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技专业项目课程设置可行性研究
2015-10-22吴亚生
吴亚生
摘 要:依照教育部“教高〔2012〕9号”文件要求,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将依据新规定的专业目录开始招生。随着教改的推进,各个院校也紧锣密鼓地开展完全学分制的修学体制。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将新颁布的“艺术与科技”专业既能满足学生在校期间修满学分,又能对应当下市场对此类人才的专业需求,为学生就业实现从学校到职场零距离跨越?这个问题是摆在开设此专业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完全学分制修学体制环境下的专业课程设置、课程逻辑关系,以及如何与此类专业的市场人才规格定位进行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此专业未来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课程现状;项目架构;业界流程
一、专业建设历程回顾与问题讨论
艺术与科技专业的前身实际上就是有相对比较长建设周期的“会展艺术与技术”专业。作为教育部特设专业目录下的一个新的专业其实已经经历了一个包括思辨、描述和建构的全部过程。各个开设有本专业的院校都在“同质异构”的专业建设道路上探索了很长的时间,基本完成了提出命题、发现学科规律和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基本过程。大家都从盲目跟风办专业的阶段过渡到如何提高办学品质,如何在实行“完全学分制”修学体制环境下,形成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的阶段。可以说现阶段专业建设的“瓶颈”效应已经凸显出来,鉴于此,本文就艺术与科技专业在这样一个背景条件下如何形成有效的突破作些分析。
1. 新专业建设背景
艺术与科技专业的建设实际上是得益于业界的快速发展。业界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在产业规模和未来发展前景上都相当乐观,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未来都会有比较高速的增长。随着各地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及对产品、技术、服务的需求大幅度的增长,加之我国“一带一路”的国际化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的推进,都会推动业界的快速扩张。在不到20年的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的举办,产业无论是文化传播需求,还是产品技术推广的带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将中国的会展经济从规模效应逐步导入到品质效应上来。因此,产业发展也同样存在文化传播层级和传播技术更新换代的发展“瓶颈”期。所以,产业发展将对与产业相关的人才培养规格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就对新一轮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这个要求相对于专业建设初期会更加具体、更加系统。
2.“双基”问题的存在与解决方式
所谓“双基”主要是指开设艺术与科技专业的院校课程设置中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基本技能课程。这两类课程在课程设置总数中占比都在70%至85%。而综合性课程内容在课程设置总数中占比却相对较少,通常不到10%,这类现象在各类本科院校当中相当普遍。而随着各个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在教学主旨上强调其开放性、实验性、多元性的论调的不在少数,但仔细阅读其课程设置内容会发现这些时髦的词汇很难对接教学实践。本科四年课程内容中将专业领域内的知识点纵向切割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基础技能课程,然后再依据业界的运作流程分隔成横向的多个具体的专业基本技能课程。这样就会造成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被人为地割裂成细小的专业知识团块。由于缺乏综合性的课程将这些团块作整合,使得学生很难在四年本科阶段中完整地解决专业问题。其结果就造成“熊瞎子掰玉米”现象的发生,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一小部分课程内容会被接受,这也是艺术与科技专业“双基”问题的症结所在。
如果从业界项目操作流程来看上述问题,就会发现业界为什么对艺术与科技专业本科毕业生有那么多的质疑。我们回归到业界项目操作流程中会有一个清晰的路径:获得标书—研读标书—场地踏勘—策划文案—功能分区—展项分布—流线组织—界面形态—技术表现—初步方案—开标。第一轮初步设计方案的工作内容结束。如果首轮投标获得深化设计的机会,在下一轮的方案深化设计中还会集中在场地状况与展项内容的结合度上。进而会在技术执行环节与展现信息内容组织上加大工作力度,直至最终投标成功获得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机会。这是一个完整的链状结构,每个环节都与下一个环节紧密相连。本科教育虽然不能完成一个通才的培养目标,但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对应业界项目操作流程,尽可能地在控制场地规模和展现内容上,依据链式结构的项目操作方式来反复训练学生的策划、操作、控制、表达等综合能力。强化专业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提高课程内容里的约束性条件,增减课程难度。这样的结果能缩短学生在业界适应时间,完整实现“门对门”的专业人才输送。这样的解决方式既可以解决知识结构人为割裂的问题,学生的专业能力又可以得到反复的锤炼。
3. 业界的发展与课程结构的错位
业界的发展是动态的,而且一个周期会很短。新的材料、新的施工工艺、新的交互设备、新的表现方式都会促进整个设计方案的观念更新。如搭建材料的更新会使整个展示空间的结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这个领域的变化周期通常需要一年到两年。而一个教学大纲施行周期通常要四年,虽然大纲执行期间可以微调,但是课程内容相对于业界的发展状况是滞后的。尤其是展项中的数字交互设备,每一年度都会有比较大的技术升级变化,如果以四年为单位可能就会形成很大的“代差”。有鉴于展项核心数字交互设备有如此大的变化,会导致展示空间功能与尺度关系产生变化,进而影响到搭建结构、面材、数字展现内容制作等一系列变化。这些现象在业界是“常态”,如果艺术与科技专业的课程设置总是自说自话的话,很难得到业界的认同。鉴于业界的“常态”,关于艺术与科技专业课程设置的错位关系一定会存在下去。随着业界发展节奏的加快,这样的错位会被人为地放大。对艺术与科技专业的课程设置到了必须打破这样的结构性错位的时刻,需要寻找一条不同的发展路径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项目课程的架构与学分对应关系
