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中9区块水平井钻井实践及认识

2015-10-21高鲁军

科学与技术 2015年2期
关键词:固井水平井钻井

摘要:为加快林中9区块水平井钻井速度,确保固井质量,缩短建井周期,本文通过对该区块水平井施工难点进行分析,总结了施工过程,探讨了井眼轨迹控制,防卡钻和稳定井壁及提高水平井固井质量措施,对指导该区域钻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林中9区块;水平井;钻井;轨迹控制;固井

作者简介:高鲁军,2012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

一、背景介绍

林中9区块位于林樊家油田西南部。该区块为不整合油藏,平面上砂体展布不连续,目的层孔店组与上覆馆陶组地层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油层分布在各砂层组构造高部位,平面分布零散,纵向上含油砂体多,含油小层多、油水关系复杂,识别难度大。该区块储层沉积相为河流相沉积。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砂岩和粉砂岩,岩性细、成岩性差、胶结疏松。

二、施工难点:

(1)该区块油层分布在各砂层组构造高部位,平面分布零散,含油小层多、油水关系复杂,识别难度大。

(2)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随着水平段的延伸,井眼摩阻随之增加,钻压传递困难。该储层为河道走向,钻进时易脱离油层,井眼轨迹控制难度较大。

(3)防卡钻和井壁稳定难度大。随着井深的增加,摩阻扭矩逐渐增大,易发生卡钻事故,井眼受到力学和化学两方面的影响加剧,其稳定性变差,易发生坍塌;在斜井段和水平段,形成的岩屑床,易造成卡钻;由于短程起下钻和划眼次数多,造斜、增斜、稳斜和扭方位等工序复杂,全角变化率较大,易形成键槽而发生键槽卡钻。

(4)水平井固井质量难以保证。在大斜度井段和水平段,套管在自身重力下易靠近井壁下侧,套管安全下入难,同时严重影响岩屑携带和注水泥驱替效果,影响固井质量。固井后,打捞免钻塞时,钻杆与套管碰撞,严重影响水泥胶结质量。

三、水平井施工情况及措施

3.1 一开

钻具组合:13 5/8"牙轮钻头+7"钻铤×2柱+5"加重钻杆×5柱+5"钻杆

钻进参数:钻压30~50KN,转盘转速90~120r/min,排量60~65L/s

(1) 一开清水开钻,利用地层粘土自然造浆,一档轻压吊打出钻铤后,换二档钻进,井深100m左右时双泵钻进,保证井眼开放,钻完一根划眼一遍,修复井壁,确保套管下入。

(2) 完钻后,调整钻井液性能,提高粘度至40s左右,使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悬浮性,起钻前,充分循环,保证井眼畅通。

3.2 二开

(一)二开直接下入动力钻具,减少起钻次数。

钻具组合:9 1/2"牙轮钻头+Φ197mm动力钻具+7"无磁钻铤×1根 +MWD+无磁承压×1根 +5"加重钻杆×5柱+5"钻杆

钻进参数:钻压40~80KN,转盘转速90 r/min,排量32~34L/s

(1)二开轻压吊打出表层3根后,换二档钻进,早开泵晚停泵,减小岩屑沉降速度,提高接单根效率,防止沉砂卡钻。禁止长时间定点循环,防止井塌等复杂情况发生。测斜期间,机房降转速,防止造成大肚子井眼,影响后续施工。

(2)定向后,加强划眼,刮拉井壁,消除虚厚泥饼,降低泥饼的摩擦系数,防止卡钻。

(3)改小循环前,采用细水长流的方式不断补充胶液,确保粘土及时絮凝沉淀,抑制上部地层过早造浆,确保打出开放型井眼。改小循环后,使用好固控设备,清除有害固相。

(二)根据地质设计要求下入地质导向

钻具组合:9 1/2"牙轮钻头+Φ197mm动力钻具+7"无磁钻铤×1根 +FEWD/LWD+无磁承压×1根 +5"加重钻杆×5柱+5"钻杆

钻进参数:钻压80~100KN,转盘转速60~70r/min,排量30~32L/s

(1)采用倒置鉆具组合,下钻时控制好下放速度,观察好钻井液返量。

(2)进入水平段前,调整钻井液性能,使钻井液具有较好的携岩能力,较低的滤失量,利用固控设备消除有害固相,含砂量控制在0.5%以下。

(3)进入水平段后,每钻进150m左右搞一次短起下,疏通井眼。起钻时严禁硬拉硬拔,防止拔塌井眼,下钻时观察好返量,测量好后效。

3.3 井眼轨迹控制措施

(1)针对该地区目的层为河道走向,井眼轨迹易脱离目的层,钻具结构中加入无磁承压钻杆,加长无磁环境,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性。

