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

2015-10-21李鑫

前线 2015年6期
关键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敌后抗日

李鑫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从敌强我弱的实际出发,集中全党智慧,创造性地回答了决定抗日战争成败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并始终奋战在抗战一线,领导了伟大的敌后抗战,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坚强核心。

高举抗日旗帜,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征服中国、称霸亚洲和世界的战略目标,在中国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在东方点燃了法西斯侵略战火。由于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在短短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全部沦陷,三千万同胞沦为亡国奴。面對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首先举起抗日旗帜,发表一系列宣言,号召中国人民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号召全国工农兵及一切劳苦大众,一致起来进行民族革命战争,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争得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立即指示中共满洲省委发动组织民众,创建游击队,开辟游击区,以武装斗争反抗日本侵略者。从1931年底开始,中国共产党就陆续向东北派出大批干部,加入到当地的抗日武装中。随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战斗在白山黑水,坚持抗日游击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在民族危难关头,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日的旗帜,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开展的中国局部抗战,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建立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坚力量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3年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宣言,表示愿意在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和武装民众三个条件下同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的协定。 1935年10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又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1936年12月,中国共产党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实现了近代以来不曾有过的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崭新局面。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战、团结、进步的旗帜,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得到巩固和扩大,有效遏制了投降、分裂、妥协的逆流。其间尽管发生过皖南事变那样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件,但是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最终维护了团结抗战的局面。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军队和老百姓,成为全民族抗战最有效的组织形式,为战胜日本侵略者奠定了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政策,保障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局面,是引导全民族团结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不仅积极主张建立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积极推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抗战爆发初期,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斯诺、史沫特莱的多次谈话中明确主张,中、美、英、苏、法建立太平洋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世界和平阵线相结合的任务,主张迅速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联合一切和平民主力量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迅即发表关于太平洋战争的宣言,谴责法西斯侵略,号召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提出抗战路线方针政策,为夺取胜利指明道路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在如何抗战问题上,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国民党实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而不发动和依靠人民大众的路线。中国共产党则始终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即实行全国人民总动员,开放民主,改善民生,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进行人民战争的路线。七七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提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中提出了一整套关于抗战的具体方法,其中核心的一点就是“全国人民的总动员”。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扩大会议,确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方向。

1938年5月,毛泽东总结全国抗战以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发表《论持久战》,全面分析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思想,科学地论证了中国抗战必须经过持久抗战取得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论持久战》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广大人民,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广大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成为指导全国抗战的纲领性文件。

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开辟和发展敌后战场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人民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宣传、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华北、华中、华南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使敌人真正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策应,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两个战场的战略格局,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独有奇观。

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敌后战场。人民军队以根据地为依托,依靠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和水上游击战等灵活战法,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局面,敌后战场成为名副其实的抗日主战场。从1943年开始,敌后战场首先开始局部反攻,为转入全面反攻创造了条件。敌后战场的抗战,积小胜为大胜,对改变敌我力量对比,取得抗日战争的主动权,推动战争朝着最终胜利和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作用巨大。

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敌后游击战争的过程中,创建和巩固了大批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了一整套抗日民主的方针政策,使抗日根据地成为开展游击战争的坚强阵地。根据地进行了普遍的民主选举,在政权的人员构成中实行“三三制”,在经济上发展生产,对地主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既改善人民生活,又调动地主参加抗日的积极性。同时,中国共产党将建立廉洁政府作为施政纲领的一个重要内容。1937年9月,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明确提出了“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的建政目标。1939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规定:“发扬艰苦作风,厉行廉洁政治,肃清贪污腐化”,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被正式写入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人民则有用无论何种方式控告任何公务人员非法行为之权利”。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倡导让人民来监督党和政府。他说:“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

到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发展到约132万、民兵发展到260余万,并建立了陕甘宁、晋绥、晋察冀、冀热辽、晋冀豫、山东、苏北、苏中、苏南、淮北、淮南、皖中、浙东、广东、琼崖、湘鄂赣、鄂豫皖、河南等19块抗日根据地,为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创造了坚实的条件。没有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就不可能形成广阔的敌后战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也会失去根基。

开展自身建设,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作为“伟大的工程”,积极开展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的建设。经过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实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和统一。到抗战胜利时,中国共产党已从抗战初期的4万名党员发展到120多万名党员,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全国性大党,成为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当之无愧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前途。

在抗日战争中,广大共产党员牢记党的先锋队性质,始终站在民族解放的最前沿,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以自己的奋斗和牺牲,塑造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坚强维护者的光辉形象。中国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对鼓舞群众、凝聚人心、坚持抗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上党就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全国抗战爆发后,党又明确指出:现在需要造就一大批为民族解放而斗争到底的先锋队伍,去领导群众,组织群众,为完成抗日这一艰巨任务而苦战到底。毛泽东强调说:“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共产党员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紀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在对日作战中,无数优秀的共产党员,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率领人民群众浴血奋战、勇往直前,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人民军队中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一批为国捐躯的抗日将领,以及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八路军总政治部等编印了《八路军的英雄和模范》《留守兵团的英雄和模范》《战斗在晋西北的英雄们》《战斗在冀中平原的英雄们》,新四军政治部等编印了《本军抗战殉国将校题名录》《新四军殉国先烈纪念册》。无数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民族之魂,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民族先锋。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责任编辑:谭 丁

猜你喜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敌后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胜地 多彩阳湾
陈道明不拍“抗日神剧”
治癌,深入“敌后”包抄
《八路军军政杂志》对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贡献
论毛泽东抗战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基本特征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抗战期间任弼时出使共产国际再认识
共产国际中国问题研究小组评析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等5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