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施工、养护环节的实施效果把控浅析
2015-10-21姚超
姚超
【摘要】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审美意识有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对于居住区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只是最基本的遮风挡雨,而是住的更加舒适、健康。为了满足居民对园林景观环境的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园林景观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水平,进行整体把控,使居住区园林景观达到应有的效果。但是就目前而言,关于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在一些施工过程依旧会遇到一些难题。本文就是围绕这些问题,探讨和分析居住区园林景设计项目中一些效果的把控,主要包括:设计阶段的把控、施工阶段的把控和养护阶段的把控这三个方面。
【关键词】居住区;环境要求;园林景观设计;整体效果把控
0引言
要想塑造出一个良好的居住区园林景观效果,就必须要做好整体把控。重点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养护阶段着手。
1设计阶段的全方位把控
在建筑设计中,一个园林景观项目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景观作品,要想能够被人们广泛的接受,必须做好第一步,也就是园林景观项目建设的第一个阶段:园林景观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想达到比较好的园林景观效果,需要做到几个方面的工作。⑴景观设计单位要充分了解项目的概况和甲方的需求,到现场基地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做好管理方及投资方的交流互动工作,打好景观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⑵在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要做好景观设计项目的互动环节,包括景观设计与上位设计互动、方案阶段的互动、施工图阶段的互动以及设计交底阶段的互动这几个环节的互动。
1.1景观设计与上位设计的互动
目前很多项目在跟进前,都是由建筑设计院做好最初的构架和配套方案,之后才由景观设计单位接手,这样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园林景观的设计,很多效果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比如一些强制的硬性标准:各种管线位置、景观设计的标高、现状空间等,都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景观设计的延伸空间。园林绿化设计应该应地制宜,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城市自身的构架特点和当地人的生活习性来进行综合考虑。绿化工程中,该用乔木就用乔木,该用灌木就用灌木,该乔木与灌木结合就二者相结合。一定要综合考虑,从实际出发,这样才会做出好的景观设计方案来。国外很多城市景观设计选择的树种就很得当,绿化与历史文化结合的很好,不仅绿化的好,符合人们对景观设计绿化环节的审美要求,并且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我们应该吸取其中的成功做法,并结合我国城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设计景观设计方案。要想在最初阶段做好景观效果的把控,做好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就要做好景觀设计与建筑设计互动。统筹布局项目的框架体系和空间结构的属性,排除建筑设计方案和景观方案的排斥现象,使其融会贯通,和谐共存,设计出更好的景观设计方案,达到更好的效果。
1.2方案阶段的互动
现在很多的设计项目首先都是通过电话沟通的,然后就是约定时间汇报方案,再根据甲方意图进行大量的修改工作。这样的工作效率是非常低下的,严重的浪费了人力、财力和时间,还做不出好的方案来。如果遇上一个工期很紧张的项目,弊端就更是显而易见了,耽误时间还赶不出方案。因此,项目一旦进入方案设计阶段,就需要与各个项目方进行互动。必须充分了解甲方的意图和建筑风格、定位、投资等各方面的信息,积极沟通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事先考察好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风土人情,这样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设计方案。另外,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尽可能的邀请施工经验丰富的专家来进行考察,这样可以弥补方案设计师施工经验不足的缺陷,进一步提高方案的可实施性。
1.3 施工图阶段的互动
施工图是指导施工实施的具体和细化的方案,施工图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图是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桥梁,把控好施工图阶段,对园林景观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图纸的每个结构和细节都要注意,设计师在确定具体的尺寸、材料和构造等,都要细致入微,尤其是小的并且很繁琐的建筑结构。另外,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会根据主观经验和一些固定的理论来进行构思,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些是难以操作的。因此,设计师要具体到每个细节构造并且要及时与施工专家进行互动。施工图是设计师和施工专家共同讨论互动出来的,才会更符合实际,操作起来才会更方便,对施工也更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1.4 设计交底阶段的互动
当设计方案确定,工作进入到园林景观施工的准备阶段时,就要选好施工单位。这些工作做好后,建设单位就要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进行最后的图纸会审交底工作。而这项工作一定要非常慎重小心,因为一旦设计交底完成后,就是要进入正式的施工工作了。在设计交底阶段,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一定要和设计师进行良好的互动,对于施工图中不明确的、需要改进的地方要及时提出来,并交由设计单位进行再一次的改善工作。当然,施工单位也要充分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不明白的要及时与设计师进行沟通。充分领会设计师的意图,进一步把控好园林景观的设计效果。
