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级管理之我见

2015-10-21郭艳平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5年10期

郭艳平

[摘 要]“严师出高徒,爱心结硕果”,“严”和“爱”是和谐统一的。严而不失仪表风度,爱而不失威信,因爱生严,严中见爱,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严”和“爱”的统一,如此才能把教育工作做好。

[关键词]爱与严 适当 严中有爱 爱中有严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0-087

自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在工作中,有许多班主任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难管难教育,你对他们掏心掏肺,他们却对你不屑一顾。”其实,我觉得对学生掏心掏肺也得有个“掏”法,不然做得再多也是枉然。我对学生的“掏”法简而言之就两个字:“严”和“爱”。实践证明,这两个字不仅让我管理好了班级,同时也获得了学生的爱。把握好对学生 “爱”和 “严”的度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研究的问题。

一、“爱”和“严”的几种不当类型

(一)对学生不恰当的爱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家长型

这种爱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班主任自尊、利己和虚荣的基础之上,表现在班主任言行专制、不尊重学生人格、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学生,学生稍不顺从,则批评、辱骂、体罚。因此,这种爱很难得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同。

2.保姆型

在班级管理中,有些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近似于溺爱,他们对学生缺乏严格要求和基本期待,事事包办代替,从不轻易放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保姆型”的班主任“吃了亏”却不见得“讨了好”。

3.暖水瓶型

有些班主任爱学生,但表现出来外冷内热。以这种“暖水瓶型”的方式爱学生,往往难以让学生感悟,导致师生情感难以交流,最终使得学生对班主任敬而远之。

4.势利型

一些班主任对优秀生与差生的爱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对优秀生的爱意溢于言表,对差生则完全忽视。班主任喜欢优秀生本属正常,但这种爱一旦变为“嫌差爱优”,难免让大多数同学反感。

(二)把握不当的严分为以下两种

1.行动上粗暴地对学生进行肉体上的惩罚

以粗暴的方式体罚学生是教师最不当的“严”行为。教师以粗暴的方式体罚学生主要表现为教师以身体接触的方式攻击学生,并造成学生身体上的疼痛甚至损伤。

2.语言上对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惩罚

在教师的侮辱性言语中,出现较多的是对学生智力的侮辱,如笨蛋、猪脑子等;有的教师甚至给学生起绰号,取笑学生的缺点等。如此武断地贬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发展前景,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二、正确理解“爱”和“严”

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的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由此可见,班主任的这种情感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分量。教育不能没有爱,但又不能只有爱,还需要严。《礼记·学礼》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然后道尊,道尊然后知敬爱。”严而不失仪表风度,爱而不失威信,“严”和“爱”并存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所以,因爱生严,严中见爱,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 “严”和“爱”的统一,这样才能把教育工作做好。

三、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严”“爱”有度

1.班主任管理要严中有细

班主任平时应多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和建议,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多到教室和宿舍看一看,善于从细节中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开学之初,班主任一定要严且细,这样才有利于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每接一级新班的第一节课,我首先做的便是宣布我们的班规,然后带领学生学习校纪校规,要求学生务必遵照执行,一旦违反将加大批评力度。但在以后的管理中,对学生所犯的一些小错误我会适当宽容,这样既能保证纪律的严肃性,又能让学生对老师放他一马的举动心存感激。

2.对班级管理要严而有方

“严”中最重要的是班主任管理学生要严而有方。比如,每个班都会有打架事件发生。学生打架,绝大多数是因为心里不平衡,认为受到了别人的欺负,使自己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面对这类突发性事件要有方法策略。面对学生的过失,切忌使用简单、粗暴、冲动的“热处理”。我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因为情绪激动是无法处理好任何事情的。对打架问题,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因为对学生来说,发生摩擦是正常的,不值得大惊小怪。当你听到学生情绪不满地向你诉说是谁谁谁打了我之类的话时,要多问学生几句“为什么”,问问他的感受或替他说出感受,让学生明白老师能理解他的感受。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让学会主动道歉。

3.对班级管理要严之有恒

我们要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完成任务,并长期坚持做好。在学生犯错时,我们要及时教育,勤观察,勤讲道理,循循善诱,让他们明白真正的道理。我们还要严格对待学生的每一个小错误,防微杜渐,这样将来才不会酿成恶果。

4.对学生要适时而爱

刚当班主任时,对那些后进生,我一直不知怎样转化他们,直到有一个叫杨××的学生出现,我终于找到了方法。该同学家庭经济条件很差,不讲究个人卫生,上课开小差,学习成绩非常差,同学们都瞧不起他,老师一提起他就摇头。有一次,我们班清洁卫生区,地面上有一堆呕吐物,大多数同学们一看就捏着鼻子全都躲开了,可杨××却把它扫干净了。我想这可能是个突破口,因此我在课堂上大力表扬了杨勇这种爱卫生、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并奖励了一本印有大拇指图案的作业本给他。他似乎从没得到过表扬,对此感到很惊喜。随后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经常帮我擦讲台,衣着也整洁了,还帮同学扫地,和同学的关系慢慢融洽了起来。我继续鼓励并引导他学习,慢慢地,我发现他上课认真了,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了。看到杨××的进步,我觉得对部分总是被忽视的学生,我们一定要有“火眼金睛”,找出他的闪光点。这个闪光点就是时机,适时而爱,对他特别关照,他会感动万分,进而发愤读书。

5.在孩子不值得爱时而爱

赫而巴特说:“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学生为什么会屡教不改,我们当教师的有没有仔细地想过这个问题?没有天生爱捣蛋的孩子,他们是弱者,需要我们成人的呵护和关爱。他们如果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就会做出一些异常的行动来试图引起我们的注意。这是意识深层的东西,他们自己可能也意识不到自己的调皮捣蛋其实只是想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正像婴儿在饥饿的时候总是哇哇大哭一样,当学生一再犯错误的时候,教师应该意识到这说明自己对这些孩子关爱太少了。当学生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说他们不值得爱,但也许这只是他们渴望爱的一种过激表现。他们也许是试图通过过激行为引发周围人的关注,从而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总之,“严”和“爱”是辩证统一的,也是相辅相成的。适当的严,有度的爱,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让班主任真正成为一个“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

(责编 童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