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垃圾景观化探究

2015-10-21王笑为陈婧张培书蒲践川张峰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建筑垃圾

王笑为 陈婧 张培书 蒲践川 张峰源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中由于工程新建、维修更新以及工程拆除。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而且还会引发城市环境危机。本文重点分析了倡导建筑垃圾景观化的原因,目前国内外建筑垃圾景观化的方法,并对建筑垃圾景观化处理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垃圾;景观化;回收再利用

1 倡导建筑垃圾景观化处理的原因

1.1建筑垃圾数量巨大

当前,我国各城市正处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历史阶段,旧城改造、道路建设、基坑开挖等每年产生的建筑废弃物数量巨大,且不易降解。

我国城市固体生活垃圾总量已位于世界高产国前列,增长率居世界首位。

1.2建筑垃圾危害大

1.2.1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易产生安全隐患

我国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选址具有随意性,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施工场地附近的建筑垃圾堆出现崩塌,阻碍道路甚至冲向其他建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1.2.2建筑垃圾影响空气质量

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大多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然而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造成对空气的污染。

1.2.3建筑垃圾对水资源污染严重

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1.3建筑垃圾景观化处理的意义

建筑垃圾在景观中的再利用具有了普遍的生态意义和经济意义。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对环境的破坏最小,同时,对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无形中减少了项目建造过程中的资金投入,这是一种经济性的体现。并且利用原有废旧材料进行有效的景观利用,可带动周边地区的文化、娱乐及经济发展。

2 建筑垃圾景观化处理方法

2.1景观地形处理

上海进行世博园的建设时,将原址上大量的城市废弃物直接运用到园区的地形设计中去,并结合规划设计和工程状况,提出了“芯”、“表”土分层填筑的地形营造技术[1]。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城市废弃物来进行简单的处理来结合地形骨架来建设,再铺设“景观铺地”,可以说充分的利用了废弃物来改造地形,提升了城市的艺术品质。

2.2景观铺地处理方法

2.2.1景观道路和院落的铺装

施工过程通常为在地基上逐层铺设基层、结合层和面层,都可以利用符合要求的建筑垃圾进行铺装。按类型可以将其分为整材铺装、块材铺装和碎石铺装。施工时,合理的选择材料和形式,例如可以将废旧的木材经过简单切割铺在地上。

2.2.2道路附属工程

主要两个为道牙和台阶坡道。这两个工程可以利用的废旧材料基本相同,有废砖、废混凝土和一些工程碎料等。例如在山林常见的,只用简单的木板放置在路旁,一侧是人工沥青马路,另一侧就是大自然的泥土路面。

2.2.3铺地相关工程

以主要的四类为例。园桥可以由废砖、废石材和工程碎料等材料构筑。汀步是在园林里浅水中按一定间距布置的块状石材,露出水面,可用材料灵活,条块状废砖、废混凝土、工程碎料等都可。砖、废石材废混凝土及工程碎料等材料均可以拿来利用,用废旧木材简单的搭建出来,虽老旧却自然质朴。绿化在景观环境中必不可少,因此花池树池是一个重要要素,废砖、废石材、工程碎料和房屋装饰装修废料都可用,各具特色。

2.3景觀设施处理

景观设施包括园林雕塑、石景、小桥、景墙等小品设施[2]。我们在研究中把景观设施的处理方式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2.3.1观赏性景观设施

城市中的建筑废弃物如无人处理的废旧老宅,废置的钢筋等,我们经过一些稍稍简单的处理之后,就可以将他们当做一种独特的“废弃景观”来进行观赏。而这类设施,除了把他作为城市“旧”文化的交流窗口,也可以成为城市宣传地方文化的一种方式。

2.3.2服务性景观设施

服务类设施囊括广泛,包括公共区域的桌、凳、栏杆之类,它们在景观设施类中出现的频率是最广泛的,可以结合园林景观所具有的特征,发掘出城市废弃物的某种特性,并将其表现在制作出的这类服务设施当中。

2.3.3标志性景观设施

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展馆中,有一些艺术家利用废旧的一些钢筋和一些废弃钢材,堆砌成城市的投影,表达出对城市未来的某种思考,唤醒人们的某种意识[3]。建筑废材也分大小、材质、色彩等方面,而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其制成丰富的,富有情趣的雕塑、标志。

