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2015-10-21刘静
刘静
摘要:同性恋区别于传统异性恋势力,迫于传统理念的压迫,一直存在于阴暗处的恋情,在经过漫长的过程中逐渐被人所接收。然而同性恋人群现实的生活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在传统枷锁下艰难的生存,他们内心所承受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很难被人所理解。本文主要对于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做下简要分析。
关键词:同性恋;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同性恋现象在早期就存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经过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同性恋者者的数量也较多,而且普遍存在于现社会。在1869年,德国医生Benkert首先提出同性恋这个词语,它主要是指同性的人具有性爱吸引力并持续表现性爱的倾向。在古希腊时期,同性恋备受推崇,直到基督教兴起后才遭遇迫害,被称之为“性倒错”“性心理障碍”等,在现代医学不降之成为精神类疾病。经过这一漫长时间的转变,可以看到人们对于同性恋者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在现今社会,它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们的歧视。因此,介于传统的文化和人们的舆论压力下,同性恋者忍受着常人所不知的心理上的折磨,以至于产生了抑郁、焦虑等多方面的心理疾病。因此,对于同性恋者的身心健康也将成为各位学者重点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由于同性恋群体是艾滋病等其他传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在1981年,世界上发现的第一例艾滋病人是一个男性同性恋者。1989年,我国的第一例因性接触而感染艾滋病的患者与多个同性有过性接触,资料显示,我国艾滋病群体的感染率仅次于吸毒人群。2004年,在卫生部公布的数据中显示,中国男同性恋者的艾滋病感染率约达1.35%。这一数字要比普通人群的感染率高近20倍。由于艾滋病在同性恋者中传播较多,因此,人们面对种情况,趋于本能对于同性者采取敌对的交往态度,无疑会给同性恋者一定的思想负担。
目前,在一些国家允许同性者有合法婚姻自由,但是,传统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社会对于同性恋希望,仍然看做异己行为,有违于传统道德,同时加以歧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同性恋者仍然在这种社会环境中艰难的生存者,他们中一些选择孑然一身,一些在父母的压力下选择结婚生子。他们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有研究者采用精神障碍诊断量表、艾森克人格测查量表(EPQ)、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查量表(MMPI)、同性恋心理健康调查表等对多位同性恋者作心理测试和1-2年的随访。结果显示33%的同性恋者既往有过自杀未遂。随访期间多位同性恋者具有异常的心理状态和反常的行为。在男、女同性恋的MMPI量表结果中一部分群体的疑病、疮病、精神分裂、抑郁和精神衰弱等方面评分高于常模,有的个别同性恋与常模比较明显突出。另有研究者经过专业调查研究资料表明:男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常人明显偏低。他们存在较普遍的焦虑、恐怖、抑郁、强迫、精神病性症状和各种躯体不适。他们看待问题比较偏激,对人比较敌对,人际关系普遍敏感。张北川等曾作过同性恋人群中自杀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约10%的同性恋者有过自杀的未遂行为。
二、同性恋者影响因素及措施
针对当前同性恋者所处的健康状况,以及同性恋现象对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影响,我们一方面可以对同性恋的成因进行探讨,通过各种手段预防同性恋的形成。另一方面对同性
恋者进行性安全教育来减少艾滋病等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
1、影响因素
同性恋的形成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是心理动力学、社会文化、生物学等多重因素决定的,是主体(个体自身因素)和客体(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研究者仍没有发现与同性恋有关的基因,所以要想预防同性恋的形成就得关注个体后天经验的形成。而个体的后天经验主要受家庭和学校等小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家庭教养方式,有研究者根据弗洛伊德理论进行实证研究称如果母亲是个很有魅力且专横的人,而父亲软弱的话。母亲取代了父亲的角色,孩子在性别自我认同时倾向于认同母亲。如果家长之间不能够相互尊重、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这种家庭环境中的孩子进行自我性别认同就会出现偏差。加之部分家长喜好给孩子穿异性的衣服,强迫孩子去做模仿异性的行为方式,导致孩子的天性不能顺其自然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应缺乏性教育力度,没有切实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由于学校教育渠道不畅,致使学生不能通过学正常渠道接受科学的性教育,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大中小学应开设性教育课,采用合理的有关性教育的教材,專业老师代课。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帮助学生矫正不良性心理、性行为,解决由不良因素所引发的学习、生活上产生的问题。相信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对性知识有了正确而又清晰的认识后可以减少问题的产生,更有助于其自我性别认识的顺利进行,以及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2、防治措施
“同性恋者是一种自我认定的过程,既接受对同性的性欲和浪漫爱与并把他们融入自我意识之中。这一标签是自我授予的而不是社会授予的。”同性恋的自我认定是一个主动选择的过程,是个体根据自身的主观体验,有意识地接受了这个称号。有学者将来访者按其“治疗愿望的有无”分成两种:一种自认命是天生的性取向,即自我认定者。无法改,也不愿意改,来咨询者的目的仅是说说自己的苦恼,讲讲来自环境中的压力。有的则是倾诉与同性对象相处的矛盾和苦恼。第二种则认为自己的性取向是可以改变的,自己讨厌目前的状况,不愿意向那种不正常的性冲动屈服,迫切要求获得医生的帮助。因此对于同性恋的防治我们可以从下面几种情况进行讨论:
一是对患有严重生理疾病的同性恋者进行防治。对患有严重生理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的同性恋者和假同性恋者,我们必须采用合理的医疗措施对其进行防治,帮助他们恢复身体健康,抑制疾病的传染源头。二是对有心理障碍的同性恋者进行心理咨询。咨询师在面对自我认定同性恋者时,虽然不能够改变其性取向问题,但是可以帮助其面对自己的问题,主要适应这种社会大环境。对于其他情况的同性恋者,首先了解清楚其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且尊重其内心的想法,尽量帮助其解决其在于现实中所面临的问题,解决其产生这种心理障碍的的问题,帮助他们适应这种环境。三是对有强烈意愿改变性取向的同性恋者进行心理治疗。对有强烈意愿改变性取向的同性恋者进行心理治疗,帮助他们改变性取向,由同性恋转向异性恋。其实改变性取向并非很容易的事情,这要靠很多因素:来访者希望改变的程度、其同性恋和异性恋经历的程度、以及经历的长短、幻觉时的指向性等。有研究称可以用厌恶疗法、认知疗法、催眠疗法来治疗同性恋。厌恶疗法是当来访者对同性产生幻想时就给予一定的刺激,建立一种应激反应,来消除同性恋者性幻想时指向同性的行为,并试着帮助来访者将性幻想指向异性。但是这种方法能够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是来访者对于改变性指向的个人意愿非常强烈。认知疗法的做法是从认知上改变来访者的同性恋观念,行为上减少同性恋行为的发生率,情绪上控制因同性恋问题而致的焦虑、抑郁和敌对情绪,生活方式改善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催眠治疗则认为同性恋是情绪体验记忆的结果,催眠诱导下的电击厌恶治疗可消除对同性的性体验。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2]钱铭怡.变态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刘华清,张培琰等.同性恋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