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预防胸腰椎骨骨折后便秘研究
2015-10-22马培芳
马培芳
嘉兴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浙江 嘉兴 314000
腹部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预防胸腰椎骨骨折后便秘研究
马培芳
嘉兴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浙江 嘉兴 314000
目的:观察腹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对胸腰椎骨骨折后便秘的预防疗效。方法:将90例胸腰椎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酚酞片;治疗组采用先腹部穴位(中脘、天枢、大横)按摩,然后以中药(三棱、莪术、冰片、大黄、皂荚)穴位(神厥、天枢、关元、气海)贴敷疗法。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排便和矢气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1.1%,对照组6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排便畅快感较对照组增多,而排便费力患者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的软便率增多而干结便率减少,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48 h、72 h排便次数和矢气次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部穴位按摩配合中药腹部穴位贴敷,能有效减少胸腰椎骨骨折所致的便秘发生,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胸腰椎骨骨折;穴位贴敷;穴位按摩;便秘
便秘是胸腰骨折后患者卧床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达50%~70%[1]。便秘可引起排便费力突然增大腰部负荷,又导致了病情加重;长期便秘会因体内的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产生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甚至导致痔疮、结肠溃疡、肠梗阻等严重疾病的发生[2]。临床治疗常使用口服药物疗法,但起效慢,且往往发生药物依赖等副作用;开塞露塞肛通便也是临床常用方法之一,但由于开塞露塞肛时插入直肠较浅,对胸腰椎骨折后便秘病人通便效果不理想[3];此外,临床上有应用灌肠疗法来解除便秘,但有时患者药停复结,达不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且对患者损害较大,常常诱发腹泻、痔疮等疾病,不容易被接受。笔者采用腹部穴位按摩,配合中药(三棱、莪术、冰片、大黄、皂荚)贴敷腹部穴位的方法治疗胸腰部骨折后便秘,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①有外伤史;②症状主要为局部疼痛,站立困难,长有曲胸姿势;③局部肿痛和压痛,一般有后突畸形;④X线摄片或CT或MRI等辅助检查。(2)便秘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①大便间隔时间达3天以上;②大便质地干结;③排便困难且常伴随不适感或未尽感;④排除器质性便秘。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病程在2周以内;③CT或MRI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无椎管内骨折等病变,且无病理性骨折;④属于Ⅰ度、Ⅱ度骨折;⑤排除神经损伤、受压等症状;⑥采用保守疗法。
1.3 排除标准 ①既往消化系统病史者;②对试验药物有过敏反应者;③神经精神病患者;④椎体肿瘤、椎体结核等引起的压缩性骨折;⑤脑血管意外遗留有肢体偏瘫者。
1.4 一般资料 本科室收治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45例。治疗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29~75岁;骨折部位:T10~1211例,胸腰椎8例,L1~226例;病程1~10天,平均4.1天。对照组男19例,女26例;年龄31~82岁;骨折部位:T10~1212例,胸腰椎9例,L1~224例;病程1~9天,平均4.3天。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酚酞片(临汾奇林药业,国药准字H14020528),每次1片,每天1次,口服。
2.2 治疗组 先进行腹部穴位按摩法:患者仰卧位,用一指禅法在中脘、天枢、大横穴位处深压按摩,每穴约1m in,然后以顺时针方向摩腹约10m in;然后进行穴位贴敷:甘油调制药物(将三棱、莪术、冰片、大黄、皂荚按比例研成粉末),制成肚脐大小药饼,贴敷于神阙、天枢、关元、气海,医用胶带固定。每次6~8 h,每天1次。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排便情况,包括排便感觉(畅快、费力)、大便性状等;在第24、48、96 h观察所有研究对象的肠鸣音变化、排便次数、矢气次数。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便秘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显效:患者无明显腹胀、腹痛,肠鸣音正常,按摩和贴敷后24~48 h排便1次,大便质地软;有效:患者肠鸣音减弱,腹胀减轻或消失,按摩和贴敷48 h后排便,大便质地转润;无效:腹胀存在,肠鸣音减弱,按摩和贴敷48 h以上不排便。
4.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总有效率治疗组91.1%,对照组62.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患者排便感觉及大便性状比较 见表2。2组排便感觉比较,治疗组畅快感患者增多而排便费力减少,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大便性状情况比较,治疗组软便患者增多而干结便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2组患者排便感觉及大便性状比较 例(%)
