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
2015-10-21薛世虎李华刘敬兰黄春媛
薛世虎 李华 刘敬兰 黄春媛
【摘要】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期间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8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8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以以期前收缩最为常见,其次为心房颤动和扑动,其中42例患者合并两种及其以上心律失常症状;其中以合并冠心病者最多,其次为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结论 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生危险性高,且表现复杂,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充分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以促进患者心律失常的转复。
【关键词】心律失常; 老年; 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40-01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多合并其他疾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治疗较为困难。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心血管内科近年来收治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该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期间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80例,47例男性,33例女性,年龄分布为62~87岁,平均年龄为69.5±4.2岁,所有患者均经由心电图检查得到确诊。
1.2 方法 对8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合并疾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
2 结果
2.1 发病类型 本次研究中,8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中包括31例(38.75%)期前收缩,5例(3.75%)室上性心动过速,12例(15.00%)窦性心律失常,11例(13.75%)房室传导阻滞,16例(20.00%)心房颤动与扑动和5例(3.75%)室性心动过速,其中以期前收缩最为常见,其次为心房颤动和扑动,其中42例患者合并两种及其以上心律失常症状,占整体的52.50%。
2.2 合并疾病 本次研究中,8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中30例(37.50%)合并冠心病,16例(20.00%)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22.50%)合并肺心病,11例(13.75%)心肌病,4例(2.00%)风湿性心脏病,1例(1.25%)甲亢性心脏病,其中以合并冠心病者最多,其次为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有18例患者同时合并以上两种疾病,占整体的52.50%
3 讨论
3.1 老年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
3.1.1 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老年心律失常类型,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逐渐上升。本次研究中,通过DCG对患者24h心搏进行记录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在众多期前收缩患者中,以房性期前收缩较为多见,其发生发展同患者机体功能衰老和心血管疾病引起心房容积增加有一定关系,多数房性期前收缩患者均无明显自觉整整,对于少部分存在明显症状的患者需采用药物进行积极控制,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维拉帕米、普萘洛尔和胺碘酮对患者进行治疗。
室性期前收缩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老年心律失常类型,多由高血压、心肌病和冠心病引起,多发于急性心肌梗死后。临床资料指出,室性期前收缩的严重程度主要同两个因素有关:①引起室性期前收缩的基础疾病;②发生的复杂性、频率和数量。对于危险性较高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首选利多卡因静脉用药,负荷量50~75mg,于2~3min内完成静脉推注;若无效则采用普罗帕酮或胺碘酮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可采用口服给药方式,采用普罗帕酮、奎尼丁、乙吗噻嗪或氟卡胺等。
3.1.2 心房颤动(房颤)和扑动(房扑) 老年房颤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常见的致病原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和肺心病等,目前对于老年房颤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疗:①部分房颤患者可自行向窦性心律转归,无需进行特殊治疗,本次研究中12例房颤患者中4例自行转复;②对于无法自行转复者,可取0.4mg毛花苷丙静脉注射进行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后,于次日给予其地高辛口服以维持心律。本次研究认为,对老年房颤患者应根据其病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于老年风心病者,心脏扩大合并心力衰竭,房颤转复难度较大;对于老年肺心病者,多为肺功能衰竭合并房颤,及时采用药物进行转复也极易复发。对于此类患者,建议首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 再行房颤转复。
3.1.3 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包括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其病因较为复杂,临床治疗难度大。短阵性室上性心功过速和PSVT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多表现为折返激动,少部分为自律性增强。对于PSVT患者,由于易出現低血压、心绞痛和心衰等症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积极纠正:①刺激迷走神经,对咽部进行刺激,促进呕吐;②采用升压药促进血压增高,从而引起迷走神经兴奋,促进心动过速的转复,主要采用间羟胺和多巴胺实施稀释静滴;③采用维拉帕米、普罗帕酮、毛花苷丙静脉滴注,在用药治疗期间注意对患者进行严密心电监测。
3.2 老年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注意事项 ①老年患者由于脏器功能存在不同程度减退,心律失常发作时会引起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并引起主要脏器衰竭,因此对于确诊为心律失常的患者应采用有效措施对失常心率进行纠正,促进转复,在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药物剂量以预防不良反应;②临床建议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心律调整和病因治疗同时进行,但是由于病因存在治疗难度差异,而心律失常有可能对机体循环造成影响,因此治疗时应结合患者的病情具体分析,分清主次。
综上所述,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生危险性高,且表现复杂,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充分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以促进患者心律失常的转复。
参考文献
[1]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全军心律失常诊治专病中心、北京军区心血管疾病诊治研究中心[J]. 临床荟萃. 2010, 25(5): 封2.
[2] 李翠兰,胡大一. 抗心律失常药物基因组学与女性心血管健康[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2, 33(5): 569-573.
[3] 孙丽娟. 乌灵胶囊辅治心血管神经症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19): 111-112.
[4] 马长生. 心血管专家谈心律失常[J]. 现代养生B. 2011(6):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