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与生活方式视角下环境问题研究述评

2015-10-22张斐男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社会转型消费理论

张斐男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18)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历了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的巨大变迁。伴随着工业发展的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目前已有的对环境问题的研究成果,从生产领域视角探讨环境问题的较多,从生活方式视角探究环境问题成因的较少,而与生产方式变革相联系的生活领域的诸多变化,也在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生态环境。因此,关注生产方式的变革,探讨何种生活方式能够有利于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将成为一个有意义的议题。

一、生产方式视角下对环境问题的理论解释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人类要从事生产活动,必然要同自然环境发生不同程度的关系,人类的行为必然引起自然环境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从生产方式领域来分析环境问题,对于深入认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找解决途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影响较大的理论范式包括代谢断层理论、苦役踏车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等等。

代谢断层论。美国学者J·B·福斯特认为,马克思对那个时代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退化、森林减少、城市污染、人口增长等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代谢关系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应当共同进化和持续发展的观点。福斯特指出社会——生态的“代谢”理论主要根植于马克思对劳动过程的理解,马克思用“代谢”一词来定义劳动过程和描述人与自然通过劳动结成的关系,认为保障生态系统的持续利用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社会学理论框架的关键在于指出了人与自然相互代谢作用中出现“断层”的问题,在马克思看来,正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大农业生产阻断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正常的代谢和交流关系,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苦役踏车”论。美国社会学家A·施耐伯格于1980年提出“苦役踏车”理论,又被称作生产跑步机理论((the treadmill of production)。这一理论认为,在工业社会,发展的中心动力就是持续的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人们为了就业和扩大再生产,鼓励民众不断地消费和废弃,于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这一维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怪圈就形成了。毫无节制的经济快速增长必定带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它不但大量消耗着不可再生资源,而且还产生超出地球储污能力的环境污染问题。施耐伯格认为,出现这种“苦役踏车”式恶性循环的深层原因应当归咎于丝毫不受限制地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逻辑,归咎于造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大量污染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只要这种结构性的因素和机制没有改变,环境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施耐伯格的技术悲观主义相反,生态现代化理论则对现代化所带来的技术变革以及生态环境问题持积极态度。生态现代化理论是一个理论群,荷兰学者亚瑟·莫尔是生态现代化理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要点有三:首先,科学技术不仅不是导致环境问题的关键,而且在治理和预防环境问题时将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发展经济不是导致环境问题的根源,相反的,持续的经济增长才能奠定完成环境保护的基础。再次,政府和国家在环境保护中的传统的中心地位正在发生转变,公民社会和民间组织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看,从生产领域探讨环境问题的诸多理论的共同特点,是分析基于资本的逻辑所采取的生产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这些理论一个潜在的假设是环境衰退产生于生产领域,一系列的经验研究也将注意力集中在生产过程中人类的行为和组织机构的运行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与生产方式变革相联系的生活领域的诸多变化,也在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生态环境,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议题。

二、生活方式视角下对环境问题的理论解释

相比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工业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同时,伴随着消费主义的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领域的环境污染愈发严重。我国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固体垃圾、汽车尾气、生活污水等已经大大超出了环境承受力,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大大超出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如图)。

著名的“邻避运动”不仅提出了环境风险分配的问题,也使生活污染问题成为环境社会学关注的焦点。生活者本身制造的垃圾等污染物成为危害环境、危害个体健康的污染源,“生活者的致害化”尤其凸显。对此早有学者指出,“以前作为受害者和牺牲品的社区居民或劳动者、消费者,则变成了环境问题的发生源,在日常生活的各个侧面,有时是直接地,有时是间接地引起了环境的污染或环境的破坏,具体来说,主要有汽车排放的废气和发出的噪音、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等”[2]。

工业与生活废水排放量比较数据来源:根据中经网相关数据制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境政策的实施,对生产行为的规范越来越细致,而生活方式中的行为,以及欲望、习惯、意识等内容很难通过外在强制力进行改变。因此,在生活方式领域探讨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环境保护更具有积极意义。

生活方式回答的是人们“如何生活”的问题,它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文化模式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而运用社会环境提供的各种物质的和精神文化资源的活动方式。[3]《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则对生活方式作了如下定义:“不同的个人、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王雅林认为,生活方式是一个主体与客体相结合和互动而生成的概念,一方面,它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结构形式和事实性存在;另一方面,它是通过对生活活动主体对生活资源进行评价、选择、配置而形成的社会行动和日常行为方式。在这种主客体互动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特点的生活方式,决定各种生活方式的是主体的价值评价与行为选择。在环境衰退的背景下,“物化生活方式”是与环境问题相联系的重要概念,它所代表的是一系列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以及炫耀式消费、大量消费的行为选择。针对生活方式的这种现状,笔者提出从生活方式的角度探寻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路径。

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研究环境问题的理论成果主要包括:社会转型论、生活环境主义、消费异化论,等等。

郑杭生教授根据中国基本国情提出了“社会转型”这一概念,并指出“中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这是社会转型论的一个基本判断”[3],许多研究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判断的基础之上。郑杭生教授对社会转型做出了基本界定,“所谓‘社会转型’(social transformation),是一个有特定含意的社会学术语,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说详细一点,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4]洪大用最早以社会转型范式来阐释中国的环境问题。他将中国的环境问题纳入社会转型这一大背景中进行分析,探讨了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体制转轨以及价值观的变化对生态环境及公众的深远影响。在社会转型论范式中,包括了对过度消费、节能减排等一系列环境议题的思考,提出了适度消费的基本原则,以及构建低碳社会等理念。洪大用指出,适度消费并不等于苦行主义,而是在满足“环境供给原则、宜于生存原则、宜于尊严原则和代际均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消费使人们“可以更多地注意到人生经验的其它方面,这样其实可以给人们带来比单纯消费更多的回报和更大的满足”[5]。在环境衰退的背景下,建设低碳社会是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是“适应全球气候变化、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的一种新的社会整体形态”,它包括传统工业社会之技术、组织制度、社会结构与文化价值等一系列的反思和变革。[6]这些结论和思路都与社会转型密切相连。社会转型论将眼光放在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之上,指出持续的社会转型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出路。