2.4景观构筑处理方法

景观构筑常见的有景观墙体、入口大门、廊架、凉亭、围栏、水景和雕塑等,现用四个较为典型的进行简单说明。

2.4.1景观墙体

景观墙体不仅有抵御分隔的基本功能,还可以成为艺术品。土地开挖石块、废混凝土、废木料、钢铁和工程碎料等都可用来构筑。

2.4.2廊架凉亭

廊架凉亭要与环境融合,通常要选择接近自然的材料,又能体现历史文化,所以当地建筑施工或拆除产生的废旧材料是非常合适的,如土地开挖石块、废混凝土块、废混凝土、钢铁等均可利用。

2.4.3栏杆

栏杆结构形态简单却也能成为设计艺术。废砖、废石材、废混凝土、金属材料等均可用来构筑,其中金属最常用,还可以不同的材料互相搭配。

2.4.4雕塑

雕塑供人们观赏,并无实际承重或使用方面的要求,因此材料多种多样,只需加以设计、修饰。甚至历史遗迹上的建筑垃圾原样放置,也是充满了历史感的艺术品。

3 景观化实例分析——川美虎溪校区

3.1整体景观设计概念

在四川美术学院景观化设计中,设计师强调并实施了三个部分:生态的,本土的和情趣的三个原则。而“本土的”原则主要体现为建筑垃圾的景观化再利用。

3.2建筑垃圾景观化的实现

通过回收和再利用一些建筑和道路红线范围内要拆除的原有物资——如旧条石、旧青砖和旧青瓦建筑材料,使其重新出现在新的景观空间中,让这些本土的石材回到原来的位置。具体景观化类型有下面四个部分。

3.2.1景观地形。

虎溪校区主要采用了沟壑式,这种地形较土丘式坡地起伏较大,形似假山,山顶高 6 米至 10 米,沟壑一般深达地平面,坡度在 13%至 30%之间。作品与环境有机的结合,通过设计来加强或削弱基地本身的形状,极大了拓宽了基于这种场地景观再利用的改造思路。

3.2.2景观构筑

校园内的景观墙体、入口大门、廊架、凉亭、围栏、水景和雕塑等,都可见建筑垃圾被合理利用的痕迹,不仔细看不能发现,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建筑垃圾景观化易于融入环境的优势。

3.2.3景观铺地

本案例主要在道路铺装,雨水回收利用设施、台阶坡道、园桥、汀步、观景平台及花钵树池的构筑上使用了不同的建筑垃圾。例如学生宿舍附近的一棵大树被被保存下来,周围用废弃的长条石堆积成堡坎。净水池也依据原有地形和水渠构筑,池底池岸都使用建筑垃圾铺设,毫不突兀更物尽其用。

3.2.4景观设施

景观设施总类繁多,依据设施功能性分为:休闲设施、交通设施、卫生設施、信息设施和服务设施共五小类。在本案例中具体表现在交通设施、休闲设施中。例如废弃水泥块做成指示路标,钢筋做成路灯,当地民居拆下的瓦块拼合成路障,材质的选用和组合形式充满新意,与周边建筑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 结语

本论文的研究是在依照建筑垃圾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景观行业发展现状,目的是希望在建筑产业领域打造一条能结合中国现阶段需求与社会背景的废旧材料景观化之路。我们认为建筑垃圾景观化任重道远,要不断努力,乎映专业知识,结合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充分应用,从而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青萍,李婷婷,徐英,上海世博园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J,中国园林2011,3,10~11

[2]窦奕:园林小品及园林小建筑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 18

[3]建筑垃圾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再利用。梁静,2010,2

猜你喜欢

建筑垃圾
广东省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生产与技术指标调查
广东省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生产与技术指标调查
建筑垃圾在道路工程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试论生态文明视域下的钢结构住宅建设
浅谈安置区土石方开挖工程成本控制
建筑垃圾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探究
筑垃圾现状的对策研究
浅谈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
浅析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与环境保护
建筑垃圾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