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
2015-10-21谢秋云
谢秋云
摘 要:环境的好坏,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兴衰。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紧迫和重要的任务。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培养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是历史赋予的神圣职责,因此,必须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环保思想,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关键词:环境问题;化学教学;环保意识;素质教育
环境问题是当前国际上最为普遍关注的问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另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称做“世界头号杀手”。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作为化学教师,谨记历史,并努力做到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尤为重要。在化学教学中,我主要从四方面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
一、把握教材内容,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很多,如:在学习空气一节知识时,结合大气污染的彩图介绍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和粉尘。通过历史事件如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雾都”伦敦之痛、日本“水俣病”等空气污染事件唤起学生的共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从而树立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在学习水的知识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水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缺水地区的生活状况等。在课堂上展示学生查阅资料,同时也展示一些水污染的镜头、水污染带来的影响以及付出的代价,从而让学生深切地体会水的重要性,进而启发学生结合我们的生活,谈谈如何节约爱护水资源。学生的讨论结果具有普遍性、可行性。
二、在实验课中把握时机推进环保知识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时机在化学实验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效果明显。例如:硫与空气、氧气的反应。由于产生的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产生的刺激性气味很呛人。为此引导学生思考在怎样的环境中探究硫的燃烧更科学安全呢?在学生考虑问题时提供关于二氧化硫溶于水的性质,最后制订出先在集气瓶中装入一些水,然后再让硫在密闭的集气瓶中燃烧。通过类似这样的實验探究,学生既掌握了知识,还知道在实验中要考虑环保问题,从而培养了环保意识。又如在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时,由于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五氧化二磷,白烟会弥漫教室,造成空气污染,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白磷的燃烧产物进行控制,同时又达到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的实验目的呢?经过师生的讨论,最后答出借助具支试管、小气球、燃烧匙等仪器组合成一套仪器探究燃烧的条件,让实验在密闭容器中安全进行,同时达到探究目的,消除空气污染。通过类似这样的实验探究,学生参与率高、体会深,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树立了环保意识。
三、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争做环保小卫士
借助新闻报道题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比如给学生观看2013年10月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约11万名群众冒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在天安门广场留下的5吨垃圾;2014年10月1日来自全国各地约12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在天安门地区共清理留下的垃圾3.5吨。面对这种可谓“国耻”的行为,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如何以身作则做好公共卫生的保洁工作呢?针对这个话题,学生都对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了反思,列举出自己平时不好的卫生习惯,并想出如何改变自己的陋习。同时,结合公会镇开展的清洁工程美丽家园的活动,和学生一起分享活动带来收获的同时,提出在开展活动中我们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做,能做什么等问题。于是师生进行讨论,总结出了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妥善处理垃圾,在校园中不乱扔垃圾并主动劝告同学不乱扔垃圾等等。通过亲身经历的体会,进一步强化了学生讲究卫生的思想意识,使其树立了环保观念。
四、在习题中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在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书中,可以看到把环境保护知识都列入了课后的习题以及中考选拔性的考题中,可见环保问题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时的化学练习中渗透环保知识的思考题非常重要,既可巩固学科知识,又能树立环保意识。比如在学习水的知识时,向学生提出水受到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防止水体的污染呢?如何节约用水等问题?通过类似的习题,既可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经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让我们践行素质教育方针,寓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切实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梁英豪.化学与环境.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