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文化中的建筑特色
2015-10-21兰岚
摘 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深厚的文化内涵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的主要标准。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们在享受城市现代化带给我们生活上的便捷,同时对城市文化,传统建筑也有着竭力的保护。
关键词:城市文化;传统建筑
旧建筑不是独立在现代城市中的苍凉摆设,需要融合整个城市空间,同时新建筑也融入了建筑师对历史的敏悟与再创造。新与旧如此迥然不同,却又如此统一。
一、“城市文化”的探索
城市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记忆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建筑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都在城市的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记忆。保存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的文化是自身鲜明的标签,没有了标签的城市也就成了没有文化的城市。如何让文化在城市里体现?是我们要重视的问题,对于城市文化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是原有的历史文化积淀,二是新建筑中文化的融入。二者可以同时存在,并不矛盾。
二、赋予“文化”的特定历史内涵
文化是特定的人类种群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期,所反映出的特有的生活习惯、生存状态。在城市化加速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城市中优秀的文化建筑也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在当下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筑中文化的导入
建筑设计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基础,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一种设计。在一定意义上说,建筑是城市中的一部分,城市是建筑群的载体。建筑与城市都具有特定的文化性,是历史文明的载体和表现。当今社会追求大规模建筑群和大体量建筑物,城市的规划设计趋于雷同。在我国新型化城市建设背景下,老建筑和街区,正在被新的建筑群所替代。而一个赋予文化内涵的城市就应该对现有老的建筑和街区有所保留,对于新建筑可以运用新型材料、现代加工技术并融入传统文化。
(二)环境与意境的诠释
意境是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我国古代的建筑、园林、绘画、书法无不体现古人最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境之美。所以境界的核心是情景交融,景真情切,虚实结合,意蕴深远。环境是意境表达的载体,意境与环境二者紧密联系,一脉相承。
三、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载体
城市的文化是通过建筑来直接的表达与诠释,它承载着一个城市发展的变迁,因此城市地标性建筑成为当下城市与城市之间互相炫耀的集中体现,这种一味最求的新颖、独特是一座城市本身价值的体现吗?这个问题应该值得我们深思。
(一)建筑装饰传递出的文化信息
建筑是如何传递出文化的信息?可以通过建筑本身的外在形式、色彩以及装饰材料逐一进行体现。而如何把建筑材料合理的改造、搭配、重组已经成为当下建筑师努力的方向。安滕忠雄就是一位善于运用装饰材料的特质来营造出一种具有特殊文化意境的建筑。混凝土成为他的设计代名词,用混凝土这种现代材料所形成的空间表达了强烈的日本特有的精神感受。在建筑空间和界面上传递出一种只可意会的日本传统精神。
(二)东西方建筑的特色
不少城市中的建筑并没有体现其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缺少其内涵、意境。这是个现實性的问题,值得我们设计师深思。
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在传统艺术中达到了登峰造极。
我们应该重拾古典文化的精髓并运用在现代设计中,并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建筑在形态上这种非常独特的“线的构成”,一方面,与所采用材料的特质和结构相关;另一方面,也与整个中国文化所表现出的“线”性特征有关。
西方传统建筑是石头的建筑,带有其传统的“体块”式审美习惯,这种习惯不仅体现在传统建筑中还体现在园林设计中。如柯布的代表作:萨沃伊别墅。柯布是把这座别墅当做一个立体派的雕塑来设计的,无论从内部空间到外部形态都无不体现西方人特有的“体块式”审美余痕。
四、结语
历史的传承和发展从何而来?需要我们丰富的文化内涵,良好的艺术修养。作为当代设计师的我们应该赋予这样的使命,把传统文化融入我们的城市,无论时光变迁,文化的传承应该体现在城市的任何地方。建筑就是最好的载体,中国当代的建筑应该是民族化、地域化的重要源泉。
总之,重视区域文化的差异,保护好城市独具的特色,重视文化多元的保护,才能保留住这个城市的精神世界和灵魂。
参考文献:
[1]《建筑创作》,2005年6月期刊
[2]《世界建筑导报》设计论坛,2005年4月期刊
[3]《景观规划学》中国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刘滨谊编著.
作者简介:
兰岚(1983.11~),女,汉族,职称:助教,学位: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