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也须“私人定制”
2015-10-21王德明
王德明
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支撑多元智能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领域相联系的八种智能: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1]。多元智能理论最大的贡献在于承认了学习者们在个体智能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多种智能不同程度组合的独特有机体,教育除了引导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以外,别无选择。榜样可供借鉴和学习,但不可用来复制和推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相对比较优势的智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法。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个体智能差异的心理表征,把多元智能作为教学活动的“多元切入点”,尽可能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我们不妨将“私人定制”移植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私人定制”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兼容学生的个性
在教育中,我们面对着的是活生生的充满鲜明个性差异的生命,他们不仅是我们施教的对象,也是我们合作的伙伴和服务的对象。因此,我们施教的一切都应当以教育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源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学生的个性和天赋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就是每个学生智力发展的生理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几乎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的智能组合,存在着很大的智力差异,有着各自不同的智能强项和智能弱项,也存在着与此相配套各具特色的认知方式和思维差异。我们必须创造条件正视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施教。条件具备的地方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分班教学,使教师的教案预设能够精准地体现学生群体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想、张扬学生的个性,也可以建立几个不同的学习共同体,并对不同的共同体提出不同的预习和学习要求,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以求得在各自的基础和层次上获得相应的发展与进步。另外,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私人定制”不是建立在固定的班级建制的基础上,校方可以将同一年级的思想政治课开设在同一时间节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有所选择。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根据“私人定制”进行预设,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任意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堂,从而使教师教案的预设与学生的需求相互促进、相互激发,使每一位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和乐趣。
1.教学“私人定制”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分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2]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拒绝“一刀切”和“大一统”的做法,需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设计。如在哲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预设时精心设计一些“包袱”:意识是主观的,真理属于意识,但真理是客观的;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意识是变化发展的,但意识不是运动的主体;联系是可以改变的,规律属于联系多样性的表现,但规律是不可以改变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但真理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这些难度较大的“包袱”一提出,有的学生就陷入苦思冥想之中,有的学生就会脱口而出,破解谜团。可能在有些学生提出正解的同时,部分同学才顿悟,或许还有部分同学尚处于懵懂之中,等待着教师拨开重重迷雾,透出真相。如果教师按照哲学特长生的认知水平进行破解,那么那些哲学悟性滞后的同学就如同听天书一般,一堂课上下来百思不得其解;如果立足于后进者的角度分析讲解,则对哲学悟性高的学生来说如同嚼蜡、索然无味。可见,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分层施教,照顾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要让哲学悟性高的同学“吃得饱”,一点就透的同学“吃得好”,经讲解才晓得的同学“吃得了”,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获、有所得。
2.教学“私人定制”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新形势下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除了需要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特点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为促进学生特长发展的“因材施教”外,我们还需要兼顾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兼顾学生在学习基础上的差异。课堂教学依照个性差异分组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特点,但学生认知水平上的差异还是直接导致了部分同学的学习能力被压抑,最终其个性也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教师无法在短短的一节课中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差异性需求,可能导致各个层次的问题无法得到完全的解决。现实中,完全按照学生的悟性进行常规分班教学是不可能的。鉴于此,我们不妨守“株”待“兔”:几位政治教师将在同一时间上课,并分别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课堂教学预设,将预习作业在网上发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以及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师和课堂。这样,班级的建制保持不变,学生跑班上课,也可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发展后重新选择。承认差异是科学施教的基础。在课堂预设时,针对前来听课的学生群体在思想政治学科上的认知水平和天赋提出相对差异的目标,提供不同层次的探究问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从而不至于让天赋不足的学生寂寞愁苦,让富有天赋的学生充满无奈。
二、“私人定制”在作业中需要立足于差异
在“私人定制”形成高效课堂的基础上再进行“私人定制”布置有效作业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不同基础的学生巩固和发展已经学习的知识,也有利于形成相应的能力,培养相应的素质。如果作业布置采取“一刀切”,就可能造成学生消化作业的“旱涝不均”。客观地讲,课业负担不仅在于作业量的多少,还在于作业难度的高低。《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尊重个体差异。可能同一项作业,有的学生十几分钟就搞定了,有的学生却需要挑灯夜战才能艰难地完成。既然学生天赋有差异,我们不妨放弃大一统的作业,实行分层作业的“私人定制”。
