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智慧 明亮精神
2015-10-21王娜
王娜
开卷有益。读书对于人的成长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
读书可以增长知识。“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从书籍中我们可以获得广博的知识。因此,我们要多读书。
读书可以促人进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说过“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只有清楚自己的不足,才能弥补不足,而读书是弥补不足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感谢书籍,正因拥有了书籍,我们才会治愈愚昧,正因有了书籍我们才会进步。
读书可以增长智慧。读书的过程是智慧传承的过程。阅读古代典籍,可以继承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阅读现当代书籍,可以与同时代的人作精神上的沟通交谈。正如高尔基所说:“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紧、任务重,我不得不把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放到工作首位,阅读课便成了教学过程的点缀。可我知道没有阅读,语文教学就失去了灵魂和血肉,只剩下干枯的骨架。因此,在过去三年的时间中,我进行了大量的思索、设计、尝试,设置了专门的阅读课程。
首先,我设置了阅读知识和阅读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课。“受人鱼不如受人渔”,万事必有方法可言。正确的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书也是一样。
传授方法的最佳抓手就是语文教材。现行人教版的教材的编排基本按照文学体裁将作品归类。于是我便让学生进行单元阅读,总结不同文体的文体特征和阅读方法,进而引导学生注意相同体裁的作品在阅读时,也应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这样学生对教材既有了宏观把握,也有了具体的分析。拿必修三小说单元为例:教材内容为《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作为小说,三篇文章有着共同的阅读方法,即按照小说三要素和主题的关系进行解读。但是,三篇文章在具体教学中又各有侧重。《林黛玉进贾府》作为长篇小说的开头,主要侧重在几个主人公的出场设计和人物性格的初步展示;《祝福》侧重在情节概括、环境描写分析和主旨把握;《老人与海》作为外国小说的代表则侧重了内心独白的分析。在这一单元的阅读课中我既就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阅读方法进行了讲解,也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小说作品在阅读时要根据文本特点采取不同的技巧进行阅读,最后辅以小说阅读题进一步巩固训练小说的阅读鉴赏能力。这样的阅读课,将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收效颇丰。
“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词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炬”,雨果这样说。只有具备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才能提高阅读效率,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人教版教材以板块为单位编排教材,其中专门设置了名著导读板块。针对教材内容的设计,我开设了专门的名著阅读欣赏课。比如必修三名著导读为《红楼梦》,小说单元又选择了《林黛玉进贾府》。我利用课文讲解了阅读鉴赏《红楼梦》人物塑造的技巧方法。之后对名著导读进行了点拨,接着就让学生将原著带进课堂,对自己喜欢的章节进行阅读,并选一个角度进行鉴赏,写成鉴赏文章。通过对原著的阅读,学生初步感知到了作品中复杂多样的人物形象,了解了作品的丰富知识和深厚底蕴;通过粗浅鉴赏,学生也过了把写文学评论的瘾。一时间班里兴起了红学热,《红楼梦》及其相关鉴赏书籍在学生中广泛流传。
除了阅读经典名著之外,学生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书籍进行个性化阅读。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向学校申请利用小自习安排学生到图书馆进行自由阅读课。在自由阅读课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读物(娱乐性质的书籍除外),以自由的方式阅读,唯一要求是记读书笔记。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学生拥有了个性化的读书笔记本,甚至部分学生还写下了评论感想。满足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又享受了尽兴读书之乐趣,学生的阅读的兴趣有所提高,阅读的专注度也明显提升。
“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有了思考就需要交流,交流之后才可能碰撞出火花,这样才会有收获。为了让学生有平台进行交流,我会定期组织阅读交流课。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讲授完毕后,我安排学生对《水浒传》进行了课后阅读。要求学生对喜欢的章节进行阅读,之后在阅读交流课上声情并茂地讲给其他同学听。这样的阅读交流课内容丰富、学生的参与度高、又能展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所有课程学习的根本,对语文教学尤为重要。所以我們应当将阅读课进行到底。阅读课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需要老师适时的安排调整、指引向导。以上是我为了回归阅读课的主导地位做出的初步尝试。我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也明白我的尝试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但是我定会不遗余力的将这个尝试进行下去。希望我的阅读课能尽快的成熟完善起来,希望阅读能真正的成为增长知识,明亮精神的有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