2 施工阶段的把控
施工阶段是一个施工单位对设计图纸的正式启用和施工阶段,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能否成为一个让人称赞的作品,就取决于施工的好坏了。要想在施工阶段做好这个项目工程,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⑴要考察施工单位的资质力量,一定要确保这个施工单位能够做好这个设计方案;⑵在我们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应了解施工具体的施工情况,及时交流互动,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随时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工作能够连续不间断的顺利完成。这两个方面告诉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效果把控,这包括硬景的效果把控和软景的效果把控。
2.1 硬景把控
硬质景观一般在施工完成后就能呈现出效果,比如土建铺装、景观小品、灯具等,都是可以立刻呈现的。只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一般情况下大的方向不会有偏差。同时,硬质景观又是园林景观功能性的主要体现,除了要满足使用功能外,还要满足观赏的功能。为了达到这两点功能,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就要把控好选材和施工工艺环节。选材上是很有讲究的,材料的材质、颜色、规格、纹理等都需要慎重挑选。至于施工工艺,最需要考虑的就是施工细节处理和精细度两个大方面,做好细节处理和精细度的把控,基本就能在施工工艺上做到与室内与室外景观的协调。
2.2 软景把控
软景是指植物景观,至于软景的把控,需要从苗木选择、苗木运输和苗木栽植等多方面进行把控。苗木选择主要是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上指定的苗木种类,进行苗木选择。主要是考察苗木的产地、品种、规格和树形这几个要点。苗木运输则是指选择好苗源后,将其运送到指定的地方,主要包括起苗、装车、运输、卸车这几个环节。苗木栽植则是指苗木运动完毕后,进行的栽植工作,主要包括挖坑深度、苗木朝向和保活措施这几个环节。我们需要通过以上三个主要方面的把控,确保选择的苗木在施工地点能够成活下来,并具有观赏性。
3 养护阶段的把控
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完成后,就进入到工程的养护阶段。养护阶段主要包括硬景和软景两方面的养护。工程完成后,园林景观作品都还是个半成品,必须要进行后期的合理养护工作,才能保证植物能够更好的生长存活。尤其是软景部分,比如一些浇水不及时,树木支架不牢,除草不及时,打药治虫不及时等原因,都会影响植物后期的生长。这些方面如果护养的不好,都会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景观的使用和观赏效果。现在有很多工程完成后,后期养护管理工作跟不上,导致苗木不能够存活,死亡率很高。绿化苗木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就大大加大了项目的管理成本。这些主要是因为很多的养护人员不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因此不知道新优苗木培育的管理工作该怎么做。因此,加强园林景观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要想苗木生长的很好,就要进行一系列的保育措施。如:及时浇水、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增加乔木支护、植物的修剪等,这些养护措施都是必不可少的,都需要在工程竣工后,进一步进行养护工作的。另外,养护人员也要学习相关技能,掌握苗木的生长习性和园林施工的基本注意要点,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和观赏性。这样才能双管齐下,真正的做好养护阶段的把控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要做好园林景观项目的工作,就必须集合众人的智慧,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把控好园林景观项目的效果。我们来总结一下要做好的几项把关工作。⑴设计阶段的把控。首先景观设计单位要充分了解项目的概况和甲方的需求,到现场基地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做好管理方及投资方的交流互动工作,打好景观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其次,方案确定后,设计师要和施工专家进行积极互动,使园林景观方案在满足功能性和观赏性两种要求的情况下,确保施工程中的可操作性。⑵施工阶段的把控。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充分了解设计师的意图,施工人员要事先深入了解图纸的各个细节和环节,一旦发现问题和不妥当的地方,要及时和设计师进行沟通,探讨解决方案,进行图纸的完善工作。⑶后期养护阶段的把控。养护人员要学习相关技能,掌握苗木的生长习性和园林施工的基本注意要点,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和观赏性。只有这样分阶段的层层把控,才能保证园林景观达到预想的效果,才能達到人们对于住宅区园林景观的审美要求,人们才能在健康、舒适、环保的环境中居住。
参考文献:
[1]张学军.浅淡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如何互动[J].山东林业科技.2007(04)
[2]余雁华.城市住宅小区绿化种植设计[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03)
[3]王及宏.空间的人性化——居住区环境中的复合空间设计[J].四川建筑.2012(02)
[4]吴莉娜.刍议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管理[J].现代园艺.2011(21)
[5]蒋三登.当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主要“瓶颈”[J].园林科技.2011(03)
[6]张蓉,潘东毅,吴慧丽.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