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先心病患儿及家属影响的研究

2015-10-21孟朝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先心病家属护理干预

孟朝辉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先心病患儿及家属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56例先心病患儿,根据幼儿时期对父母的依赖性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患儿现状评估、亲子活动、家属健康教育等。结果:干预前后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行为等均教干预前深刻合理,家属更加积极配合治疗,对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提高了医疗和护理质量。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正确认知,减少了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压力,也提高了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患儿对手术的耐受性增强,加强了医患沟通,促进了医患的和谐,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先心病;家属

【中图分类号】R13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56-01

先心病是由于心脏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心血管畸形所致的一类疾病,临床治疗采用手术治疗,也是根治先心病最好的方法,其手术特点是必须要求尽早治疗[1]。先心病患儿自身身体健康受到很大影响,同时高额的医疗费用为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家属承担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本次研究中针对患儿及家属的实施护理干预,希通过护理干预对其起到了积极作用,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56例先心病患儿,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在2—13岁之间,平均年龄(5.4±2.5)岁。所有患儿均诊断为先心病,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

1.2方法:

对56例患儿及家属制定完善的护理对策,主要包括如下措施:①患儿现状评估:患儿入院后完善现状评估表,对患儿的整体情况做出全面了解和评估,联合临床资料针对患儿的疾病特点、心里特点、父母心理特点、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等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②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先心病患儿年龄普遍较小,对父母的依赖性和信任感最强,对其父母进行科学合理的健康宣教,使其参与到患儿的治疗护理中,可以有效的提高疗效。术前根据手术特点和术后可能遇见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肢体训练,比如知道患儿进行深呼吸训练,利于术后排痰,训练特定的手势,比如手指胸口表示疼痛,手指嘴表示有痰等,减少因沟通障碍导致不耐烦等焦躁情绪。③宣讲相关疾病知识:大多数家属对医学和护理知识缺乏,为了使其在患儿的治疗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针对先心病相关知识对家属进行宣讲,使其保持科学的心态接受治疗大的各种操作,训练家属对患儿出院后的保健操作,有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④心理辅导:家属对疾病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家庭经济的负担承担着很大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这种情绪也会感染到患儿,不利于对疾病的治疗。因此针对家属的心理问题给予心里疏导,护理人员积极和家属进行沟通,尽量帮助其找出不良情绪的根源,主动摆脱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接受治疗。⑤亲子活动:制定一定的亲子活动,培养患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加强和患儿的沟通,是患儿保持愉悦积极的心态,比如亲子阅读,儿歌教学等,切身参与其中,不仅是患儿受到积极影响,家属也能缓解自身压力。

1.3评价指标

自制问卷调查表分别在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对患儿及家属做出心里压力评估,满分100分,85—100分为重度压力,70—85分为中度压力,55—70分为轻度压力,<55分为无压力。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后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行为等均教干预前深刻合理,家属更加积极配合治疗,对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提高了医疗和护理质量。干预前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压力情况为轻度2例,中度23例,重度31例,平均得分(84.3±5.1)分;干预后患儿及家属的心里压力情况为轻度21例,中度26例,重度9例,平均得分(68.9±5.1)分,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先心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发育障碍性疾病,其患病者为儿童,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手术治疗是其唯一的根治方式[2]。但是其造成的经济负担和疾病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对患儿级家属造成很大的心里压力,因此容易产生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治疗[3]。针对患儿及家属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积极影响患儿及家属。本次研究对56例患儿及家属做出了患儿术前评估、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亲子活动等干预护理,从结果来看干预前压力评分平均得分(84.3±5.1)分,干预后压力评分平均得分(68.9±5.1)分,干预后患儿及家属的心里压力明显减少,可见护理干预效果明显。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正确认知,减少了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压力,也提高了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患儿对手术的耐受性增强,加强了医患沟通,促进了医患的和谐,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曾朝辉,陈丽华,李凤兰等.护理干预对先心病患儿及家属影响的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06,5(1):10-11.

[2]刘斌.改良式护理干预在10kg以下先心病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21):6-7.

[3]谢笑容,肖冬玉,李凤等.综合护理干预对34例低体重先心病患儿围术期通气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5):70-71,72.

猜你喜欢

先心病家属护理干预
出生的不公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不开胸也能治先心病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谈谈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