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德友教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内科杂病经验
2015-10-21李翊等
李翊等
【摘要】介绍姜德友教授运用经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疗诸如失眠、眩晕等内科杂病的经验。姜德友教授重视调和阴阳,其常用的经方之一——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属于柴胡类方,能很好的调阴阳、和表里,治疗阴阳失调所致多种杂病无不验效。
【关键词】名医经验;姜德友;调和阴阳;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32-01
基金编号:黑龙江省整理、传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课题(CZ14-10)
姜德友系黑龙江省名中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基础医学院院长,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从国医大师张琪,多年来从事临床、教学工作,中医功底浑厚。精研仲景方论,对内科杂证有着独到的见解及经验,尤其擅长运用调和阴阳法,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疗多种疑难杂病。笔者随师学习,印象深刻,现将其总结如下:
1“调和阴阳”是辨治杂病的关键
姜教授认为内科杂病之所以称为杂病,就是因为其病因病机错综复杂,一时难以理清其本质。针对于此,姜教授以“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为理论基础,结合自身多年临证经验,总结认为:人的本质根于阴阳二气,而疾病的本质也同样源于阴阳失衡,正是由于阴阳不调,使得正常的生理功能失常,才会出现各种的杂症。以失眠为例,现代中医学将失眠的病因病机归结为邪火扰心、宿食停滞、心血不足等,但临床上经常能遇到一类患者,诊其脉症,不属六淫为患,也非七情内伤,只为莫名原因的失眠,更有甚者,逢子午则病,子时难眠,午时困倦。对于此种患者,姜教授认为在辨证时,需要从睡眠的机制来思考。《灵枢·邪客》云:“阳气盛则阳跷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后世医家总结言:“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意指阳不入于里与阴合,阴阳不交就会导致失眠。因此在治疗时,重点应在于调和阴阳,使阴阳能够交合,则病症自去。又如妄动症,中医讲,阳主动,阴主静,若阴阳失调,阴不能敛阳,造成阳扰于外,就会表现为躁动、妄动。治疗同样应着眼于燮理阴阳,使之阴平阳秘。
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新解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姜教授常用的经方之一,其首载于仲景《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原为伤寒误下而设,治疗邪犯少阳,表里俱病之证[1]。姜教授认为,少阳为阴阳之枢机,邪犯少阳,当枢机不利,阴阳不调;而此方的本质属柴胡类方,即由小柴胡汤化裁而来,恰能宣畅枢机,转邪外出,调和阴阳。本方由柴胡、半夏、人参、桂枝、茯苓、铅丹、龙骨、牡蛎、大黄、生姜、大枣合而成方,由于铅丹具有毒性,多以磁石、琥珀等重镇安神药替代。本方中尚应有黄芩一味,其理论依据为赵本《伤寒论》中本方有黄芩,且实际应用中证明加入黄芩的疗效确实优于没有黄芩,在临床研究报导中本方也常加入黄芩配伍[2-4]。姜教授指出,虽然古代医家对本方的注述中有说:“柴胡引升阳药以升阳;大黄引阴药以就阴”(《绛血园古方选注》),表面上看,柴胡升阳大黄就阴,使得阴阳各有所安;但实际上这只是济而不是和,真正能协同柴胡调和阴阳的药物必须是黄芩,若果没有黄芩,那本方也就没有和解之功,不能称之为柴胡类方了,方名也不应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而应是柴胡龙骨牡蛎汤了。
临床上,姜教授执方不泥古。他认为,原文中出现了惊、烦、谵语等神智方面的症状,那么所遇杂病中凡有神识、情志等方面改变的病症,病机属阴阳不调者,皆可用本方化裁进行治疗。笔者在跟师期间,姜教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过多种杂病,如失眠、惊悸怔忡、郁证、狂证、眩晕、震颤、妄动等病,只要适当配伍,均会收到满意的疗效。
3经验举隅
3.1失眠案
杨某,女,43岁。失眠3年余,因近日病症加剧而来就医。依其叙述,乃3年前因情志刺激而初得本病,服用安眠药尚可,近年来则服药无效,病情加重甚则彻夜难眠。查其形体略胖,面色少华,精神萎顿,时喜时悲,心烦易惊,胸胁满闷不舒,食饮尚可,二便如常,寒热不显,舌苔薄白,脉弦细弱。诊为失眠,证为阴阳失和,阳不交阴。方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药用柴胡、人参、黄芩、龙骨、牡蛎、茯神、桂枝、酸枣仁、夜交藤、生姜、大枣,先进7剂,以观后效。复诊时言失眠症状有所改善,其余诸症也得到缓解,嘱依前法再服,半月得愈。
按:姜教授认为,本案之失眠,初起雖因情志刺激,五志过极化火而扰动心神,但经过治疗后,志顺火平而神安。导致失眠近来加重的根本因素在于阴阳失衡,即情志刺激扰动少阳胆腑,相火妄动,枢机不利,最终造成阴阳气不得交合。经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是由于患者阴阳不调,才会出现失眠、时悲时喜的症状。且从体征、舌脉看,患者脏和无它病,亦排除痰湿、瘀血、寒热等病因。至于面色少华,精神萎顿,实乃经年不得寐而致气血欠佳。因此本病的病机在于阴阳不调,只要调和阴阳,使二者能够交合,则神气自当复原,诸症随之亦去。故方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3.2眩晕案
张某,男,51岁。眩晕月余,时轻时重,发病时自觉天旋地转,目不能睁,甚或扑倒。就诊时查得胸胁满闷,心悸心烦,恶心欲呕,口苦不欲饮,耳中如蝉鸣,舌淡苔薄脉弦涩。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大黄、铅丹,加甘草、代赭石、白术、天麻治之。7剂显效,14剂而愈。
按:眩晕的病机不外乎肝阳上亢、气血亏虚,但均非本案的病机。姜教授认为,本案眩晕乃阴阳气交不畅,兼土虚木乘所致。参考厥证,“阴阳气不相顺接,因致厥”这是厥证之危候。而本案眩晕可认为是阴阳气顺接不畅,致使神识昏蒙而发病,证候属轻。况患者50有余,“年五十而阴气自半”,气血阴阳已显衰势,这可能是阴阳接续不畅的之因。又患者自觉胸胁满闷、恶心欲呕,乃肝脾不和、胆胃不和之土虚木乘之象。土虚则生痰,木乘则化风,最终肝风挟痰上扰清窍,加重眩晕的病情。故方用柴胡汤调和阴阳,龙牡赭石潜镇肝风,白术甘草,同人参、茯苓、桂枝共扶脾土而祛痰,综合调理而痊愈。
以上仅采录姜德友教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验案2则。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作为柴胡类和剂中的一员,能很好的调阴阳、和表里,在杂病的治疗上有着不俗的疗效。虽然发展到今天,很多疾病发生了衍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调和阴阳治疗内科杂病这一理论仍然具有极高的价值。只要能够遵循经典理法,活用经方而不泥,总能契合病情而又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熊曼琪.伤寒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220.
[2]刘喜德.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证运用体会[J].新中医,2014,46(9):202-203.
[3]史俊仙.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J].光明中医,2010,5(3):365-366.
[4]郭志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举隅[J].内蒙古中医药,2010,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