4.4 2组患者排便次数和矢气次数比较 见表3。治疗组48 h、72 h排便次数和矢气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患者排便次数和矢气次数比较±s) 次
表3 2组患者排便次数和矢气次数比较±s) 次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排便次数 矢气次数45 45 48 h 3.4±1.5①1.5±1.2 72 h 5.4±1.9①2.2±1.3 48 h 8.2±2.2①3.9±1.6 72 h 10.5±2.6①6.7±2.1
5 讨论
胸腰段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损伤疾病[5],便秘是其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然而便秘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生活包括休息和进食,甚至会影响到呼吸和循环功能,这不仅造成了躯体上的痛苦,也会加重了患者的精神负担,目前,临床病例发现一些骨折后发生的便秘患者会造成肠梗阻而危及生命。
胸腰椎椎体骨折后,脊柱周围组织损伤出血,渗出液直接或间接刺激引起肠蠕动功能障碍,临床常伴有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6]。中医学认为,胸腰椎骨折后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不足以达肠道等脏腑,机体水谷运化功能被破坏,即胃肠道蠕动等消化系统正常运作出现故障,自然就引起久病卧床的便秘等症状。因此,临床治疗多采用实则泻之及脏腑以通为用的法则[7]。
近年来,临床治疗骨折后引起的腹胀、腹痛、便秘等消化道疾病取得了很大进展,针对便秘治疗的一些药物也开始在临床应用;但口服药物治疗一些有效成分容易受到肝脏及其他消化酶、消化液的分解破坏,而不利于其临床治疗效果,此外,口服药物也常有对胃肠道刺激而产生的副作用[8]。依据胸腰部椎体骨折后便秘发生发展机制,本研究采用腹部穴位(中脘、天枢、大横穴)按摩配合中药(三棱、莪术、冰片、大黄、皂荚)穴位(神厥、天枢、关元、气海)贴敷疗法治疗胸腰椎体骨折后便秘产生了良好临床疗效。
骨折后便秘的病位在大肠,但涉及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9]。按摩腹部穴位可刺激局部,疏通经络,促进排便;腹部穴位按摩法参照中医基本理论指导,运用具体手法作用于腹部穴位,通过局部刺激,达到促进胃肠道蠕动的功效;按摩中脘穴有调和胃气、通腑泻浊之功效[10];刺激天枢能疏通肠腑[10];按摩大横穴不仅能健脾利湿,而且有助消化,促进身体营养吸收和水谷运化。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骨折后产生的便秘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一方面,药物贴敷疗法经穴位直接吸收,可避免受肝脏等的分解破坏,另一方面避免药物对胃肠道刺激[8]。神阙乃“五脏六腑之本,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与十二经络息息相通[7],刺激该穴能疏通经络、通达脏腑、润肠通便。现代医学认为,脐部不仅皮薄,而且其下有丰富的动脉分支和静脉网,因此有利于药物吸收[11]。关元穴为任脉经穴,可调理肠腑;天枢为足阳明胃经穴,能通便要穴;气海又为膏之原穴,有调畅气机之功。四穴合用,共同发挥行气通腑之功效。大黄作为泻下主药,能刺激大肠蠕动而促进排便[12]。三棱活血化疲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与莪术共同发挥行气消积,活血化疲作用,尤其对气血积滞的便秘恰恰对症;此外,三棱和莪术共同运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可以促进大黄中主要成分的被吸收。皂荚发挥通利行气、软化燥屎作用。冰片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中药透皮吸收促透剂。五药合用,共奏行气通便之功。
[参考文献]
[1]徐彩华.腹部按摩减少骨折患者卧床期间便秘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3):284-285.
[2]陈德洪,王洪彬,张翠华,等.蜂蜜灌肠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5):49-50.
[3]陈晓梅.大承气汤配合指压按摩治疗胸腰椎骨折便秘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1):164.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
[5]杨克勤.脊柱疾患的临床与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301-302.
[6]唐烨,刘欣,占密.中药敷脐在防治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2C):500-501.
[7]魏小惠.大黄粉外敷神阙治疗骨折致便秘4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2):141.
[8]潘洁玲,王澎欣,林凯玲,等.穴位敷贴治疗实证便秘3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8,40(3):68-69.
[9]卢法传.针刺与推拿加开塞露治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6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3):275.
[10]肖素娟,李攀.腹部穴位按摩预防腰腿痛患者便秘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4,46(8):221-222.
[11]余波,刁本恕.中药通便膏贴穴位治疗便秘经验[J].中医外治,2005,14(5):46.
[12]陈睿.神胭穴贴敷治疗便秘[J].中国针灸,2002,2(8):540.
(责任编辑:刘淑婷)
R683.2
A
0256-7415(2015)06-0303-03
10.13457/j.cnki.jncm.2015.06.138
2015-03-15
马培芳(1970-),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骨伤科的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