1.作业“私人定制”需要明确分层作业
所谓分层布置作业,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差异及智能结构的独特性,在设计作业时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在作业布置的预设中将作业分成以下三类:基础型作业,适合班级全体学生;提高型作业,适合学习还有一定余力的大部分学生;综合型作业,适合在本学科比较有天赋的同学完成。这样的作业布置如同超市大卖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对教师提供的作业进行挑选。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单项作业,也可以选择组合作业,教师对学生完成的作业量也不作硬性规定,只要有利于学生巩固、拓展和提高已经学过的功课就可以了。布置的作业分出难易层次,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练习中,人人有所学,人人有所需,并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作业要求,使学生在学习上有纵向的进步,对学习充满兴趣及进步的要求。教学中采用分层布置作业,是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关爱学生未来成长的体现。教师必须满足学生差异性的学习需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从而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分层作业布置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抄袭作业等不诚实行为的冲动,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学生作业的“私人定制”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作业“私人定制”需要划定自选作业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具有自身发展的独特性,这是每个学生发展的基础。我们需要横向比较学生之间在某个特定领域的差距,但更需要看到他们在某个特长领域的发展状态。我们必须坚信:学生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差生,学生之间只有差异。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最优发展,因为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因此,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作业布置,都不是为了“填平补齐”,我们必须让一部分人在其特长领域“先富起来”,也不要让学生在不擅长的领域“赶鸭子上架”。我们可以在作业布置中采用“自助餐”形式,向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选择“菜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对其进行选择确认,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从而得到相应的发展提高。
三、“私人定制”需要让学生在合理评价中获得自尊
在应试教育环境里,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子,是教师的法宝,更是评价学生的利器。苏霍姆林斯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我们的许多弊端,其根源就在于表现片面性。在许多学校,学生表现的唯一领域就是分数,以致形成一种习惯观点,得了好分数,那他就是好学生,得了坏分数,那他毫无出息。”[3]这里我们比较欣赏西方某些国家的做法,他们认为学生在课业中得到的分数属于学生个人隐私,要不要通知其父母的决定权在学生自身,更不能将学生的分数公开发布。新世纪对教育评价提出新要求,即评价不只是发挥鉴别和选拔的功能,更应实现其教育和促进发展的功能。我们期待着教师能够在分数之外善于捕捉、挖掘、发现学生身上来自其他方面的闪光点,并能够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评价中赢得自尊。
1.评价“私人定制”需要个性化测试
获得不好的分数不仅影响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评价,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自我评价,甚至会有个别学生因在中考或高考中失利而迷失自我,冲冠一怒,为自己如花的青春画上令人伤痛的句号。当前我国高考制度改革中引进了等级制,淡化了具体分数对学生的影响;构建普通高考和职业高考两种模式,培养两种人才;有的学科实行一年多考,试图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这些都将对学生评价“唯分数论”的形势有所改变。我们的测试评价也需要通过“私人定制”的方式来实现。在一次常规测试的成绩汇总中出现惊人的分差,在150分值的卷面中最高得分甚至可以是最低得分的七八倍,不用家长和教师评价,学生自身就会感到无地自容、羞愧万分。这足以表明这一批学生不适合使用同一份试卷进行测试,因为我们不能让部分学生以自身的短板与别人的优势相比。其结果是高分者胜之不武,低分者自尊受损,信心渐退,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我们不妨实行多层次测试评价制度,教师在考试前根据试卷难度命制ABC等多个层次难度的试卷供学生选用。
2.评价“私人定制”需要多元化标准
事实上,每个人的智力发展都是不平衡的,甚至还具有很大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一定意义上讲,天赋是无法靠后天培养锻炼出来的。如果没有百分之一的天赋,即使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也不会成功。因此,一个人的生涯规划立足于自身的个性发展才具有科学性和可能性。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的成才过程突出地说明了这个问题。读中学时,父母让他读文学,不料一个学期后,老师说他的才能“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后改学油画,学校判定他是“在绘画艺术方面不可造就之才”;后来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有做好化学实验的品格,建议他学化学。瓦拉赫最终成为化学方面公认的“前程远大的高才学生”。这个例子说明,一个人在学生时代,不可能样样都很优秀,也不可能样样都很差,作为教师,关键是能否发现他的潜质,能否培养、发展他的特长。世上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伯乐却不常有。如果没有那位化学老师,奥托·瓦拉赫在化学上的潜质就很可能被埋没,世界上也很可能少了一位化学界的泰斗。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到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差异性和独特性的价值,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
可见,我们的教育无论是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还是评价体系,都应该是充满个性的、综合的和多层次的。我们需要在动态中把握学生的个性,在综合中把握学生的智能,在层次中把握学生间的差异。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看到学生的“短”和“差”,更重要的是要发现他的“长”和“优”,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我们需要摒弃让学生的各项智能都全面发展、齐头并进的不切实际的想法,而应不拘一格,促进学生扬长避短,使他们的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他们以后成为某一领域的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美]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