生活环境主义是日本学者鸟越皓之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在总结与环境问题有关的人们的实践活动基础上提出来的。他将生活环境主义与自然环境保护主义、现代技术主义相区别,认为生活环境主义是“最重视保护当地人的生活体系的理论”[7]。日本社会学网站对生活环境主义给出了明确定义,“所谓生活环境主义,是指在理解和处理环境问题时,重视生活者的生活实践活动以及由此得出的对环境的态度。”[8]一方面,生活环境主义强调生活本身的重要性,认为无论当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发生矛盾的时候,都应当站在“生活者”的角度看问题,提出通过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使其成为环保者;另一方面,提倡通过反思人们的行为寻找导致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这就为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一种微观视角。生活环境主义的积极意义在于,通过对日本环境问题的经验研究,发现了仅从生产领域看待某个环境问题时,有可能忽视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而使居民成为环境破坏者。因此,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然后才有可能实现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正是从生活方式领域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假设。

消费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消费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消费异化论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消费欲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出发,为我们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提供了解释。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消费异化是指人们以“欲求”而不是以“需要”作为消费的出发点,人在消费活动中丧失主体地位和理性精神,在“虚假的消费需求”中成了“商品的奴隶”,从而使人的本质异化到商品上的物化状态。资本的逻辑通过制造“虚假的消费需求”逼迫人们陷入无限消费中,消费异化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缓解经济危机的手段,过度的消费和生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出现了矛盾,过度消费和生产一旦超出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就必然导致环境衰退和生态危机。过度消费与环境衰退的矛盾是否能够得到解决?艾伦·杜宁在《多少算够》一书中,就“不消费就衰退”的神话提出了质疑,提出只要我们改变消费社会的生活方式就有可能使环境衰退的问题得到遏制。

总体而言,中国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工作是“政府主导型”。政府不但是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者,同时还是执行者、监督者,也是防止污染的领导者。从1978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以来,中国政府在环境保护工作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环境依然呈现了“边治理,边衰退”的特点。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环境治理所具有的早生性、外生性、形式性和脆弱性,导致了治理失灵;另一方面,是由于治理主体不完整这一内在的、结构性的缺陷。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应当加强公众参与,改进以政府为主导的环境治理模式。与此同时,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生存环境的质量也越发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哪些社会成员更为关注环境问题,他们能够做出多少努力,这是一个环保工作急需了解的问题,以便把握环境保护的社会基础。

综上所述,从生活方式领域探讨环境危机的解决之道是合理且十分必要的。但现有的理论并没有回答何种生活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探讨何种生活方式有利于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成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三、从生活方式的视角建构环境问题研究范式

广义的生活方式包括生产方式,生活和生产这两个概念本身就是相互交织和渗透的。王雅林认为,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的理论命题,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讲的,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具有历史传承性,只有在这种具有历史条件的制约下,才能讲“生产决定生活”,并不能将这一判断泛化。一方面,广义的生活方式可以包括生产方式。“如果说社会或人的实践活动是由满足人自身的需要的活动过程(“自我生产”)和满足需要的手段的活动(“实体生产”)构成的统一体的话,那么生产或者说社会生产就是指人们通过直接的体力与智力支出实现与自然和社会资源的变换,创造和增加用来满足人的各种生活需要的产品与服务的活动。”[9]从这个角度来看,生产活动也是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广义的生活方式可以包括生产方式。另一方面,生活方式对生产方式具有反作用。人类在生活中所产生的需求往往在生产中寻求满足,“具有自由自觉意识的生命活动总是通过生活需要的增进体现为对现实制约性的超越,这种新的生活需要的产生体现出的人的生命活动的超越性,又对满足需要的生产性手段的不断改进提供动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10]。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活方式对生产方式的变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上述两个角度看,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因此,在经验研究中,过多地关注生产领域的环境问题,而忽视生活方式对环境衰退的影响,是有所欠缺的。

生活方式回答的是人们“如何生活”的问题,《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则对生活方式作了如下定义:“不同的个人、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生活方式是一个主体与客体相结合和互动而生成的概念,在主客体的互动中,形成了不同特点的生活方式,决定各种生活方式的是主体的价值评价与行为选择。在环境衰退的背景下,“物化生活方式”是与环境问题相联系的重要概念,它所代表的是一系列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以及炫耀式消费、大量消费的行为选择。针对生活方式的这种现状,单从生产的角度研究环境问题的原因及解决路径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从生活方式的研究视角关注环境问题,探讨何种生活方式能够对环境产生最小的影响,生活方式中的哪些因素能够对环境保护产生积极影响,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将有助于环境问题研究的深入,从而进一步在生活中探寻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路径。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M].包智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4.

[3]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评述[J].社会学研究,1995,(4).

[4]郑杭生,社会转型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中国特色社会理论探索的梳理和回顾之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0).

[5]洪大用.关于适度消费的若干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1999,(6).

[6]洪大用.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初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

[7]鸟越皓之.环境社会学——站在生活者的角度思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50-51.

[8]宋金文.生活环境主义的社会学意义——生活环境主义中的“生活者视角”[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9]王雅林.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研究范式——基于马克思理论的生产—生活互构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7,(1).

[10]王雅林.发展——回归生活本体[J].学术交流,2009,(9).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消费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40年消费流变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战后台湾如何从农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