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2015-10-21赵伟
赵伟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 RE患者62例随机分为A、B两组,31例每组。A组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B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的临床症状疗效及内镜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96.77%,B组分别为77.42%、80.65%,A组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与B组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RE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97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60-01
反流性食管炎(RE)主要是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发生功能减退或障碍、酸性物质廓清能力减退以及反流无攻击胃食管黏膜等而诱发的一种食管病变,致病因素要为食管动力功能障碍以及胃酸反流[1]。因此,治疗RE的抑制胃酸分泌并改善患者的食管动力。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两种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RE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合理选择RE治疗药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就诊的RE患者62例,患者均存在胸骨后疼痛、反酸及吞咽困难等典型RE症状,均经胃镜检查确诊,排除合并其他消化道疾病者,合并心脑肝肾功能障碍者,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其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25-64岁,平均(41.35±3.21)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1.52±0.34)年;内镜分级:31例Ⅰ级,17例Ⅱ级,11例Ⅲ级,3例Ⅳ级。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1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内镜分级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常规予以饮食指导、活动指导及健康教育等。A组予以埃索美拉唑口服,40mg/次,1次/d,于每日早餐前空腹服用,连续用药8周。B组予以奥美拉唑于每日早餐前空腹服用,40mg/次,1次/d,连续用药8周。两组均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莫沙必利,5mg/次,3次/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胸骨后疼痛、反酸以及吞咽困难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半定量法评价症状严重程度,按照无、轻、中、重度以0-3分四级评价,各项总分为临床总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胃镜检查,观察食管黏膜充血、水肿及糜烂溃疡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标准
临床症状疗效: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临床症状评分降低率≥90%;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症状评分降低60%-89%;有效:症状有所改善,症状评分降低30%-59%;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症状评分降低<30%甚至增加。
内镜疗效:痊愈:内镜检查显示食管黏膜水肿、充血、糜烂等均完全消失,黏膜组织恢复正常;显效:黏膜病变显著改善,病灶范围缩小>75%;有效:黏膜病变有所改善,病灶范围缩小>50%;无效:黏膜病变无改善甚至加重,病灶范围缩小<50%甚至扩大。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 +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疗效
A组的临床症状有效率较B组显著提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A组 31 10 13 5 3 90.32B组 31 3 10 8 7 77.422.2 内镜疗效
A组的内镜总有效率相比于B组显著提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内镜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A组 31 7 17 6 1 96.77B组 31 1 13 11 6 80.65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A组2例轻度腹泻,1例头晕疲乏,不良反应率为9.68%;B组1例轻度腹痛,1例轻度头晕,不良反应率为6.4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PPI具有良好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对于缓解RE 临床症状并促进病灶愈合具有显著疗效。目前,临床常用PPI药物有奥美拉唑以及埃索美拉唑等,由于不同PPI药物的药理结构存在差异,其抑酸效果以及对RE的疗效也不尽相同[2]。
奥美拉唑是第一代PPI药物,对于RE以及酸相关性胃肠道疾病具有显著疗效,但其疗效不稳定,且存在个体差异[3]。埃索美拉唑是一种新型PPI药物,相比于奥美拉唑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对于胃内PH>4.0环境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疗效显著且持久,治疗RE可起到良好疗效[2]。此外,埃索美拉唑對于5-羟色胺具有高效选择性激动作用,可促进胃食管的蠕动并增加下段食管括约肌的张力,从而防止胃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反流,改善其排空功能以及收缩能力,在抑酸的同时能够改善胃肠道动力,针对RE的主要病因病机而治疗,故疗效显著[4]。本研究显示,A组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后临床症状疗效及内镜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96.77%,均较B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后的77.42%、80.65%显著提高。治疗期间,除3例患者发生轻度腹泻、头晕疲乏等不良反应外,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埃索美拉唑治疗RE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能够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和食道粘膜病变,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艳菊,许连壮.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9,18(9):807-809.
[2] 夏春生,刘华蓉,达世平等.不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18):1778-1780.
[3] 邓秋飒,刘丽青,谢静秋等.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2,(32):127-128.
[4] 谢肖肖,杨纯英,周夏丰等.埃索美拉唑或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97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