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015-10-21王洪丹
王洪丹
【摘 要】本文从专业人才需求出发,经过岗位分析,进行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选择,论述了中职学校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实践表明课程体系、实训环境、教学团队三个方面的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 机电技术 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5-0190-01
一 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我国机电专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它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作为一所以机电专业为主的中职院校,学校正在探索“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紧跟人才市场需求,打造专业品牌。学校以“工学结合”理念为指导,面向行业就业,对社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科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合理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从而构建适合机电行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二 创新职业培养体系,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从机械制造以及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市场调研出发,根据岗位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选择合理的培养模式,从而为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做好准备。
1.专业定位
在机电行业,一些工厂主要是流水线生产,核心技术仍需依靠外来技术。中职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产品生产线、质量检查等岗位就业。针对这些工作岗位,其工作过程主要包括:产品方案选择、电路原理设计、控制编程等。因此,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必须具有一定工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当中,从实际工作岗位出发,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重视理论前沿新知识的传授和技术的拓展,实践技能培养方面构建虚拟真实的岗位工作环境,通过真实项目设计教学内容,使机电专业毕业生逐渐适应社会的竞争。
三 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内容
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之后,学校重点从改革课程教学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境、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1.教学体系的改革
学校专业设置,主要结合往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后反馈的信息以及各类技能竞赛情况,加强机械电子专业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在专业课程中设置针对机械制造、机械设计等技能的教学。将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综合能力课程等,其中包括多门实训课,占总学时60%以上,包括机床电器、模拟电路等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以及生产实习、专业证书考试训练、顶岗实习等专业综合能力课程。在课程教学设计上,主要运用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在项目任务完成中形成能力,掌握知识。例如在数控机床课程中,在实习车间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数控机床的使用及加工,在计算机室练习数控车床的模拟加工。
2.实践教学环境构建
为满足教学体系中的实践环节,配置专业实践条件和环境,包括电工电子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和电子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室主要承担普通车床应用实训,数控铣床实训,数控车床实训及加工中心的实训。配备的设备有:普通ca6140车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等设备。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数控机床实训室主要承担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仿真软件,可使各种数控加工在计算机仿真软件环境中得以验证,从而加速产品开发和节省材料成本。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要特色是从人才培养模式出发,结合相关专业课程,为教学提供实践环境,注重在职业环境中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使学生在学习中完成角色的转变,以工学结合的模式为学生搭建通向企业职场的桥梁。
3.教学团队的建设
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保证,是提升人才质量的支撑点。现阶段职业教育的模式要求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整合教学资源,深化专业与课程改革,加強“双师”素质的养成。学校在师资力量培养上注重知识结构、工程项目实践以及教科研等方面的进修、培训、提高,打造优质教学团队。
学校在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上以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科学的调研和专业定位,合理地选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课程体系、实训环境、教学团队三个方面构建了适于机电技术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从就业岗位工作过程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学生在各类机电,数控加工及计算机等竞赛中多次获全国、省市大奖。
构建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参与,是一个系统工程,旨在为区域经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职成〔2011〕9号
[2]戴谷芳.德国职业教育能力目标培养及其启发[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6)
[3]徐挺、张碧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再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3(22)
〔责任编辑: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