(2)复合钻进与滑动钻进交替进行。坚持“少滑动,多旋转,微调勤调”原则,保证井眼规则,井壁稳定。

(3)优化钻具结构。采用倒置钻具组合,将加重钻杆接于井斜较小的井段,斜坡钻杆置于斜井段和水平段,保证钻压能有效地传递到钻头上,并减少粘卡的机会[1-3]。

3.4 防卡钻和稳定井壁措施

(1)增大排量,控制环空返速,减缓岩屑床的形成。环空返速是影响井眼净化的主要因素,但过高的环空返速将会对井壁造成严重的冲蚀,因此在减缓岩屑床形成的同时控制环空返速和排量。

(2)钻进过程中配合短程起下钻、分段循环和划眼等措施,消除岩屑床。当井斜角超过30°后,适当搞短起下,有效清除岩屑;换钻头下钻时,分段循环钻井液,利于消除岩屑;如果岩屑床较为严重,需要多次划眼消除岩屑床。

(3)严格控制钻井液固相含量和滤失量。固相含量高,滤失量大,井壁易形成虚厚泥饼,增大了滤饼摩擦系数,造成黏附卡钻。滤饼厚且松,胶结性差起钻时易造成井眼垮塌。钻井液滤失量大,地层吸水膨胀,造成缩径。因此钻进中随时补充高分子聚合物,增强钻井液的悬浮、携岩能力;充分使用好除砂器和离心机等固控设备,彻底消除钻井液中的有害固相,保证较低的含砂量;加入降滤失剂,控制钻井液滤失量;加入防塌剂,使形成的滤饼致密坚硬,有效封堵和保护储层 [3-4]。

3.5 提高水平井固井质量措施

(1)下套管前认真通井,疏通井眼,保证优质的井眼,利用旋转管柱降低摩阻,提高下入能力,或用游车大钩的自重往井下推动套管;下入40根左右套管,利用套管循环接头循环钻井液,减小下套管摩擦力,降低卡套管的可能性。

(2)安装套管扶正器,确保套管居中。由于套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易靠近井壁下侧,引起套管偏心,严重影响岩屑携带和注水泥驱替效果,因此选择安装扶正器的最优间距,使扶正器所受的侧向力尽可能减小,套管居中程度最高。

(3)下套管完毕后,有效循环钻井液,彻底将井内沉积的岩屑清洁干净,消除井壁和套管壁上的虚滤饼,增强水泥浆和套管壁、井壁的胶结,提高固井质量[5]。

(4)固井后捞免钻塞时,控制下放速度,减轻钻杆与套管壁的碰撞强度,降低对固井质量的影响。

四、结论

(1)水平井施工中,搞好直井段防斜打直,为增斜段及水平段施工奠定基础。

(2)通过加长无磁环境,优化钻具结构,复合与滑动钻进相结合,加强井眼轨迹控制,尽量避免井眼轨迹大幅度波动。

(3)优化钻井液性能,提高其携岩能力,稳定井壁。定期搞好短起下,及时清除岩屑床,防止井下复杂情况发生。

(4)加强完井作业监控,保证下套管顺利和固井质量。

参考文献

[1] 牛洪波.大牛地气田长水平段井眼轨迹控制方法 [J].天然气工业,2011,31(10):64-67.

[2]何军,董国昌.小井眼丛式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1999,21(3):33-37.

[3]苏义脑,窦修荣.大位移井钻井概况、工艺难点和对工艺仪器的要求[J].石油钻采工艺,2005,33(4):6-10.

[4]郭元恒.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分析及对策[J].石油钻采工艺,2003,35(1):15-18.

[5]陈建兵.套管漂浮技术在海洋钻井中的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1,23(5):19-22.

猜你喜欢

固井水平井钻井
三塘湖油田马中致密油水平井大修技术研究与实践
影响固井质量的因素研究
低效水平井防砂治理技术
利用均匀注汽技术提高水平井动用程度
利用均匀注汽技术提高水平井动用程度
石油固井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
固井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及运用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海上钻井平台
浮式钻井平台将迎来史上最大拆解潮
未来2年将有超过100座钻井平台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