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新课标”下的生物实验教学

2015-10-21刘传刚

速读·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讨新课标

刘传刚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集实验性、实践性及科学性于一身的自然科学,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它越来越显示出其二十一世纪领先科学的独特魄力。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飞跃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引起广大生物教师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讨

课程改革为生物学科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新课标倡导的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更使生物教学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实验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作为生物学科的教师,若能正确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高效学习,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养。新课标强调了学生主体的凸显,以及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视,因此,如何实现初中生物实验的高效教学,便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基于此,针对当前初中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通过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一、让学生心甘情愿的预习

学生具备了相应的生物画图知识和有关细胞的基本知识,我们着手准备了《观察植物细胞》这次学生实验。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次动手实验(《认识显微镜、学会使用显微镜》)的深刻的、兴奋的体验。因此,对于这次实验,他们早已是迫不及待的想去做了。为了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细胞的兴趣。我抓住这个小小的心理特点,课前适当的安排学生预习作为前提,回忆自己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操作、了解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简单过程、了解什么时候需要画细胞的结构图、设想在实验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难题等等。在动力的驱使下,绝大部分学生真正做到了按要求预习。事后我想,也许正是预习让学生心理有底,使实验较为顺利的完成,并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疑问。

二、“会”做——授之以渔,培养实践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成为各学科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但多媒体技术的滥用,会使生物实验课堂把学生动手实践变成演示实验,生物实验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教育意义。新课程强调对实验过程的重视,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更偏重于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和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实验的实践操作环节,指导学生掌握实验的方法、操作步骤,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技巧,增强实践运用的能力。

例如:七年级上册《开花和结果》这一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掌握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为此,在学生们观察花的结构的实验中,我准备了百合花。首先提出问题: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让学生思考花的形态特征及其结构组成。其次,指导学生进行解剖,仔细观察百合花的结构,深刻弄清花粉对于花的繁衍的重要性。随后继续提问引导:每种花的结构都一样吗?为什么有些黄瓜的花不结果,原因是什么?再指导学生纵切花蕊,弄清花蕊的结构以及授粉与开花结果之间的联系。通过指导学生操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正确的实验操作技巧,从而增强了实践运用的能力。

三、确立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如果说善于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会使实验更具有生命力,那么实事求是就是实验的生命。科学实验容不得半点虚假。如果前人的实验、研究存在不真实的成分存在,那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很可能还是一些“歪理”。因此,在初次的实验教学时,就要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一点特别体现在对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过程或课本知识的基本上,常常会“张冠李戴”。例如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画成番茄果肉细胞的结构图;在画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时,细胞的中央出现气泡;甚至是断章取义的给种子的胚加上种脐等结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目的、探究实验结果是关键。但是部分学生往往会重操作、轻观察分析。因此,实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顺序和观察习惯:先整体后局部、由表及里、由粗到细,要求学生摆脱课本一些结构模式图的困扰,尽量“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并且注意选择典型的、相对较“漂亮”的细胞来画。最后,还要注意画图的一些具体事项。这样长期坚持可使生物实验课有条不紊的进行,并且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条理性、对学科学习的严谨性,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宝贵的素质。

四、开发设计实验习题,通过某些问题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深化拓展

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置实验习题,并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且独立完成实验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了呼吸作用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请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一组或几组)说明动植物的呼吸需要氧气。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相互商讨,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如吸烟时,当吸一口气时烟头一亮,说明有氧气进入;把小白鼠放到钟罩中,一段时间后死亡,把点燃的蜡烛放入熄灭;把萌发的种子放入广口瓶中,一段时间后把染着的蜡烛放入熄灭;鱼在水中不停的吐水;把一株植物和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钟罩内,另一个钟罩内只放一只小白鼠,观察有植物的小白鼠活着,另一只死亡等实验方案。对于这些方案不要急于评定其优劣,最好让他们通过实验去证明自己方案的可行性。虽然他们探究的实验早有定论,但他们乐此不疲的去探究、去发现,真正体验和领悟到科学探究的乐趣。这是以往教学中很难有的。

五、合理安排和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避免了死记硬背。例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时,学生先分别观察四个部分的外形及细胞特点,教师将课文讲授穿插于其中。当学生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后,教师再次要求进一步观察,以发现四部分之间的动态联系:生长点既受根冠保护,又为伸长区和根冠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细胞;伸长区的下部逐渐混同于生长点,其上部则趋向于根毛区。例如:学习“蝗虫”一节前,我布置给学生一个兴趣小实验,回家捉两只蝗虫,并将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而将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哪只蝗虫先死,并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对知识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印象深刻。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生物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學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探讨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