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给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带来的新机遇
2015-10-22张成立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是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旨在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构建起一个紧密联系、活跃共生的大经济区。“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带来了新机遇,沿边地区由改革开放末梢变身改革开放前沿,自由贸易区建设稳步推进,俄罗斯政策利好为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条件,“互联互通”助推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平台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关键词]“一带一路”;沿边地区;绥芬河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09-0085-03
[作者简介]张成立(1964-),男,黑龙江庆安人,绥芬河市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中俄合作。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涵义及提出背景
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战略,首先应从“古丝绸之路”说起。实际上,古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秦汉时期,历经东汉、唐朝、元朝等时期,断断续续地畅通了430多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时间晚于陆上丝绸之路,但无论是历史兴衰还是改朝换代,几乎没有中断过。古丝绸之路曾是中国与其他亚欧国家进行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和纽带,从开辟到繁荣再到衰落,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变迁,对中国及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带一路”战略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适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动的需要,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需要,是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的需要,是打造区域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全新战略构想,也是构筑新时期国家战略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它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通道建设,而是旨在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互通互联”,构建起一个紧密联系、活跃共生的大经济区。一方面将实现与国内相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对接,为沿线省份和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缩小区域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将促进亚太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的沟通,将亚欧大陆打造成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走廊。
当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合作、发展、互通的基础上,赋予了现代合作发展、融合发展、合作共赢等新理念,进而形成一个新的发展区域。如果说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互通有无的通道,那么如今的丝绸之路则是一个带状区域,而不仅仅是一条路,是需要经过沿线国家共同努力来构建的一个新的发展区域,无论是产业、贸易、投资还是国际经济合作,通过合作发展、融合发展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广义地说,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仅局限于沿线的65个国家,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都持欢迎态度。“一带一路”东连亚太经济圈,西连欧洲经济圈,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国际经济大走廊。“一带一路”首先是一个经济带的概念,体现的是经济带上各城市的集中、集聚和协调发展,应理解为以沿线综合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为依托,以区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为动力,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为手段,以实现快速增长和关联带动作用为目的的中国—中亚跨国经济带或者说是一个经济合作区。与古代丝绸之路相比,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没有具体线路的,相关研究报告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设计了很多条通道,最后形成一个经过沿线国家和我们能够相互合作的带状分布。比如:向西、向北、向东南亚和南亚都设计了不同的经济带和通道。所以从现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来讲,不存在起点和终点,当然,从国内的区域来讲,一定会有重要的核心区、支点、节点城市和重要区域。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并不是固定的一条线路,各朝代根据各自国家的战略重点、国家政策等情况的不同选择和重视的线路也有所不同,古代“海丝路”的涵义应当界定为,它是以丝绸贸易为象征的,在中国古代曾长期存在的,中外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经济贸易关系。那么现在所说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要远远大于古代丝绸之路。第一,它不是以丝绸贸易为象征;第二,现在的“海丝路”实际上是以能源、资源为主的一条通道,而且“海丝路”不仅仅是交通通道的问题,也不单单是经济贸易关系,还加之政治、外交等综合因素,所以,现在的“海丝路”内涵和外延大大超过了古代“海丝路”。
二、“一带一路”战略给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带来的新机遇——以绥芬河市为例
(一)沿边地区由改革开放末梢变身改革开放前沿
新形势下,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主动参与 “一带一路”建设,沿边地区将迎来良好发展机遇,将有力促进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的有机融合,推动沿边地区经济发展和边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以绥芬河市为例,近几年出台的一系列国家级重大规划高度重视和支持绥芬河市发展,这对绥芬河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的发展机遇。《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2012—2020)》明确指出:提升重点沿边城市的支撑能力;研究设立绥芬河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强化绥芬河的对外开放窗口作用,增强对俄罗斯的贸易集散地功能。《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提出:优化口岸布局,加强绥芬河等重点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的现代化口岸;到2020年,黑龙江及蒙东地区对俄罗斯及东北亚沿边开放重要的桥头堡和枢纽站基本建成,成为全国沿边地区重要经济增长区域。该《规划》在城市功能定位、贸易便利化、产业园区建设、口岸功能改造、交通网络建设等众多领域提出了目标和要求,国家将给予绥芬河更多重视和支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把绥芬河列为面向东北亚重点建设的陆路边境口岸城镇,以完善边境贸易、金融服务、交通枢纽等功能,建设国际贸易物流节点和加工基地。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对沿边地区展开新一轮的调研,拟研究制定新的“加快沿边地区开放步伐的政策措施”。endprint
