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的智能电力系统发展探析

2015-10-21王函旭王启明孟凡敏

科技与企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发展

王函旭 王启明 孟凡敏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电网项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各种新工艺、新技术在电网建设中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最早提出智能电力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电力作业区域内的无人控制技术,是一种提升电力企业的整体综合实力的象征。本文从简述我国电力工业的现状和目前出现的问题出发,说明我国智能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并提出改善的建议。

【关键词】智能;电力系统;发展

一、智能电力系统简介

(一)智能电力系统的概念

智能电力系统是以发电、配电、储电和用电为对象,通过传感器将各个设备相连,以计算机、电子设备等设备为基础,利用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通信和自动控制技术,形成一个综合整理分析数据、信息的服务总线。达到从发电到用电全部环节信息的双向汇总,以此来改善电力网络,实现电力的生产、输送和使用更灵活、安全、高效、节能这一最终目的,其优势在于可以减少支出并提高效率,使得管理和运行最优化。

(二)智能电力系统的特点

1.自愈和自适应。在服务区内实时和不间断地进行安全评估,并加以分析,运用预警和预防控制等自动化技术来保护、管理、保障诊断、故障隔离和自动修复,使得电力系统的自愈能力极强。

2.持续供电。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不会出现大面积停电的电力事故,该系统仍然能保证在一定时间内对用户的供电能力,特别是在发生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条件下或者不可抗力损坏下依然能维持电力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

3.协调。以优化管理和运行为目的,运用优化资产,协调发电和储能的配置,不仅减少投资支出和运行维护支出,而且更好地运用资产和设配。

4.兼容。满足新能源有序、科学接入,适应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的接入,将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和高效互动,以此可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电力需求并提供对用户的增值服务。

5.经济。可以开展电力市场运营和电力交易活动,优化资源配置,减少电网的损耗,提升电源的运用效率。

6.集成。大多运用于建设数字化变电站。电力系统可以完成电网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由于利用一致的平台和模型,所以能够完成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

二、现阶段智能电力系统研究方向

智能化处理技术能够储蓄电力系统内所有数据,且能对比数据后进行分析处理。对于不同的信息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在数据对比分析后一旦出现问题将立刻反馈给电力企业控制中心。由于各个地区的发电厂、供电系统和终端电量的需求不同,所安装应用的智能化处理系统也不一样。因此在运用智能化电力系统前,最开始应该分析该家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现状,必须由实际情况来做出判断和决定。

目前,现阶段智能电力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方向有两点。一方面是电力输送方向的研究,智能化的供电系统对于由发电站发过来的电量将会进行估算后,再进行恰当地分配,全方位地监控供电网络的输送路段,一旦输送线路发生故障时,应该提前将问题信息告知电力企业的控制中心,并且可以防范于未然,未发生问题前,可避开问题线路,利用其它线路进行供电,满足前方终端的电量需求。另一方面是在发电厂智能化处理系统方向的研究,此系统可以智能调控所有发电机组,不但能够确保所有的发电机组正常运作,而且还能预警、维护和终止出现故障的发电机组。当然,不同的发电站可运用不一样的智能化处理方式,最大程度地确保发电站的发电量。

智能化电力系统最终能够实现对终端的管理进行完全无人化的监控,并可避免发生故障、丢点等情况,因为一旦前方终端显示电流数据异常的信息时,能够快速地进行断电处理,而且还能根据控制中心的命令随时送电。

三、智能电力系统的发展前景

电力系统是我国经济的关键基础产业,特高压输电是目前世界电力系统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方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能源和电力需求仍会持续增长,另外一次能源资源的分布情况与生产力布局不尽均衡协调,从这些客观角度上看我国必须实行高压、大规模、远距离的输电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优化配置资源的方式。

另一方面,在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家电网首次表明正式介入智能电网发展,另外表态我国将发展智能电网纳入到能源戰略。在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中国电力系统具有完成智能化的物质基础。同时,中国电力行业所运用的变电器等基础设施与美国实力相当甚至还要先进。另外,我国目前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第一条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经开始运行,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特高压输电线路。这一切说明我国在电力科技领域和电工设备制造领域的先进技术及电力工程自主设计、开发和施工建设的资金、能力都具备相当的实力。

所以可以看出,智能电力系统的发展前景相当可观,所面临的机遇很多。当然,电力企业在研究和实施智能化电力系统时必须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高压实践经验相结合,加快特高压智能化电力系统的建设,在此基础前提下运用先进的通信和控制技术打造国际领先的中国式的智能电力系统。

结语: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愈来愈大,它的运行原理逐步超过原先的经验范畴,在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能控制能力上充满了严峻的挑战。而且,不断出现的自然灾害,以及大面积的设防标准对电力系统的运营增加了难度。为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我国一直都很重视电力系统的建设,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国家制定的各种措施都在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作为电力企业以后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的智能化电力系统,我国必须要完全、充分地运用好这一项技术,确保企业以及居民用电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高明华,王冬,王学峰,张勇.智能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系统[J].山东电力技术,2011(01)

[2]林晓明,郭进利,肖勇.智能电网建设中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2)

[3]姚建国,严胜,杨胜春,杨志宏,高宗和.中国特色智能调度的实践与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17)

猜你喜欢

电力系统智能发展
智能烹饪机
超智能插秧机
区域发展篇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