:“景德镇前峰脚圆,仙翁寺下道真言。山河处处皆灵秀,何必吹嘘宋状元?”又如南城柳色,景址位于今旧城南城,古时居民稠密,植柳河崖,入春嫩色阿娜多姿,有诗云:“从来墨客爱生愁,怕见杨花逐水流。三径稻香疏古柳,一江荷绿映行舟。浮云化去漫天雨,落日斜依野渡头。故里何时还作客,涛声如旧梦含秋。”咏唱昌江八景的诗歌不胜枚举,如同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山水画,从不同的角度形象地刻画了景德镇古昌江一带的旖旎风光及文人骚客的闲情雅致。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工业社会中,“慢生活”是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若能真正地放慢脚步去欣赏昌江古景,品鉴文人墨宝,在休闲之余还是件养心的好事情。endprint
2.码头繁忙,会馆林立。明清时期,这座“四时雷电镇”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复合生产区,三千座窑密布全镇。出于陶瓷贸易与原料运输的需要,景德镇老街区沿河建窑、因窑成市,沿昌江发展,有“陶阳十三里”之称,因此景德镇又被誉为“十八省码头”。河街、码头是景德镇制瓷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全市有古码头八处,其中四处位于昌江风光带,其分工各有不同,运输日常生活用品的是三闾庙码头,运输瓷土、窑柴的是许家码头,里市渡码头用于磁石卸货、景瓷外销,中渡口则为商贾码头。当时的景德镇商贾成群,自发形成了各种同乡行帮或同业行帮,因而会馆林立。今存会馆24座(含周边),其中都(昌)帮会馆1座,徽(州)帮6座,杂帮17座(除以上两帮外其他区域的行帮),分为省、州府、县、乡等四个不同类别。会馆拥有固定资产(如馆舍),经费充足,聘用专职管理人员协调工商业务,应对同行竞争,为景德镇形成“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繁荣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大型的会馆,如湖北会馆,甚至有戏台、议事厅、义祭祠、客栈和专用码头。
3.街巷典故,引人入胜。历史上的昌江东岸,沿河有两条平行于河道、南北贯通的两条主街道:前街和后街。前街主贸易,但两侧地势低洼,时有水患,建筑以红店、瓷行、颜料店、商铺、民居等为主;后街事生产,两侧地势较高无水害,建筑以窑厂、坯坊为主。这里流传着大量与制瓷、贸易相关的各类典故,是景德镇历史文化的真实再现。世界各大著名博物馆中展示的景德镇瓷器固然是精美绝伦的,但是剥离于时空,脱离于历史语境,只有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才是鲜活的和原生态的。著名的行业典故有开红禁、定事茶、起手酒、吹灰肉、鸡毛大书、马吃砖、扯尾巴、撞火窑等。此处的明清建筑遭受建设性破坏较为严重,前街——后街范围内有文物保护单位5处(含天主教堂)、推荐历史建筑12处、传统风貌建筑116处。文物保护单位和推荐历史建筑经过适当修缮后与12条历史街巷共同成为昌江风光带的严格保护区(见表1)。
三、景德镇昌江风光带休闲功能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昌江与景德镇城区的空间关系割裂
在工业经济时代,随着铁路、公路与航空运输的蓬勃发展,内河航运业逐渐衰落,昌江与景德镇市城区的时空关系、与陶瓷文化的历史关联逐步瓦解。看着现今堵塞、凋敝的昌江河道,似乎很难遥想当年,景德镇瓷器正是从这里出发,“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也很难想象18世纪初大洋彼岸的英格兰乡绅为了订购一套景德镇纹章瓷,愿意苦苦等上3年。景德镇产出庞大,徽商们善于营销瓷器,几乎所有产品在离镇之前就已找到买主。瓷器重且易碎,水路运输是必然的,对于当时的内陆航道,利玛窦曾盛赞道:“天然河川、人工运河,这个国家的水道如此密布交错,几乎可以乘船前往任何地方。”天下瓷都之所以能“集天下名窑之大成”,大量汲取各地来的先进技术,正是由于昌江连接了整个中国的内河航运系统,一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各行各业可及的市场,因水运而扩大,此为陆路所不及。所以唯有在海滨地区以及可航行内河的沿岸,各类工业才会开始进行分工和改良。”时至今日,那些轰鸣忙碌的生产场景、千帆竞过的运输图景已无迹可寻。
2.老城区的保护与更新矛盾重重
由于对景德镇老城区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宣传和阐释不足,导致保护和利用理念不明确、不清晰,莫衷一是。在具体实施工作当中产生了许多错误的认识,景德镇的历史性街区被大量成片拆除,昌江东岸也不例外。“拆倒破旧建筑,兴建仿古建筑”,使古城在整体上遭受了一次较大的规划性、建设性破坏,导致老城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大规模流失。2005年以前,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财政资金支持下尚有一定的资金缺口,大部分市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缺少经费投入。在长期得不到适当的维修经费或补偿、又不能自由变卖的情况下,文物保护单位所有人或使用人逐渐丧失了保护古建筑的积极性;经济状况好的所有人开始搬离,导致古建筑因无人看管维护而霉烂倒塌,如里村庆安巷明代民居。观念上的落后导致老城区保护与城市更新理念矛盾重重,时有冲突。在外部条件的制约下,昌江东岸即便滨水,拥有开放的空间资源,也难以成为独立的休闲功能区,为广大市民及外来游客提供有效的休闲服务。
