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穿刺点渗血的原因及护理
2015-10-21张爱芹李飞飞吴梅然
张爱芹 李飞飞 吴梅然
【摘要】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赖以生存的主要治疗方式,积极有效地处理血液外渗和采取护理措施。可以延长内瘘使用寿命。减轻患者痛苦,避免血液丢失,對缓解患者恐惧紧张情绪及预防感染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 内瘘 渗血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04-01
1 资料
一般资料,收集从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科240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均发生穿刺部位渗血。其中男性140例,女性100例,年龄18-82岁。
2 原因分析
2.1穿刺点选择不当与穿刺不规范
如穿刺时选择患者陈旧斑痕位置,由于再生不好,再有二次透析穿刺点相距过近,致两次针眼融合都有可能造成患者渗血,再有穿刺不成功,反复穿刺,导致多处血管壁损伤,破坏其皮下组织的完整性,导致渗血。
2.2穿刺针位置
穿刺部位选择不恰当,如关节处等会因为患者活动或穿刺针固定不妥致渗血。
2.3患者的卧位姿势与穿刺针的稳定性
患者向穿刺侧肢体侧卧,导致回流受阻,血液易从静脉穿刺点渗出,患者频繁肢体活动,穿刺针固定不牢导致穿刺针活动度大,针与皮下组织贴合不严造成渗血.
2.4超滤影响
超滤过程中,患者皮下组织及血管壁水肿程度减轻,紧张度降低,导致穿刺针渗血。
3 护理措施
3.1渗血少时,可用无菌棉球按压出血点5-10分钟,并用胶布稍以加压固定,如果渗血点大,也可用消毒小方纱缠绕法,从纱布中抽纱丝5-6根捻成股,在穿刺针前交叉拉紧。一定要压在穿刺针与皮肤的吻合处,整个过程必须注意无菌,如果纱布仍不能止血,可在出血部位撒上云南白药,如果渗血严重可考虑重新穿刺。
3.2穿刺点的选择与穿刺技巧。
采用绳梯式穿刺,沿着内瘘走向上下交替进行穿刺,两次透析穿刺点至少相距1厘米,穿刺时观察血管走向,摸清欲穿刺部位的血管弹性与深浅,尽量一次成功,穿刺点有足够修复时间是防止渗血的关键。
3.3卧位姿势与穿刺部位的固定
透析中的患者尽量平卧,减少床上活动,穿刺成功后尽量固定稳妥,避免针头移位与脱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与损失。对于爱动患者可采用环绕一周固定法。
3.4透析中加强巡视
每小时检查穿刺部位,发现渗血及时清理,对于活动频繁患者采取不定时查看,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防止出现脱针现象,引起严重后果。
3.5严格无菌操作
操作前洗手戴口罩,穿刺部位要彻底消毒。重新穿刺时要换穿刺针。
3.6健康教育
给患者讲解保护内瘘相关知识,指导患者透析前用肥皂水洗净穿刺皮肤,教会病人透析后正确按压方法,了解血管通路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生感染,禁止穿刺感染部位皮肤并遵医嘱用药。
4 结论
经过上述处理后,本科240例患者渗血情况明显好转。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和紧张心理,避免了不必要的血液丢失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有效清理渗血。减少了患者感染机会,延长了内瘘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刘之林 汪艳珍 李秀英 纱布结扎法用于血液透析穿刺点渗血效果 观察。
[2]刘治蓉 内瘘穿刺血液外渗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3]郭秀红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血液外渗的因素与护理措施。
[4]潘金梅 血液透析患者穿刺点渗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