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雾霾天气引发的环境问题分析对策

2015-10-21张玮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雾霾预防措施环境

张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大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工业城市等,空气质量普遍较差,总体上有恶化的趋势。政府和相关环保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雾霾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并将建立雾霾天气预测预报系统与建立动态控制排污系统、控制污染源排放的决策系统结合起来,治理时也要地区联合,以有效地应对雾霾天气并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本文就雾霾天气引发的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雾霾 环境 预防措施

雾霾,雾和霾的统称。雾和霾的区别是十分大。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而PM2.5,则被认为是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 雾霾天气在之前并未让许多人关注过,而在当前去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并危及人类的健康,究其根本原因,这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所引起的,为一己私利而不惜牺牲环境为代价所带来的恶果。

一、雾霾起因

第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当它们与雾气相结合在一起,会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 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细颗粒物(PM2.5),也就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第二,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二、雾霾天气的危害

雾霾天气危害极大,不仅仅影响人身体的健康,也会对很大方面造成影响。

起大雾的时候,空气能见度很低,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在高速路上驾驶以及在通过交叉路口和无人看管的铁道口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减速慢行。时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由大雾的发生,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多发。雾霾天气对农业生产和电力部门也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雾大的时候,空气水分含量较高,阳光无法照射,导致植物光合作用的弱化。雾里含有硫化物、氢化物会沉积在植物的叶子上,对植物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对于电力行业来说,较高的空气湿度会导致电线的绝缘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短路现象。

让雾霾天气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的重要原因是,它对人身体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有的人喜欢晨练,但是在发生雾霾天气的时候,空气里水分含量很高,人体的汗不容易排出,容易造成胸闷,特别是血压高的人群,会导致血压升高,诱发心梗、肺心病等症状的发生。在中等和重度霾的天气下,近地面空气中积聚着大量有害人类健康的气溶胶粒子,对人体呼吸循环系统造成刺激。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受到的危害最大。当人们发生雾霾天气人们在户外活动和运动的话,这些颗粒能直接进入并黏附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异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三、雾霾天气预防措施

雾霾天气是自然和人为污染环境所形成的,面对这种恶劣天气,我们只有采取各种措施尽量避免其给人们正常生活和健康带来的危害。

1、减少户外锻炼。雾霾天气气压低,能见度低,空气中悬浮大量尘埃等有毒颗粒,患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户外锻炼,以免诱发慢性病得发作或加重。同样大雾天气压较低,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不宜做户外锻炼,以避免诱发心绞痛、心衰等疾病。中等和重度霾天气易对人体呼吸循环系统造成刺激,尤其是在早晨空气质量较差。通常来说,若无冷空气活动和雨雪、大风等天气时,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上午到傍晚前的空气质量好,能见度高的时段进行,地点以树多草多的地方为好,霾天气时也应适度减少运动量与运动强度。

2、尽量减少外出。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出门,或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戴口罩防护身体,防止污染物由鼻、口侵入肺部,外出归来后,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肌肤。

3、行车定要倍加小心。中等和重度雾霾天气下,能见度很低,视线差,驾车、骑车和步行的人们都应当多加小心,特别是在通过交叉路口和无人看管的铁道要口时,要减速慢行,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4、需关闭门窗。由于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消散,在大雾的天气应紧及闭门窗,避免室外雾气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空气,诱发急性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5、注意饮食。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尤其是中老年人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累,多饮水。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必要時要摄入一定的维生素。

四、环境治理措施——调节能源结构

为探寻导致雾霾的罪魁祸首,一些环境学者将矛头指向以化石燃料、尤其燃煤为主的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要求加快经济转型、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呼声不绝于耳。

调整能源结构能有效改善环境,治理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这两个目标,应当并且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如何做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1、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极大,而天然气所占的比重极低。调整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类传统能源消费的比重是优化调整能源结构的主要任务,也是其重中之重。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2011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呈现出“煤炭一头独重,天然气无足轻重”的特点;而同期美国能源消费总量基本形成“三足鼎立、石油稍重”的格局。在能源结构调整中,我国应当逐渐减轻对煤的依赖程度,大力推进天然气的利用。

2、积极开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

开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增强中国能源系统的抗风险能力,保证中国在未来的国际能源产业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还可以满足广大农村地区人口的能源需求,减少森林过度开采和植被破坏的现象出现。同时,中国还应大力推进海洋能、氢能、燃料电池、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的开发,扩大能源的利用范围。

3、大力开展节能环保,实现低碳消费。

保护环境、治理雾霾,重要的是增强个人的环保意识。每个人都应行动起来,将环保节能的思想带到生活中,从小事着手,如随手关灯、废物利用等。大力开展节能环保,实现低碳消费。

雾霾天气现象发生的原因本质是由于空气的污染。在发生雾霾天气时,人们应该减少外出或佩戴口罩。应对雾霾天气,解决空气污染,是环保的重任。这个环保不是狭隘意义上的环保部门工作,也有赖于国家行政体系转变思路。解决环保问题不仅仅要从政府、企业、社会做起,也应该从自我做起,人人努力,为“蓝天白云”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童志权,陈焕钦.工业废气污染控制与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9.

[2]张国泰:《环境保护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

[3] 覃世金.黄磷生产中“三废”综合利用的思路[J].湖北化工, 1997, (2): 51-53.

[4] 席胜伟.大气污染危害性分析及治理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6(12): 153-154.

猜你喜欢

雾霾预防措施环境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新德里雾霾
环境清洁工
扫清“霾”伏
有些日子没被某编毒舌插刀了,雾霾都散了!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漫观环境
雾霾里的春天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