项目课程的推行其实很早就在设计教育中广泛应用了,我们把这样一个课程内容放在教学实践环节当中,而欧洲和北美则统称为“workshop”,中文的译名为 “工作室”。关键是形式相近,而实际的内容则有比较大的差异。我们的实践环节大多数是用来完成正课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比较多的院校是教师将学生放在电脑机房,教师巡视辅导的内容是正课只是讲授的内容被学生“数字化”深化而已。作业的内容也多数是教师虚拟的一个项目内容,参与社会实践多一些的教师也会将自己的校外项目内容移植进课堂。完全没有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过,随机性很强。“工作室”的内容是经过对于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成果提交的深度和成果发布的平台,进而还包括成果的专利申报,以及推广和应用都做过详细规划。学生和教师在工作室环境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团队,与学生未来的职场环境相近。
关于“完全学分制”本科修学体制是一种把学生必须取得的毕业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学生毕业的最低总学分。现行的学分基本上从属于课程设置,由于前面描述的课程设置中存在着种种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学生在选修学分中就会造成专业知识难以系统掌握的问题发生。
1. 项目课程的基本架构
我们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会展空间系统规划设计”课程为例:总学时为64学时,4个学分,通常会安排在第6个学期的下半学期。但这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几乎涵盖了选修课程中的大多数内容,也对应了业界的项目操作流程。因此,课程具备成为项目课程的客观条件。就此课程成为项目课程的构成而言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1)问题的提出。透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与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学院六年的“城市主题设计工作室”合办经验来谈主要的成功要素得益于问题提出。课程内容严格意义上是要对应业界问题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广度,对应“会展空间系统规划设计”课程的问题也必须提出诸如。“如何创造快乐的体验空间?”“如何使用可视信息编码技术平台创造个性化信息体验空间?”
(2)技术路径。就像我们进超市选购食材一样,准备晚餐的口味决定了采购清单内容。 同样,在寻求技术路线的过程中也要选择可以实现效果的技术承载平台。也就是各个空间界面上叠加上去的交互设备的兼容性和实现最终效果之间的平衡。
(3)成果发布。以往的课程成果的提交就是刻张光盘存档尘封在档案室。对于课程成果发布依据过往的经验我们有两个大的平台发布:一是政府公共资源平台,如公开专项展览、纵向项目申请;二是对于课程成果的专利申报。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单一的、浅层次的外观专利申报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技术需求,应聚焦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的层次上来。
(4)开放平台。除了要打破专业领域的限定,更要立足于国际化的平台上思考课程问题,要用开放、跨界的眼光来审视课程的结构,立足于城市尺度下的综合型设计思考。针对“艺术与科技”专业宽领域的专业特征,谋求更为宏观的课程成果内容,服务于未来会展艺术与技术领域。
2. 项目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资源
对于“艺术与科技”专业的教学资源筹划与建设是不能完全沿用艺术设计学科传统思路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个专业的知识覆盖范围宽,而且专业技术基础知识要求扎实,成果的技术表达规范要求程度较高,在形成设计理念以前案头分析材料涉及内容也较多。实际上这是一门宽知识面、重基础知识和强调规范的成果表达的专业。所以,需要配置的教学资源也要落实在成果的执行环节的对应上。鉴于此,下面将所需要的教学资源的配置分成三个部分叙述:
(1)强调与业界适应性的课程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之初必须建立一个课程信息资源库,资源库的内容涵盖了课题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课题资源中囊括前瞻性、实验性课题,如特定材料的构建空间的结构与表皮,视觉信息内容展现、辅助制作、交互技术,产品市场营销与策划。
(2)强调项目课程的流程课堂环境建设。这个部分的建设重点是将国内现行的业界通行的招投标制度分阶段形成在线课堂。围绕着项目的内容进行从讨论、草图、观摩、初步方案、评图,再到深化设计、模型制作、视频制作、文本制作、PPT汇报文件制作,直至方案汇报。这个部分的建设主要是教学空间的功能对应上。
(3)围绕着项目内容,引入设立对应的人机交互功能性测评设备系统。系统的建构要立足于学生可以自主设定测评内容与测评方向。
以综合性测评数据支持设计方案的整个过程,并为设计方案提供客观的修改依据,使其进一步贴近人在展示空间中各种行为需求。
三、结 语
依据业界发展现状,重新审视艺术与科技专业 “完全学分制”修学体制,着力探寻其教学改革是摆在当下开设此类专业高校的一大课题。以上是以项目制结合课程相关资源进行表述的,尝试进一步将教学内容贴近业界的运作流程,并尝试在专业课程调整过程中能够有一个全方位的体系建构的方向。进一步强化专业课程教学知识点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完整地运用专业系统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只有针对“双基”课程设立中存在的不足,另辟蹊径才能真正地突破专业课程中的“瓶颈”,并为业界提供更多的“无缝链接”合格的专业人才。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