3.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缺少公共服务功能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景德镇主城区不断扩张,城市功能日渐完善,而昌江东岸在历次城市更新运动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虽然拥有吸引人气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但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都不够完善,缺少公共服务功能:道路断面及铺面仍需要进行改造;满足步行需求的建筑小品、座椅数量有限;满足各种休闲娱乐需求的公共硬地场地及健身游乐设施,满足外来游客自驾游需求的旅行攻略,价廉物美的特色主题酒店、客栈,以及快速便捷的网上预订服务等发展都不够完备。外地游客在旅途中购买的陶瓷纪念品若需要快速、安全、无损地送达目的地,必须依靠细致、周到、高效的物流服务,滞后的物流服务会严重阻碍旅游业和休闲服务业的发展。对景德镇而言,陶瓷旅游纪念品的意义不在于经济价值,而在于一种虚拟的符号价值——对陶瓷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的高度概括与传达,使外界能充分感受景德镇的风土人情与文化变迁。
四、建设景德镇昌江风光带的对策建议
昌江风光带是景德镇文化遗产资源聚集地,属于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敏感性区域,在这种环境中开发休闲功能区,若保护不慎易造成对人文环境的破坏,因此要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监督、全民参与”的发展机制。
1.加强昌江风光带统一规划和管理
建议由市政府牵头,协调财政、文物、旅游、宣传等各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对古昌江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保护意义进行论证,形成一份具有权威性的指导性文件或著作,应充分体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强化依法管理和建设城市的法律意识,将其列为各级党政干部、大中小学生的学习资料,通过媒体广泛的宣传,引导市民对古昌江的保护利用形成正确的认识。对昌江风光带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维护工作,要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乡建设规划、财政预算、社会防灾体系、社会治安防范体系,以及各级领导责任制。昌江风光带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须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和分别设置专门机构或指派专人负责管理。endprint
2.大力开发昌江特色文化休闲旅游资源
复兴景德镇陶瓷文化传统,首先要恢复昌江与景德镇瓷业的空间关系。利用城防和“一江两岸”改造工程打造昌江旅游线路和休闲场所,注入陶瓷历史文化信息,如坯房式休闲建筑、茶馆、家庭旅馆、陶瓷文化墙、陶瓷装饰的游船、瓷乐歌舞表演、民间戏曲说唱等。依托昌江与三闾庙、里市渡码头举办划龙舟、挑窑柴、放竹排、运不子、看窑址、逛庙会、畅府滩篝火晚会等活动;依托中山北路老店铺开设景德镇风味小吃街,扶持铁匠铺、纸麻店、药铺、篾器店、弹棉花店、水酒店、毛笔店、古玩店、红店等老店铺继续营业;增设古建筑旅游线路,把各文物保护单位串联起来,集中展示景德镇古代民居、作坊、窑房、寺庙、会馆、瓷行等人文景观。在湖北会馆中展示会馆章程、瓷行帮会、营销方式、运输路线、祭祀礼仪、节庆习俗;在沟沿上9号、11号窑房展示“镇窑”的发展史;在天主教神甫官厅展示西方传教士与景德镇制瓷业的交集,尤其是法国传教士殷宏绪;在中华北路165号、江家坞27号、葡萄架2号展示景德镇民窑业主的发家史与生活状况;在里村石码头29号、里村向家祠堂等古建筑集中展示景德镇古村落的发展史;在观音岭作坊群、新罗汉肚作坊群,以场景再现的方式展示原生态的陶瓷作坊与生产方式。集合民间优秀艺人的手工工艺,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游客互动参与的方式,展示拉坯与烧窑等工艺流程,大力发展昌江特色休闲产业,促进景德镇陶瓷文化新地标的形成。
3.加大对昌江风光带陶瓷文化休闲旅游的营销宣传力度
在紧扣陶瓷主题、体现昌江特色的前提下,结合市场调研数据,从旅游者形形色色的愿望和需求中获得创意灵感,进行休闲商品与服务的开发,是昌江风光带招揽游客的基本手段。景德镇拥有数十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如王锡良、秦锡麟、王隆夫、周国桢、刘远长、熊钢如、唐自强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他们是陶瓷文化休闲旅游的市场主体,需要重点培育。邀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国家地理》等国内主流媒体赴古昌江一带采风,举办有宣传效应的系列学术研讨会。此外,还要利用各种新媒体、新渠道,在年轻人群、青年学生中与时俱进地宣传昌江风光带,例如“新昌江八景”摄影展,“古昌江八景”原创诗歌大赛,昌江风情微电影校园大赛、老码头文化艺术展、老码头印象画作展等。陶瓷会展、科研院所是陶瓷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需要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网络营销系统,持续深入地宣传介绍景德镇陶瓷文化及旅游服务信息。
[参考文献]
[1][清]乔桂修,贺熙龄纂,游际盛增补.道光浮梁县志[M].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2007.
[2][法]殷弘绪撰.饶州书简.中国陶瓷经典名著选读[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405-527.
[3][美]罗伯特·芬雷著,[台]郑明萱译.青花瓷的故事[M].海南出版社,2015.
[4]詹嘉.景德镇陶瓷人文景观[M].科学出版社,2014.
[5]陈莎莉.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软实力初探[J].对外经贸,2013(10):72-75,79.
(责任编辑:乔 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