(二)自由贸易区建设稳步推进
建设面向全球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高标准的自贸区网络建设,要以周边为基础,辐射‘一带一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有效推进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步伐。继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运营以来,我国又批准了天津、广东、福建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另据了解,中国与韩国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基本完成,今年有望签订中韩自贸区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已于6月17日签署。
绥芬河市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多年对外开放积累的经验,为“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创建提供了必要条件。绥芬河作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沿边开放口岸,创建“自贸区”的优势众多,应该进一步深化“自贸区”可行性研究,坚持不懈地争取成为“自贸区”试点地区。
(三)俄罗斯政策利好为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条件
据新华社和俄罗斯卫星网的消息,俄罗斯国家杜马2015年7月3日通过了《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联邦法。根据这部法律规定,与绥芬河毗邻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区15座城市和村镇将享有海关、税收和签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有望降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门槛,给企业“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俄罗斯方面希望与中国企业一道实施远东投资项目。2015年7月3日,俄罗斯副总理兼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特鲁特涅夫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在谈及俄国家杜马“三读”最终通过《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联邦法时表示,符拉迪沃斯托克应该成为与亚太地区大港新加坡和韩国釜山一样有经济吸引力的港口。他说,俄政府将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口、机场和毗邻地区视为一个整体,在那里应该最大限度简化行政手续,加快通关手续。“我们希望创造条件保证远东地区实现急速的、几近爆炸式的发展。” “远东开发是俄罗斯在整个21世纪的国家优先方向,俄对与中国合作感兴趣”,特鲁特涅夫表示,俄政府一直努力在远东地区为投资创造独特条件,简化行政手续,减少税收负担。远东引进了“一个窗口”原则,投资者不需要在各个办公室“跑来跑去”,所有问题在一处就能解决。
特鲁特涅夫说,俄通过了跨越式开发区法,建立了投资项目扶持机制,基础设施也在建设之中。“我们认为,新的投资空间正在形成。”他透露,俄在制定吸引投资机制时研究了亚太地区所有国家在税收、行政手续、关税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政策,将其中最佳内容吸收到俄法律中。谈到俄中在远东开发方面合作时,特鲁特涅夫表示,“中国是俄的朋友和主要经济伙伴,俄对与中国合作感兴趣。远东有许多项目,可以与中国企业一道实施”。
从绥芬河来看,应充分发挥毗邻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地缘优势、交通优势,抢抓俄罗斯辟建“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机遇,大力引导国内企业扩大对俄罗斯的投资,到俄罗斯建设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区,加强投资、产业与园区的合作,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优先发展农业合作,扩大园区合作,加强能源、矿产、林业、物流等领域投资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建设中俄双向贸易和加工基地,形成跨境产业良性循环。敦促俄方政府建立区域投资促进与保护机制,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只有企业“走出去”我们才能构建起自己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在以一些大企业为主导“走出去”的背景下,一些中小企业才能跟进“走出去”,进而逐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向型现代产业体系。
(四)“互联互通”助推基础设施建设
“一带一路”战略成功与否,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基础设施、口岸、公路、铁路是否畅通息息相关,这是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的基础。我国将着力推进中俄蒙、孟中印缅、中国与中亚等几个最重要的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与俄罗斯、蒙古的合作,重点推进中蒙、中俄远东地区之间的公路、铁路、电信等实现互联互通,为推动双方合作提供基础条件。以中俄两国政府批准的《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为指导,共同构建大交通、大流通、大市场格局,实现交通运输的互联互通,形成双边运输通道和多边国际运输网络,突破地区发展与合作的瓶颈制约,尽快启动建设跨境大桥、通道、口岸等项目,完善人员交往和货物畅通的便捷通道和运输环境。
从绥芬河来看,要加速推进绥芬河铁路站场改造、牡丹江—绥芬河铁路扩能改造、绥芬河—(俄)格罗杰阔沃跨境铁路改造工程和绥芬河支线机场建设工程,努力建设联接亚欧的国际货物运输大通道,吸引生产要素向通道沿线聚集,构筑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为黑龙江省扩大与俄欧、东北亚合作提供重要平台,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同时,在推进互联互通过程中,还要通过合作项目的支撑来吸引企业参与,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而国家主导的“丝路基金”和“亚投行”只能起到撬动作用,最关键的是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才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
(五)合作平台建设步伐加快
从国家层面来讲,要积极研究和推进边境地区的中越、中老、中蒙、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扩大货物贸易规模的过程中,深化服务贸易领域合作,建设“一带一路”国家旅游合作机制,举办旅游节、旅游论坛等活动,加强对沿线各国旅游资源的宣传与推介,打造旅游热点城市和特色旅游线路,推动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使旅游合作由点到面,渐进式深入。同时,积极探讨制定区域金融合作的未来发展路线图,加强与沿线国家及央行金融机构在金融监管及风险防范等领域的沟通与协作,共同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应对国际和地区金融风险。
对绥芬河来说,在原有边境经济合作区、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的基础上,努力争取绥芬河(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早日获批,大力推进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和境外园区建设。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合作,鼓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电子商务合作,鼓励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的第三方平台,针对跨境电子商务建立相应的通关及金融解决方案,实现区域跨境电子商务商品的便利通关,助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使“跨境电商”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衣保中,张洁妍.东北亚地区“一带一路”合作共生系统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5(3).
(责任编辑:马 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