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12例临床疗效研究

2015-10-21王雪华杨杰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王雪华 杨杰

【摘要】目的:研究中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 方法:将21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中对照组105例和治疗组112例, 分别给予西药和中西药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29%,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治疗 慢性盆腔炎 临床疗效 研究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02-02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多局限于盆腔器官。是输卵管、卵巢、宫旁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发生的炎性改变,致局部神经纤维受到激惹和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多因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不及时, 妇科手术、产后感染、经期不注意卫生或邻近组织器官的炎症蔓延所致[1]。 我科自2010年6月~2013年10月以来, 对217例患者随机分组, 分别采用西药、中西药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对照治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 2010年6月~2013年10月间在我院门诊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共217例,年龄18 ~47 岁,平均33.7 岁,病程1~9年,既往多有分娩、宫腔操作史和不洁性生活史,治疗前分别向每位患者详细介绍中药治疗和抗生素治疗的方法,按患者意愿分别编成中药治疗组(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 112例,对照组 105例,两组年龄、体重、病程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妇产科学》中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2]。(1)临床表现:下腹部坠胀、疼痛及

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白带增多,有的伴月经失凋,甚至还可引起不孕。(2)妇科检查:子宫多呈后位,活动受限,附件单侧或双侧触及条索状增厚或片状增厚、压痛,或宫旁扪及痛性包块。(3)B超检查:可有盆腔积液,附件有包块。

1.3排查标准

不符合以上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者;近1月内曾使用过抗生素治疗者;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原发性疾病者;对治疗药物过敏者。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江苏瑞年前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2 g静滴,2次/d;甲硝唑注射液(重庆迪康长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50 mg静滴,2次/d。10 d为1个疗程,停药5 d后开始第2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治疗组:在上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使用中药治。中药组方:蒲公英15 g,紫花地丁15 g,鱼腥草15 g,败酱草15 g,桃仁10 g,丹参15 g,王不留行15 g,延胡索10 g,枳实10 g,莪术10 g,三棱10 g。1剂/d,分两次煎服。同时使用红藤煎保留灌肠。红藤煎药物组成:红藤30 g,败酱草30g,虎杖30g,土茯苓30g,丹参20g,乳香15g,没药15 g。灌肠方法:将上药浓煎至100 mL备用。治疗前将药液加温至39 ℃左右,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嘱患者排空二便,屈膝,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 cm。操作者用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轻轻插入肛门内15cm-20 cm,用50 mL一次性注射器将药物缓缓注入。灌肠过程中,嘱患者放松腹部,张口呼吸,减少便意感,灌肠结束后平卧休息30 min,尽量保留药液6 h以上。以睡前治疗较佳,经期停止治疗。10 d为1个疗程,停药5 d后开始第2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5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全身症状、体征及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有效:症状、体征及妇科检查均有所减轻;无效:症状及妇科检查无改善。

1.6统计方法

用 SPSS10.0 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2结果

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6%,对照组为: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 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对照组 105 35 22 21 27 74.29治疗组 112 64 21 18 9 91.963讨论

慢性盆腔炎具有病程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引起慢性盆腔炎的菌群复杂, 主要有链球菌, 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及性传播的病原体。 甲硝唑、氧氟沙星对上述菌群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由于慢性盆腔炎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 周围组织粘连、增厚, 抗炎药物不易进入, 所以疗效不理想, 易于复发。慢性盆腔炎属中医 “带下病 ”、“痛经 ”、“不孕 ”、“癥瘕 ”等范畴 。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湿毒内蕴 、阳气阻遏,治当益气健脾、活血化瘀解毒。中药方剂中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败酱草清热解毒利湿;桃仁、丹参、王不留行活血祛瘀;延胡索、枳实行气止痛;莪术、三棱软坚散结,通络止痛;诸药合用使湿热得解,瘀血得通,气行而痛止。灌肠方红藤煎中重用红藤既能清热利湿,又能活血化瘀;配以败酱草、虎杖、土茯苓加强其清热利湿之功;而丹参、乳香、没药功能行气活血止痛。药物实验证明,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明显的抗渗出和抑制结缔组织增生作用,可改善微循环,增强纤溶酶活性,松解粘连,促进炎症吸收、组织修复与再生[3]。中药保留灌肠, 药物局部吸收快, 能很快发挥作用, 药物不用口服, 不经肝脏, 由静脉丛直接进入下腔静脉, 直接作用于盆腔,临床结果观察显示较西药好。

综上所述,采用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鲍安珍.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观察及护理[J] .河南中医, 2004, 24(2):87.

[2] 國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59.

[3] 徐涛.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11):2963-2964

猜你喜欢

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4例临床分析
康妇炎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