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课中的创新教育
2015-10-21刘丽
刘丽
以往的教学改革,都或多或少存在“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的形式,而实施创新教育,要求我们每位教师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探索符合自己特点和学生特点的全新的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特别是作文教学。作文是小学生观察、体验、总结社会生活并运用丰富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之一,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運用,是学生创造性劳动的结果。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应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敏锐观察寻创新
自然界、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是写作的源泉。对于儿童来说,要想获得这些感性材料,重要的途径就是观察。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敏锐、全面、准确的观察力。
带领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耳闻目睹社会上的人和事,让他们了解社会文化;带他们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让他们感受大自然清新的气息,领略大自然绮丽的风光,体验置身其间的无限乐趣,陶冶高尚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和语言的积淀。
二、动手实践求创新
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质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它不仅能使学生变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在作文教学中这一点往往被忽视。其实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尤为重要,不但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还能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三、丰富想象激创新
英国诗人雪莱曾说:“想象是创造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迸射出智慧的火花。因此,在观察中指导想象,给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是作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例如:写一行白杨树,有的学生就会联想到等待检阅的一队队士兵;写树叶被秋风吹落,有的学生会联想到满天飞舞觅食欲落的小鸟。可见,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再如看图作文,只有在观察图画基础上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才能使枯燥的文字变化出多彩的画面。大家各抒己见,思路开阔,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种种想象都闪耀着孩子们独创的火花,也给文章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四、真实表达促创新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信息的反馈,又是写作的前提。作文教学中的“说”起到一个衔接的作用。如果不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无疑就会桎梏学生的头脑,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小学作文教学可以通过多种说的形式,如:同桌互说、独立小声说、小组互相说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通过他们大胆、积极、完整地表述,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认识进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更好地表达生活,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
以上四点就是我对作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设想。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注意为学生提供丰富、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并给学生提供各种参与的机会,积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真正燃起创新的火花,促使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陈英芹.浅谈语文写作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2013(12).
?誗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