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广告植入品德课堂例谈
2015-10-21赵敏君
赵敏君
公益广告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润物细无声地弘扬着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也以其形式新颖的独特性、发人深省的启迪性,成为现实生活中渗透道德伦理的良药。“百家讲坛”主讲钱文忠教授认为,公益广告具有“将文化落实为文明,将教育落实到教养”的功用。对于品德课而言,它不啻为鲜活的课程资源。我们如果能找到公益广告与教材内容的最佳结合点,将公益广告巧妙植入品德课堂,定能增强品德教学的趣味性、深刻性。为此,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众里寻她千百度”——按需择取
公益广告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我们在选择时要立足品德课程性质,顺应儿童的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根据教学主题,“众里寻她千百度”,选用真正适合品德课堂的公益广告,让课堂焕发出美德的光彩。
1.适切教学主题之需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逐步深入人心,相关题材的公益广告层出不穷。这就为小学品德课程中,诸如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爱家爱国等主题的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我们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主题需要,选择精彩的公益广告,让品德课堂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例如,在教学《诚信真可贵》(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基于教材,择取了公益广告《简单的诚信》:炎炎夏日,女孩带着相机一路拍摄风景,路边一个别样的小店吸引了女孩的镜头。小店无人看管,一个大箱子上绑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水一元,自己给钱,放箱里。”女孩微笑着用相机拍下了这个画面,并投币买了一瓶水。画面中,女孩逐渐远去,字幕徐徐出现:“诚信,简单着,高尚着……”此时无声胜有声,朴实的生活画面深深感染了孩子们,毋须老师多言,孩子们深深感受到了诚信的可贵,而诚信做人的美德种子已在孩子心中生根。
2.立足童心童趣之需
公益广告往往采用卡通或动画的形式,富于童心童趣,正切合我们的教学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童心童趣,精心选择,用公益广告唤醒和激活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公益广告弘扬的美德真正走进儿童内心。
例如,在教学《让我们同行》(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选取了公益广告《乐于助人篇》作为课程资源,其中的皮猴、松鼠爷爷、小狗可可都是孩子们喜爱的卡通人物,自然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每一个孩子都在专注地看着、听着:皮猴在果园里蹦来跳去,摘了玉米摘桃子,摘了桃子摘西瓜,还和西瓜一起滚下山。可可以为皮猴在疯玩,松鼠爷爷告诉可可,皮猴是在帮自己摘果实,可可不由夸赞皮猴:“你真棒!”随着公益广告的展开,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不断激活,感悟逐渐加深,逐步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此刻,教学需求转化为学生需求,“乐于助人,传递美德”的教学要求自然走进了孩子的心灵。
3.聚焦回归生活之需
将公益广告植入品德课教学,不仅要聚焦儿童生活,更要引导儿童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在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中成长,实现社会性发展。
例如,在教学《小心电老虎》(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和节电意识,在结束课之前,教师将公益广告《节约无小事》引入课堂。伴随着舒缓的背景音乐,屏幕上依次出现了待机电器夜间耗电的画面和真实数据:“你睡了,但它们还没有休息:台式机待机功率4.9瓦,电视待机功率8.07瓦,悬挂空调待机功率8瓦,洗衣机待机功率2.46瓦……画面聚焦并放大了日常生活细节,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极具震撼力。孩子们惊叹道:原来自己再熟悉不过的家用电器,即使待机也会耗电,甚至还潜藏着安全隐患。孩子们纷纷表示,回家后一定要告诉父母节约用电,杜绝家用电器安全隐患。这一公益广告的引入,不仅激活了孩子的生活经验,更引领了孩子在生活中的道德践行。
二、“动人春色不须多”——合理剪辑
公益广告内涵丰富,艺术地传递道德价值,并依一定的情节展开。如果播放整个广告,会挤占有限的课堂时间。“动人春色不须多”,教师可通过合理剪辑,用公益广告的精彩瞬间“画龙点睛”,激活品德课堂。
1.诱发学习期待
许多优秀的公益广告极具创意,用艺术的形式表情达意,赞美生活,传递美德。在品德课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需要剪辑其中的精彩画面,让孩子感悟广告所要传递的美德内涵,用生动的画面诱发孩子的学习期待,引领孩子走进美德课堂。
例如,央视公益广告《爱的表达》就非常切合《父母的疼爱》(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主题。教师剪辑了其中的flash动画,突出父母的疼爱,并将其用于课前预热,诱发学生的学习期待。上课伊始,“family”动态画面跳入学生眼帘:“f”是爸爸,“m”是妈妈,“i”是我。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含辛茹苦地养育我,渐渐地,我长大了,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可“f”的背驼了……“i”要尽一份子女的责任,悉心呵护起这个家……看到朴实而真挚的画面,听到熟悉而感人的乐曲,学生无不感动。当“爸爸妈妈我爱你,有爱就有责任”这句话出现在屏幕上时,无需教师煽情,孩子们已被沉甸甸的爱和强烈的责任感深深震撼,自然产生了对后续教学的期待。
2.凸显价值引领
优秀的公益广告往往用凝练而生动的语言和寓意隽永的画面,艺术地弘扬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我们在教学中,可剪辑其中最具冲击力的画面和语言,将学生带入特定情境,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生动化,让学生感悟公益广告所要传递的价值观,更引发深入思考,彰显品德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
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适时插入一则公益广告《这不是我想看到的》:屏幕上的盲女孩很想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今天,她的愿望实现了,就在妈妈为她解下纱布,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她却看到了一个满目疮痍的世界。她害怕地说:“妈妈,这不是我想看到的。”……随即屏幕上出现了一句话:“为了子孙的蓝天白云,请保护未来家园。”这一公益广告运用了讽刺意味的“话外音”,巧妙指出了环境日益恶化、地球遭受破坏的现实。女孩的期待和失望、满目疮痍的地球激荡着学生的心灵,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激起了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升华道德情感
公益广告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以其优美的画面、发人深思的文字、涤荡人心的音乐,直击心灵,唤起情感共鸣。在品德课教学中,我们要找到公益广告与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截取其精彩内容,将课堂推向高潮,助推学生道德情感的升华。
例如,在教学《春天的故事》(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一课时,临近课的尾声,教师截取播放了公益广告《见证辉煌篇》的部分视频:在乐曲渲染下,祖国腾飞的图片伴随着字幕一张张呈现在屏幕上:“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开工”“2003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2004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建成”“2008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激昂奋进的乐曲、激动人心的时刻、欢欣鼓舞的画面,无不震撼着台下的孩子们。祖国腾飞的美好图景如同一缕春风,温暖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共同创造,见证辉煌”的广告语振聋发聩,让孩子们懂得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既是一种自豪,也是一份责任。
三、“该出手时就出手”——顺势借用
通过精心选择和合理剪辑,公益广告往往能成为品德课堂的优质课程资源。如果我们“该出手时就出手”,顺势而为,借用公益广告深化教学意境,灵活采用教学策略,定能收获更加精彩的品德课堂。
1.顺势引导,深化情感体验
通过情境创设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是品德课常用的教学策略。我们可根据教学需要,用公益广告再现生活场景,加深学生的道德体验,深化其道德情感。
例如,在教学《家人关爱我成长》(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一课时,随着教学环节的推进,学生逐渐感受到自己是在家人的关爱下成长的,但其情感仍处于萌动状态。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深刻体悟家人的关爱,进而产生感恩之情,教师插入了公益广告《感恩母爱》,再现亲情场景:母亲为孩子扎小辫、骑车送孩子上学、夜间陪孩子入睡;孩子长大后照顾生病的母亲、傍晚陪母亲散步……画面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唤醒了孩子们对以往生活中母爱的回忆,而孩子成长后对母爱的回报场景更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此时,教师抓住契机,顺势引导孩子们真情告白:“你想对父母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孩子们真情涌动,吐露的自然是真诚的感谢和真心的报答。
2.启迪思考,升华道德情感
情感是联结师生的纽带,在品德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公益广告引发学生的思考,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促成其道德情感的升华。
例如,在教学《孝心献老人》(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借助公益广告《爱心传递篇》呈现画面,再现场景:睡觉前妈妈先给儿子洗了脚,然后,又去给婆婆洗脚;孩子看到后,便去为妈妈打来一盆洗脚水,稚嫩的童声响起:“妈妈,请洗脚。”孩子从妈妈的行动中学会了何为孝,爱心的传递是那样地自然。这样的公益广告,孩子们看了怎能不动容、不受益?此时,深情的音乐响起,无需过多煽情的语言,孩子们深受感染,静静思索,对关爱老人之举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爱亲敬长的种子悄然生根。情真意挚的公益广告感染着孩子们,相信孩子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会自觉去关心老人,孝敬老人。
3.引领践行,促进知行统一
公益广告源自生活,紧贴社会,为我们引领儿童践行道德提供了优质资源。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公益广告的导向功能,开展课后延伸活动,实现“以活动促巩固,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促践行”,引领儿童的知行统一。
例如,在教学《美好的家园》(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一课时,为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在生活中践行环保,在课的尾声,教师播出了一则公益广告《秀出你的环保搭档》:“我将纸盒收集到大桶里,纸盒回收后可以造纸”“我不想用一次性筷子,因为我要保护森林”“我的铅笔盒里有三支环保铅笔,因为它可以节省木材”……教师提问:“画面中的孩子环保吗?”孩子们运用所学纷纷指出广告中的环保行为。此时,教师出示了一张“我是环保践行者”活动表格,让学生记录课后自己和同伴的环保行为。有了公益广告的行为示范和引领,孩子们对于在生活中如何践行环保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自然乐于践行。
公益广告恰似品德课教学的一双隐形的翅膀,会承载品德课堂展翅高飞。只要我们多一份思考,多一点执着,就一定会让品德教学变得更醇香、醇美、醇甜。
(作者单位:温岭市大溪小学
浙江台州 317525)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